
关于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的计算方法一直是重点内容,也是很多造价工程师学员复习时感到困惑的地方,现在网校就对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的计算方法做一个归纳总结,供大家学习交流。
关于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的计算方法见下表:
序号 | 项目 | 计算方法 |
1 | 营业收入 | 年营业收入=设计生产能力×产品单价×年生产负荷 |
2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各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当年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 |
3 | 总成本费用 |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年摊销费=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年限 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临时借款利息 |
4 | 补贴收入 | 补贴收入是指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贴 |
5 | 利润总额(1-2-3+4) | 利润总额=(1-2-3+4) |
6 |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 利润总额中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部分 |
7 | 应纳税所得额(5-6) | 应纳税所得额=(5-6) |
8 | 所得税 | 所得税=(7)×所得税率 |
9 | 净利润(5-8) | 净利润=(5-8)=利润总额-所得税 |
10 | 期初未分配利润 | 上一年度末留存的利润 |
11 | 可供分配的利润(9+10-6) | 可供分配的利润=(9+10-6)与计价153不同 |
12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 按净利润提取=(9)(净利润扣除亏损?)×相应比例 |
13 |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11-12) |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11-12)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
14 | 应付优先股股利 | 视企业情况填写(13×相应比例) |
15 |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 视企业情况填写(13×相应比例) |
16 | 应付普通股股利 (13-14-15) | 视企业情况填写 |
17 | 各投资方利润分配 | 视企业情况填写 |
其中:××方 | ||
××方 | ||
18 | 未分配利润(13-14-15-17) | 未分配利润=(13-14-15-17)=应付普通股股利-各投资方利润分配 |
18.1 | 用于还款未分配利润 | 当未分配的利润+折旧费+摊销费大于该年应还本金时,用于还款未分配利润=当年应还本金-折旧-摊销;否则未分配利润全部还款,不足部分需要临时借款。 |
18.2 | 剩余利润转下年期初未分配利润 | 剩余利润转下年期初未分配利润=(18-18.1) |
19 | 息税前利润(EBIT)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 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
20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 |
基于利润与利润分配表的财务评价 1)主要评价指标:总投资收益率(ROI)、项目资本金利润率(ROE) 2)相关计算公式: 总投资收益率(ROI)=(正常年份(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总投资)×100% 资本金净利润率(ROE)=〔正常年份 (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项目资本金〕×100% 3)财务评价:总投资收益率≥行业收益率参考值,项目可行;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行业净利润率参考值,项目可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