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工艺工法 > 电气工程 > 正文

少油开关检修工艺规程

2008-03-04 08:56    【  【打印】【我要纠错】

  4.1.1 检修周期及项目要求

  4.1.1.1 大修

  1) 大修的周期一般为2~3年进行再一次。新投入的断路器运行一年后,需进行全面的解体检查和调整。

  2) 大修项目:

  a) 断路器分解检修;

  b) 框架的检修;

  c) 传动连杆的检修;

  d) 电磁操动机构的分解检修;

  e) 调整与试验。

  4.1.1.2 小修

  1) 小修是在不解体断路器的情况下,对断路器进行详细的检查、清扫和局部修理的工作,一般规定为一年一次。断路器大修后未超过半年者,可不进行小修。

  2) 小修项目:

  a) 电磁操动机构连板系统检查、清扫和加油;

  b) 电气控制回路端子检查、紧固;

  c) 传动部分轴销检查、加油及螺栓紧固;

  d) 绝缘子及绝缘筒外壳清扫、检查,接线端子螺栓紧固;

  e) 根据存在缺陷进行针对性处理;

  f) 传动检查和操作试验;

  g) 最低分闸电压测定。

  h) 分闸操作机构检查(包括跳闸铁芯,机构固定螺丝等)

  4.1.1.3 临时性检修

  1) 开断短路的次数达到下表规定时应进行临时性检修;

  2) 开断正常负荷达200次时应进行临时性检修;

  3) 当存在严重缺陷,影响断路器继续安全运行时,应进行临时性检修。

  4.1.1.4 准备工作

  1) 修前准备工作

  a) 根据运行和试验中所发现的问题,明确缺陷和检修内容、重点项目及技术措施等;

  b) 准备好检修所需工具、材料、配件等;

  c) 讨论落实任务,作好人力、进度安排;

  d) 准备好施工用交、直流电源、检修记录等;

  e) 办理工作票手续,作好现场安全措施。

  2) 停电后的外部检查、测试及其它事项a) 根据存在问题,检查有关部位,测定必要的数据;

  b) 检查各部密封情况,查看渗漏油部位,作好记录;

  c) 检查断路器外观,如接线端子、绝缘筒、框架、接地线等;

  d) 进行手动及电动分、合闸操作,检查各传动部件的动作是否正常。

  4.1.2 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4.1.2.1 断路器的分解检修

  1) 断路器的分解

  a) 打开底部放油螺栓,将油放出;

  b) 拆掉上、下接线端子引线,卸下SN10-10Ⅲ/3000型断路器付筒装配。质量标准:拆下的零部件应放在清洁干燥场所,并按相顺次放置,以防丢失;绝缘部件不得碰伤。

  c) 用内六角扳手卸下上帽与上接线座法兰间的四只内六角螺栓,取下上帽、静触座装配及小绝缘套筒;

  d) 用专用工具松开上压环,取出灭弧室;

  e) 用专用工具松开下压环上的四只内六角螺栓,取下绝缘筒装配及下接线座;

  f) 拆开绝缘拉杆与基座外摇臂的连接,提起动触杆,并卸下与联臂连接的φ10×55mm连接销,抽出动触杆;

  g) 必要时,松开固定基座的螺栓,将基座从支持绝缘子上卸下。一般可不拆卸。

  4.1.2.2 上帽检修

  1) 松开M8×12半圆头螺钉,取下排气孔盖;松开M12螺栓,拆下油气分离器,卸下回油阀;

  2) 清洗、检查各部件;回油阀如密封不严,可用小锤轻敲一下,使其有可靠的密封线。质量标准:上帽无砂眼,各排气孔道畅通;回油阀动作灵活,钢球密封可靠。

  3) 按拆卸相反顺序装复。质量标准:两边相上盖的定向排气孔与中间相定向排气孔间的夹角为45°,排气孔应背离引线安装。

  4.1.2.3 静触座装配检修

  1) 分解

  a) 用专用工具将触指及引弧触指从静触座上卸下,并取出弹簧片;

  b) 卸下逆止阀;

  c) 松开三只螺栓,使触座与触头架分离。

  2) 清洗、检查

  a) 用合格绝缘油清洗各零件;

  b) 检查触指及引弧触指导电接触面,如有轻微烧伤可用细锉或0# 砂布修整,烧伤严重时更换。质量标准:导电接触面应光滑平整,烧伤面积达30%,且深度大于1mm时应更换;铜钨合金部分烧伤深度大于2mm时应更换。

