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流程:
1. 预处理阶段:这是污水进入更复杂处理过程前的第一步,主要是去除大颗粒物质和漂浮物。预处理包括格栅、沉砂池等设施,可以拦截较大的固体垃圾,防止后续设备堵塞。
2. 初级处理(物理处理):通过重力沉淀的方式将水中的悬浮物分离出来,通常在初沉池中完成。
3. 二级处理(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常见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技术。此阶段可以大大降低BOD5和COD指标。
4. 深度处理/三级处理:对于难以降解的微量污染物质,如氮磷营养盐、色度、病原微生物等进行进一步去除。采用的方法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5. 污泥处理与处置:在整个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剩余污泥,需要经过浓缩、消化、脱水等一系列处理工序后才能安全排放或资源化利用。
6. 出水排放或回用:经上述流程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可直接排入自然水体;若用于工业生产、城市绿化等非饮用水用途,则需再增加相应的净化措施,确保出水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