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房地产经纪人相关知识复习资料(17)
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
(一)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过高,会严重影响建筑物基础的稳定性,这种土地一般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建筑物的高度越高、地下层数越多,要求地下水埋藏深度就越深。
2.城市水源
城市水源有地面水和地下水。
地下水按其成因和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城市水源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地下水源丰富的地区,应优先选择地下水作为水源;地下水源不足时,可考虑以地面水源补充,但要注意水源保护,防止水体污染。
3.城市防洪
一般要求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1m的地段,才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地势过低或经常受洪水威胁的地段,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否则必须修筑堤坝等防洪设施。堤坝以内的河滩地不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但可辟作绿地。
题目:按照用地性质,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可以进一步分为( )以及其他用地等几类。
A.商业金融业用地
B.文娱体育用地
C.行政办公用地
D.供水供电等设施用地
E.教育、科研、文物古迹用地
答案:(ABCE)
(二)工程地质条件
城市由众多的建筑物组成,它们需要建在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地基上,要求地质构造稳定,不受工程地质病害的影响。
1.地基承载力
岩土(岩石和土层)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天然物质基础。工业建筑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一般比民用建筑要高。建筑物的层数越高,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也越高。在城市建设中,选择承载力大的岩土作为建筑地基,不仅可以使建筑物安全稳固,还可节省大量用于加强地基承载力的投资。
2.地震
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变动引起的地壳的震动,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
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地震震级分为9级。地震发生后在地面上造成的影响或破坏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越高,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越严重。建筑抗震设防是针对地震烈度而不是针对地震震级。在地震烈度6度及6度以下的地区,除特别重要的建筑外,可不采取专门的防震措施;在7度及7度以上的地区,除临时建筑外,都必须进行抗震设防;在9度以上的地区则不宜选作城市建设用地。
3.工程地质病害
对工程建设产生严重影响的地质、地貌现象称为工程地质病害。除了地震,常见的工程地质病害还有冲沟、滑坡与塌方、地下溶洞。
城市建设应尽量避免在上述地区选址;在无法回避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加以防治。还须注意的是,虽然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矿藏、地下重要的文物不属于工程地质范畴,但考虑到将来开采、挖掘的可能性,这类地区也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三)地形条件
地形是指地面起伏的形状,它主要影响城市的选址、空间形态,对道路交通、景观等也有影响。
山地、丘陵地区,为了克服地形分割的不利影响,城市布局多采取组团式,随地形的变化分成若干个片区,在空间上不连成一体,但每个组团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独立性,基本的生产、生活在组团内解决。
其中铁路站场和机场用地要求最高,其次是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受坡度的限制相对较小,最大坡度可为10%.
(四)气候条件
气候是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1.气温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通常用离地面1.5m高的位置上测得的空气温度来代表。人感到舒适的气温范围一般为18-20C.2.日照
照时数是衡量日照效果的最常用指标,一般是指太阳直射光线照射到建筑物外墙面或室内的时间。冬季要求日照时数越长越好,夏季则越短越好。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区,南和偏南(东南和西南)是阳光最充分的朝向,因此,建筑物布置以南和
偏南向为宜。
3.风象
风是地面大气的水平移动,包括风向和风速两个方面。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表示风向最基本的一个指标是风向频率(简称风频),它是分8个或16个方位,以一定时期(年、季、月)内某一风向发生的次数占该时期各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风速是指空气流动的速度,以米/秒(m/s)计。
在城市规划中,为了合理布置工业和居住用地,最大限度减轻害工业对居住区的污染,通常根据某地多年的风象资料,将全年的风向频率和平均风速绘制成风玫瑰图。
4.降水与湿度
降水是降雨、降雪、降雹、降霜等气候现象的总称。湿度的大小与降水的多少有密切关系,相对湿度又随地区或季节的不同而异。城市市区一般因有大量建筑物、构筑物覆盖,相对湿度比城市郊区要小。湿度的大小还与居住环境是否舒适有关,同时对某些工业生产工艺有所影响。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建设工程教育网2021年房地产经纪人新课已开通,网校总结多年辅导经验,从学员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房地产经纪人考试重点、难点,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帮助考生高效备战2021年房地产经纪人考试,打造全新课程套餐!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