  c) 检查触头架与触座的接触面及触座与触指的接触面有助于有无烧伤痕迹,轻微烧伤可用0# 砂布打磨处理,F面的修整量不许大于0.5mm.质量标准:触头架与触座间接触应紧密,触座与触指接触面不应有烧伤痕迹。

  d) 检查触座的触指尾槽内积垢是否清除干净,隔栅是否完整;质量标准:触座的隔栅应无裂纹、缺齿现象;固定隔栅的圆柱销无脱落及退出现象。

  e) 检查弹簧片有无变形和损坏。质量标准:弹簧片弯曲度不超过0.2mm,与触指、触座及隔栅接触处不应有烧伤。

  f) 用嘴吹一下,检验逆止阀密封情况;如密封不严,可按上帽回油阀处理方法处理。质量标准:逆止阀内不应有铜熔粒及杂质,钢球动作应灵活,挡钢球的圆柱销两端应铆好、修平,不得凸出。

  g) 检查小绝缘套筒的漆膜是否完整,有无剥落、起层、起泡现象。质量标准:内壁不应有严重炭化烧伤及起层现象,否则应更换。

  3) 装复

  a) 按分解相反顺序装复,组装触指时,注意检查SN10-10ⅠⅡ型断路器引弧触指与定位销间的相对位置。质量标准:SN10-10ⅠⅡ型断路器引弧触指必须装在插座压有特殊标志处,如无特殊标志,则必须将引触触指装于对准横吹弧道的方向。

  b) 测量静触指闭合圆直径应合乎要求。质量标准:Ⅰ、Ⅱ型及Ⅲ型主筒静触指闭合圆直径为φ18.5~φ20mm;Ⅲ型付筒静触指闭合圆直径为φ29~φ30mm.

  4.1.2.4 灭弧室检修用合格绝缘油清洗灭弧片、调整垫片、绝缘衬圈、ⅡⅢ型的隔弧壁;检查灭弧片及绝缘件的烧伤情况,如烧伤轻微时,可用0# 砂布轻轻擦拭弧痕,烧伤严重时应更换。质量标准:灭弧片表面应光滑平整,无炭化颗粒,无裂纹及损坏;处理后的灭弧片,第一片长孔径不得超过32毫米(SN10-10Ⅱ、Ⅲ型)其余灭弧片了孔径不得超过φ26毫米。绝缘件无烧伤损坏。

  4.1.2.5 绝缘筒装配检修

  1) 分解

  a) 取出绝缘筒内下压环及连接用弹簧;

  b) 松开四只螺栓,卸下油标玻璃,清擦油标玻璃及油标座上下孔。质量标准:油标上下孔应畅通。

  c) 检查接线端子及手车柜隔离插头的接触面有无凹凸不平及过热现象,接触面修整后,涂以中性凡士林油。质量标准:接触面应平整,手车柜隔离插头触指镀银层完好,弹簧无变形和损坏。

  d) 用布擦拭绝缘筒内外壁,检查外观状况,如漆膜损坏,应重涂1032绝缘清漆。质量标准:绝缘筒表面漆膜光滑完整、无掉漆,内壁无放电痕迹,半圆槽无损伤变形。

  e) 检查下压环与绝缘筒连接用弹簧有无变形。质量标准:下压环应完整无损,弹簧应无压扁变形。

  4.1.2.6 下接线座及导向装置检修

  1) 分解松开四只螺栓,卸下滚动触头及导向装置。

  2) 清洗、检查

  a) 检查导向装置的导电条与下接线座的接触是否紧密,两侧导电面是否有烧痕,如有烧伤痕迹须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和修整。质量标准:导电条与滚动触头表面应无烧伤痕迹,与接线座的接触应严密。

  b) 检查流动触头装配的滚轮动作情况、轴杆两端氏铆固情况及弹簧、连板、垫圈等是否完整。质量标准:滚动触头的滚轮转动应灵活,轴杆下应弯曲,两端应铆固,各零件齐全,弹簧特性符合图4-1的要求。

  c) 清洗并检查动触杆上下导向绝缘挡板有无开裂和损坏,损坏者将其从导电条上拆下,予以更换。质量标准:上下绝缘挡板无破损裂纹、导向口应光滑。

  d) 清洗、检查下接线座及手车柜隔离插头导电接触面情况,接触如不良应给以修理,修理后涂以中性凡士林油。质量标准:导电接触面应无烧伤痕迹、且平整光滑;手车柜隔离插头触指排列整齐、平整、镀银层完好;隔离插头触指弹簧无变形损坏。

