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一、施工防排水
隧道洞口及辅助坑道洞(井)口排水系统应符合的要求
1.边坡、仰坡坡顶的截水沟应结合永久排水系统在洞口开挖前修建,洞顶截水沟应与路基边沟顺接组成排水系统,应防止水流冲刷弃渣危害农田和水利设施。
2.洞外路堑向隧道内为下坡时,路基边沟应做成反坡,向路堑外排水。
3.多雨地区,应做好防止洞口仰坡范围内地表水下渗和冲刷的防护措施。
二、洞内反坡排水应符合的要求
1.抽水机的集水坑容积应按实际排水量确定,应设在对施工干扰较小的位置。
2.抽水机功率应大于排水所需功率的20%,并备用抽水机。
3.做好停电时的应急排水准备工作。
三、井点降水施工应符合的要求
洞内涌水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可采用井点降水法和深井降水法处理。井点降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隧道两侧地表面布置井点,间距宜为25~35m.井底应在隧底以下3~5m.
2.应设水位观测井,及时测定动水位,调整降水参数,保证降水效果。
3.隧道施工有平行导坑或横洞时的排水要求
(1)隧道施工有平行导坑或横洞时,应充分利用辅助导坑排水,降低正洞水位,使正洞水流通过辅助导坑引出洞外,必要时应设置永久排水沟,使坑道封闭后能保持水流畅通。
(2)正洞施工由斜井、竖井排水时,应在井底设置集水坑,采用相应扬程的抽水机经管路排出井外。集水坑设置的位置不得影响井内运输和安全。
(3)斜井、竖井施工有水时,应随开挖面挖积水坑,根据水量大小采用抽水机或吊桶排出。竖井井壁渗水影响施工时,可用压浆堵水,固结地层后再进行开挖。
四、防突涌水采取下列防止涌水的措施:
1.非施工人员必须撤出危险区。
2.应及时测算水量、水压、流速、含泥沙量等,备足配套的抽水设备。
3.在钻孔口预先埋管设阀,控制排水量,防止承压水冲击及淹没坑道等意外险情发生。
4.水平钻孔钻到预期的深度尚未出水时,可会同设计单位进一步进行地质和水文的勘测工作,重新判定地下水情况。
五、结构防排水
1.隧道防水应提高混凝土自防水性能,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有冻害地区,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适当提高。防水混凝土处于侵蚀性介质中时,其耐侵蚀系数不应小于0.8.
2.纵、横、环向盲管、中心排水管(沟)的施工应符合的要求
(1)环向排水盲管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地下水较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
(2)环向排水盲管应紧贴支护表面或渗水岩壁安设,排水盲管布置应圆顺,不得起伏不平。
(3)排水管系统应按设计连通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管路连接宜采用变径三通方式,连接应牢固、畅通,安装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中心排水管(沟)设在仰拱下时,应和仰拱、底板同步施工。
3.衬砌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防水时,止水带不得被钉子、钢筋和石子刺破。在固定止水带和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防止止水带偏移。应加强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
六、注浆防水
1.注浆防水方式的选择
(1)掌子面前方存在较高水压的富水区,具有较大可能、较大规模的涌水、突水且围岩结构软弱,自稳能力差,开挖后可能导致掌子面失稳而诱发突水、突泥者,宜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或周边注浆。
(2)掌子面前方围岩基本稳定,但局部存在一定的水流,开挖后可能导致掌子面大量渗漏水而无法施作初期支护时,宜采用超前局部注浆。
(3)围岩有一定自稳能力,开挖后水压和水量较小,但出水量超过设计允许排放量时,宜采用径向注浆。
2.注浆防水施工要求
(1)注浆压力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合理确定,宜比静水压力大0.5MPa~1.5MPa.
(2)钻孔注浆顺序应由下往上、由少水处到多水处、隔孔钻注。
(3)预注浆检查孔的渗水量应小于设计允许值,浆液固结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径向注浆结束后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允许渗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