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一体化治理体系建设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设施基石,关乎国计民生,得到党中央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密切关注。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质量安全工作的要求,得到建设领域的积极响应和全面落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与治理责任重大。面对工程建设理念革新、模式变革、技术进步、质量需求日益提高的新形势,面对涵盖全寿命周期质量安全监管的新职责,面对建筑新法规、新标准、新技术、新模式、新体系、新内涵的新内容,面对工程质量形成复杂性、产品交易契约动态性、主体利益差异性、低端竞争激烈性、信用体系缺失性、工程腐败频发性、建设模式变革性、技术革新频繁性、职业工人乏困性的多重挑战,需要探索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体化治理体系,以全面保证国家与公众的建设工程安全使用与环境质量,持续改进质量保证能力与水平。
一、面临的新形势、新职责、新挑战
新时期,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职责和新挑战可归纳为六性。适应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求的建筑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工程质量品位提升与内涵丰富的新颖性;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由仅负责在建工程,转为涵盖全寿命周期的职责广泛性;城镇化进程与建设用地矛盾日趋明显下,建设工程向高、深、大发展带来的质量安全复杂困难性;工程建设规模、任务与市场能力不足、信用体系匮乏的矛盾亟待市场与现场综合治理的系统性;人民对工程质量需求日益丰富与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矛盾的长期性;建设新模式、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涌现,工程质量安全治理面临着完善法规、更新标准、改进机制的支撑基础适应性。
二、推进一体化治理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一体化治理体系建设,即“一条总宗旨,两个大范畴,三层次体系,四方面依托,五连环机制”。一条总宗旨:“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牢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树立“用户至上,可持续发展”的服务理念。两大范畴:覆盖城乡领域,突出重点,分类治理,实施乡村指导服务、城镇执法监管的差异化监管方式;辐射两大阶段全生命周期,包括在建工程(新建、扩建与改建)和既有建筑(安全使用与维护)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三层次治理体系:构建与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主体保证三个层次动态互动的工程质量安全治理运行体系,夯实市区两级政府监管联动的动态反馈机制。夯实四个依托:专家技术咨询,专业机构服务(监理、检测、图审、咨询),建设主体保障(企业管理),社会信用支撑,形成保证与提高工程质量安全能力与水平的依托支撑体系。五连环机制:危大工程等方案论证审查制度,法规标准与技术支持体系,信息化平台共享运行体系,市场与现场联动执法治理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动力激励机制,架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面治理的关联互动的运行机制。
三、落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治理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形成过程的系统复杂性及其影响的广泛全局性,要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各级组织党的建设为统领建设工程质量全面治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治理工作的全面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意识,优化体系,保证治理有力有效。
2.强化队伍建设。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治理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增强监管队伍不想腐的自觉性;按照建设工程形成的内在规律,改进作风,核实责任,创新方法,提升实效,培养本领过硬、勇于担当的监管干部队伍;充分发挥专家技术咨询、专业机构服务、主体能力保障、社会信用支撑的综合治理功能作用。
3.提升保障能力。分层次有步骤地实施各类人员培训,提高全行业质量安全管理和监管人员素质;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质量安全治理过程保障能力。
4.推进技术进步。建立校企所合作机制,突出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监管模式创新和监管手段革新研究,为质量安全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政策储备;推动绿色建造技术综合应用,提高建设工程品位和质量;推进BIM技术集成应用,实现治理高效性。
5.实施风险防控。以重点工程为对象,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为重点,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治理效果。
6.促进信息共享。构建监管信息系统,基于BIM平台的信息共享,加强数据综合利用,推进“互联网+”监管,实现监管业务协同与流程优化,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治理效能。
7.夯实监管基础。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健全法规制度体系,改善市场交易活动,推进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全面夯实监管基础平台。
8.强化责任追究。全面落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负责制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严肃问责,公开督办,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质量安全责任者。
9.健全保障体系。健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各方责任;强化政府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方式,督促落实质量安全责任。
10.完善激励机制。构建涵盖项目、各方主体、岗位个人的各个层面、全方位、全过程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激励体系,完善质量安全工作绩效与业绩评价体系,规范评价制度与过程,激发质量安全治理主体与个人的能动性与积极性。
报考指南
阅读排行
关注更多
立即扫码添加学习顾问
报考指导
考情速递
备考计划
帮你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