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辅导资料(59)
在这一章中,重点要注意人机系统常见的事故及其原因、可靠性设计原则。
首先看大纲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是熟悉生产性粉尘的来源与分类,了解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掌握生产性粉尘控制的工程技术措施,这里面主要是生产性粉尘控制的措施,特别是书上提到的例子;第二个要求是熟悉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形态,了解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掌握生产性毒物的控制措施,这部分重点在危害治理,特别是排出气体的净化;熟悉物理性危害因素的种类,掌握各种物理性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生产性粉尘来源十分广泛,包括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金属的研磨、切削;矿石的粉碎、筛分、配料或岩石的钻孔、爆破和破碎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工业中原料加工;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粉末状物质在混合、过筛、包装和搬运等操作时产生的粉尘,以及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
分类方法有几种,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生产性粉尘分为3类。
1.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硅石、石棉、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等。
2.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棉、麻、面粉、木材;动物性粉尘,皮毛、丝、骨粉尘;人工合成的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炸药和人造纤维等。
3.混合性粉尘:混合性粉尘是上述各种粉尘的混合存在,一般为两种以上粉尘的混合。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就是混合性粉尘。
在卫生学上,有意义的粉尘理化性质包括粉尘的化学成分、分散度、溶解度、密度、形状、硬度、荷电性和爆炸性等。
1.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是直接决定粉尘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粉尘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可有致纤维化、中毒、致敏等作用。对于同一种粉尘,它的浓度越高,与其接触的时间越长,对人体危害越重。
2.分散度:粉尘的分散度是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的一个概念,它与粉尘在空气中呈浮游状态存在的持续时间(稳定程度)有密切关系。在生产环境中,由于通风、热源、机器转动以及人员走动等原因,使空气经常流动,从而使尘粒沉降变慢,延长其在空气中的浮游时间,被人吸人的机会就越多。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对机体的危害性较大,也易于达到呼吸器官的深部。
3.溶解度与密度:粉尘溶解度大小与对人危害程度的关系,因粉尘作用性质不同而异。主要呈化学毒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增强;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随溶解度的增加其危害作用减弱。
粉尘颗粒密度的大小与其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有关,尘粒大小相同,密度大者沉降速度快、稳定程度低。在通风除尘设计中,要考虑密度这一因素。
4.形状与硬度:粉尘颗粒的形状多种多样。质量相同的尘粒因形状不同,在沉降时所受阻力也不同,因此,粉尘的形状能影响其稳定程度。坚硬并外形尖锐的尘粒可能引起呼吸道黏膜机械损伤,如某些纤维状粉尘(如石棉纤维)。
5.荷电性:高分散度的尘粒通常带有电荷,与作业环境的湿度和温度有关。尘粒带有相异电荷时,可促进凝集、加速沉降。粉尘的这一性质对选择除尘设备有重要意义。
6.爆炸性:高分散度的煤炭、糖、面粉、硫磺、铝、锌等粉尘具有爆炸性。发生爆炸的条件是高温和粉尘在空气中达到足够的浓度。可能发生爆炸的粉尘最小浓度:各种煤尘为30~40g/m3,淀粉、铝及硫磺为7g/m3,糖为10.3g/m3.
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通过改革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从而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