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精华(149)
(三)降水与排水
在开挖基坑或沟槽时,土壤的含水层常被切断,地下水将会不断地渗入坑内。雨季施工时,地面水也会流入坑内。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防止边坡塌方和地基承载能力的
下降,必须做好基坑降水工作。降水方法可分为重力降水(如积水井、明渠等)和强制降水(如轻型井点、深井泵、电渗井点等)土石方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是明排水法和轻型井点降水。
排除地面水一般采取在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截水沟或筑土堤等办法,并尽量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使临时排水系统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1.明排水法施工
明排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坑,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人集水坑,然后用水泵抽走(图4.1.4)抽出的水应予引开,以防倒流。
明排水法由于设备简单和排水方便,采用较为普遍。宜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黏土层。但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涌砂,难以施工,此时应采用井点降水法。
集水坑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坑每隔20~40m设置1个。
集水坑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经常低于挖土面0.7~1.0m.坑壁可用竹、木或钢筋笼等简易加固。当基础挖至设计标高后,坑底应低于基础底面标高1~2m,并铺设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水时间较长时将泥砂抽出,并防止坑底的土被搅动。
采用集水坑降水时,根据现场土质条件,应能保持开挖边坡的稳定。边坡坡面上如有局部渗出地下水时,应在渗水处设置过滤层,防止土粒流失,并设置排水沟,将水引出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