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工艺工法 > 设备工程 > 正文

设备工程:采暖循环水量与室内系统的关系

2015-10-10 14:50  来源于网络  【  【打印】【我要纠错】

建设工程教育网是国内大型的工程类远程教育基地,凭借其多年辅导经验,聘请国内权威考试辅导专家,依托专业、庞大的教学服务团队,采用高清课件、移动课堂等先进教学方式,强力推出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安全程师、咨询工程师等网上辅导课程,超高考试通过率,受到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点击了解课程详情>>>

  在以往的供热系统中,由于缺少简便易行的流量测试手段和可靠的流量控制元件,对于一个系统而言,需要多少流量才能保证供热的要求,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对于一个热用户而言,需要多少流量才能保证供热的要求,我们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

  近几年,不少供热系统中使用了廊坊市爱能供热设有限公司生产的“爱能牌”自立式流量控制阀,依靠该阀可靠的质量和优异的流量控制性能,有效地控制循环水量,即解决了供热系统的平衡问题,又为我们正确的认识循环水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在十几年数百个供热单位的供热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的室内系统对于循环水量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传统的上给下回式室内系统所需流量最少

  上给下回式系统在我国属于主流的室内系统,即使在很多地区进行大量的分户改造的今天,这种系统的数量依然很多。对于这种系统,按供热面积进行计算,每平方米需要3公斤左右的循环水量,就可以满足供热的需要。对于比较寒冷的地区或者是室内系统的垂直失调解决得不是很好的地区,循环量要大一点,对于不太寒冷的地区或者是室内系统的垂直失调解决得比较好的地区,循环量可以小一点,变化的幅度可以在2.7-3.3之间。如哈尔滨市“哈飞”后勤处,2001年使用我公司的自立式流量控制阀,循环水量每平米3公斤,供暖效果良好。

  二)原有住房改造的一户一环单管串联系统

  改造的一户一环单管串联系统,这种系统由于原设计时自顶楼至一楼是按温降理论进行的设计,按每层散热器的不同进口温度配置的散热器,而进行一户一环的改造时,散热器还是原来的配置。在实际供热运行时,每层的散热器进口温度都是相同的,由此造成了底层用户比高层用户热得多的现象。对于这种系统,按同一进口温度统一配置各楼层的散热器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最好的办法不一定是可行的办法,由于资金和改造难度的问题,这个办法不可行。那么只有靠增大流量来解决,根据这几年的经验,对于原有住房改造的一户一环单管串联系统,循环水量一般4公斤左右,就可以满足供热的需要。对于比较寒冷的地区或者是室内系统的水平失调解决得不是很好的地区,循环量要大一点,对于不太寒冷的地区或者是室内系统的水平失调解决得比较好的地区,循环量可以小一点,变化的幅度可以在3.5-4.5之间。如沈阳市东陵区供热公司,2001年使用我公司的自立式流量控制阀,流量设定为每平米3公斤时,效果略差,02年将流量设定为每平米3.5公斤,达到供热的要求。

  三)新建的一户一环系统

  新建的一户一环系统,不论是单管式水平串联系统,还是双管式系统,由于按温降理论进行了合理的计算,散热器的配置是经过严格设计的,所以其循环水量也比较低,根据这几年的经验,一般设定为每平米3.3公斤循环水量,就可以满足供热的需要。对于比较寒冷的地区或者是室内系统的水平失调解决得不是很好的地区,循环量要大一点,对于不太寒冷的地区或者是室内系统的水平失调解决得比较好的地区,循环量可以小一点,变化的幅度可以在每平米3-3.5公斤之间。如吉林省城建物业公司,2002年使用我公司的自立式流量控制阀,流量设定为每平米3.5公斤时,效果很好,04年将流量设定为每平米3.3公斤,供暖也比较正常。

  对于传统的上给下回式室内系统,根据文中推荐的每平米3公斤的循环水量,多数情况下都能满足供暖需要,对于原有住房改造的一户一环单管串联系统和新建的一户一环系统,由于地区不同和设计上的不同,建议先根据文中推荐的流量值进行设定,观察一段时间效果,然后再确定增加或者减小流量,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今后本地区的循环流。

责任编辑:北卡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