  3) 按分解相反顺序装复。

  4.1.2.7 动触杆检修

  1) 分解一般动触头可不拆卸,但应检查动触头与动触杆的连接是否松动;如烧损严重须拆下处理时,可用专用工具把动触头拧下;若拆卸困难,须卸下动触杆后在虎钳上进行,以防止基座内各联臂受力弯曲变形。质量标准:动触头铜钨合金部分烧伤深度大于2毫米时应更换,紫铜部分不应有烧伤;动触头与导电杆的连接应紧密牢固;动触杆各结合处应光滑无凸台。

  2) 检查

  a) 在动触头卸下时,应检查导电杆的螺纹及内部压缩弹簧是否变形和损坏。

  质量标准:连接螺纹不应有乱扣现象,弹簧应无断裂及严重锈蚀。

  b) 检查导电杆与缓冲器的铆接是否牢固,缓冲器下端口有无严重撞击痕迹;如有严重撞击痕迹,应查出原因予以消除。质量标准:铆接牢固,铆钉两端应修平;缓冲器下端口不应有严重撞击痕迹。

  c) 检查导电杆的弯曲度,不合格时应校直;质量标准:导电杆的弯曲度≯0.15毫米;动触头端部孔内螺钉应紧固。

  3) 按分解相反顺序装复。

  4.1.2.8 基座检修

  1) 分解

  a) 卸下正面突起部位的特殊螺钉,用专用工具打下转轴上的弹性销,慢慢旋出转轴;然后取出基座内的拐臂及联臂分离;

  b) 用专用工具松开转轴密封的螺纹套,取出垫圈及骨架橡胶油封;

  c) 卸下油缓冲器活塞杆。

  2) 清洗、检查

  a) 清洗检查各部轴销、开口销是否齐全完整,内拐臂、联臂是否有变形,铆钉是否牢固,橡皮制动块是否完整。质量标准:联臂、内拐臂应无变形损坏;橡皮制动块不应裂纹、损坏,铆钉应牢固。

  b) 清洗转轴及外摇臂,检查各部焊口情况。质量标准:转轴与外摇臂上的销轴不平行度≯0.3;转轴表面不应有机械伤痕;各部焊口应牢固。

  c) 更换骨架橡胶油封时应将里圈翻过来仔细检查有无破损。质量标准:骨架橡胶油封不应损坏,密封面应无毛刺、麻纹、气孔、缺损等;骨架油封上的抱簧应完整无损,接头对接良好。

  d) 清洗、检查油缓冲器活塞杆及下部的圆盘。质量标准:活塞端部应无严重撞击现象;活塞与圆盘间的铆接应牢固。

  e) 用合格绝缘油清洗基座(即机构盒)内部及轴孔,进行内外部检查,轴孔内如有毛刺应磨光。质量标准:基座无砂眼、裂纹等;轴孔内应光滑无毛刺。

  3) 按分解相反顺序装复。在装转轴时,要先用力均匀将骨架橡胶油封压入孔内,然后将螺纹套、垫圈套在转轴上,再把转轴对准内部拐臂的轴套孔慢慢旋入,并用专用工具将螺纹套适当拧紧,最后将转轴及拐臂旋至分闸位置,使两者的φ8孔对齐,打入弹性销。质量标准:骨架橡胶油封唇应向里;打入弹性销时带倒角一端向里,弹性销的两端要与拐臂轴套平齐;外摇臂与内拐臂间的相对位置应如图4-2示;转轴装复后转动应灵活。

  4.1.2.9 SN10-10NⅢ/3000型断路器付筒检修参照前面有关部分进行。但动静触头不应有烧伤痕迹。

  4.1.2.10 断路器的组装

  1) 更换全部密封圈。质量标准:密封圈不应有损坏、麻纹等。

  2) 清擦下接线座上下密封面,放正密封圈,然后将下接线座放在基座上口找正。

  质量标准:上下接线端子中心与基座上装卸弹性销孔的中心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3) 将弹簧放入绝缘筒内壁半圆槽内,再放入下压环,并使其内圆弧台均匀压在弹簧上。将绝缘筒放在下接线座上找正,用专用工具将下压环上的四只内六角螺栓对角均匀拧紧,以保证动触杆上下运动灵活。质量标准:绝缘筒与下压环间的连接弹簧须卡入绝缘筒内壁半圆形凹槽内,下压环不许偏斜。密封圈不许压偏,紧固后的缝隙均不许超过0.1毫米。SN10-10Ⅲ型上接线座与支持绝缘子上的L型弯板连接时圆柱销不应有蹩劲,上下活动应自如。

