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面地价是一种特殊的土地单价,是指一定地块内,分摊到单位建筑面积上的土地价格。
楼面地价是单位建筑物面积的土地价格,房地产的单价可以反映房地产价格水平的高低。楼面地价通常比土地单价更能反映土地价格水平的高低。
土地总价=土地单价×土地面积=楼面地价×建筑面积
例如,有甲、乙两块土地,甲土地的单价为7000元/m2,乙土地的单价为5100元/m2,如果甲、乙两块土地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毫无疑问甲土地比乙土地贵(每平方米土地面积贵1900元),此时理性的买者会购买乙土地而不会购买甲土地。
但如果甲、乙两块土地的容积率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则不能简单地根据一般的土地单价的高低来判断甲、乙两块土地的价格高低,而应采用楼面地价。
例如,前例中,如果甲土地的容积率为5,乙土地的容积率为3,则甲土地的楼面地价为1400元/m2,乙土地的楼面地价为1700元/m2。根据楼面地价的高低来判断,乙土地反而比甲土地贵(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贵300元)。
懂得楼面地价意义的买者,通常会购买甲土地而不会购买乙土地。
这是因为,在同一地区,同类用途和建筑结构的房屋(含土地)在市场上的售价基本相同(但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情况下,高的容积率意味着高的建筑密度,从而房价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假如平均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元,建筑造价(不含地价)也基本接近(如果容积率差异较大会导致对建筑高度或建筑结构的不同要求,如一个只需建多层,而另一个必须建高层,则建筑造价会有一定差异),假如每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元,那么,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甲土地上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获得利润=8000-4500-1400=2100(元),而在乙土地上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只获得利润=8000-4500-1700=18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