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精华复习资料(28)
命题点17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建设工程教育网
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导管埋置深度,一般宜控制在2~6m.
(1)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应特别注意。钻孔应经成孔质量检验合格清孔后,方可开始灌注工作。
(2)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进行一次测定。如厚度超过设计或规范规定,可用喷射法向孔底喷射3~5 min,使沉渣悬浮,然后立即灌注首批水下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用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设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3)将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测#建设工程%教育网%探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应进行处理。
(4)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人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深不准确。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5)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人,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6)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要采取措施防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
(7)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卜应加灌一定高度,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增加的高度,可按孔深、成孔方法和清孔方法确定。一般不宜小于0.5 m,长柱不宜小于1.0 m.
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工地值班人员要计$建设工$%程教育网%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及混凝土输送泵管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
为减少以后凿除桩头的工作量,可在灌注结束后,混凝土凝结前,挖除多余的一段桩头,但应保留100-200mm,以待随后修凿,接浇墩柱或承台。
旱地施工用的钢护筒,如需回收,可在灌注结束、混凝土初凝前拔出。当使用两半式钢护筒或木护筒时,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5 MPa后方可拆除。
(8)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町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Jb.
(9)在灌注混凝土时,每根桩应至少留取两组试件,桩长20 m以上者不少于3组;桩径大、浇筑时间很长时,不少于4组。如换工作班时,每工作班都应制取试件。试件应施加标准养护,强度测试后应填试验报告表。强度不合要求时,应及时提出报告,采取补救措施。
(10)有关混凝土灌注情况,各灌注时间、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应指定专人进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