  4) 依次装入绝缘衬圈、灭弧片、调整垫片,并注意最下面的绝缘衬圈安装方向,以保证横吹弧道与上接线座的接线端子方向相反。质量标准SN10-10Ⅱ、Ⅲ型横吹弧道与上接线端子夹角180℃。

  5) 用专用工具装上上压环,压紧灭弧室,测量A尺寸。如不合格,可调整第四、五片灭弧片间的绝缘垫片厚度。质量标准:A尺寸标准:SN10-10Ⅱ 135±0.5毫米;SN10-10Ⅲ 153±0.5毫米。

  6) 安装SN10-10Ⅲ/3000的付筒。

  7) 转动基座外摇臂,检查动触杆动作情况。质量标准: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

  8) 注意!暂不要安装静触座及上帽。

  4.1.2.11 框架的检修

  1) 主轴检修

  a) 拆下分闸弹簧、合闸缓冲弹簧、绝缘拉杆,及滚轮、轴销等附件。必要时打开主轴两端的轴承,将轴承连同主轴由框架里面推向外侧,清洗轴承及主轴,擦干后涂以润滑油装回。寒冷地区需涂防冻润滑油(以下同)。一般情况下可不分解主轴和轴承,只需加适量润滑油即可。如轴向窜动过大时可用垫圈调节。质量标准:主轴轴向窜动应不大于1毫米。

  b) 检查主轴上各拐臂焊接情况,如有开焊或假焊应进行补焊,然后清洗轴孔。质量标准:各拐臂与主轴应垂直。焊接应牢固。

  c) 检查主轴与垂直连杆拐臂的连接是否良好。质量标准:拐臂不应松动,8×60弹性销(或8×70圆锥销)不应有退出现象。不许用顶丝或螺栓代替弹性销及圆锥销。

  d) 检查绝缘拉杆表面有无放电痕迹,漆膜是否完整。如漆膜严重脱落,应涂1032绝缘清漆。质量标准:绝缘拉杆不得有起层、裂纹和变形。

  e) 用汽油清洗滚轮、轴销等附件,并检查有无损坏、变形。然后在各转动轴销及轴孔上涂以润滑油。

  f) 装复绝缘拉杆及轴销、滚轮等附件。质量标准:滚轮转动应灵活,轴销与轴孔配合间隙不应大于0.3毫米。

  2) 框架及分闸限位器检修a) 检查框架各组件的焊接是否牢固,安装是否正确完好。如焊口有开裂或假焊应进行补焊。框架安装不正确应重新调整找正。质量标准:各部件焊接处无开焊、假焊现象,框架安装应平正。

  b) 检查分闸限位器及其支架是否完好,装配是否正确。质量标准:分闸限位器支架不应变形,橡皮板与钢垫片应隔片安装。

  3) 分闸弹簧及合闸缓冲弹簧检查分闸弹簧及合闸缓冲器应无严重锈蚀及永久性变形、损坏等。

  检查无问题后将分闸弹簧及合闸缓冲弹簧装复。

  4) 支持绝缘子检修:

  a) 擦净支持绝缘子表面,检查有无裂纹、破损等缺陷。质量标准:绝缘子表面清洁无垢,完整、无裂纹。

  b) 检查安装螺栓及绝缘子铁部件的浇装处是否良好。质量标准:铁部件浇装牢固不松动。安装螺栓紧固。

  c) 检查各绝缘子间是否横平竖直,绝缘子高度是否一致,否则应加垫片调整。质量标准:同相绝缘子应在一条垂线上,各相绝缘子在一条水平线上,绝缘子高度差不应大于1毫米。

  4.1.2.12 传动连杆检修

  1) 分解

  a) 卸下垂直连杆。

  b) 拆开水平连杆轴承及与操动机构主轴连接的圆锥销,卸下水平连杆。

  2) 清洗、检查

  a) 检查垂直连杆上下接头焊口及螺纹是否完好,焊口不良时进行补焊,螺纹损坏应更换。质量标准:焊口无裂纹、假焊现象。连杆及接头无弯曲和变形。两端紧固螺栓帽应齐全,螺纹不应乱扣。

  b) 检查水平连杆与拐臂的连接是否牢固,拐臂有无裂纹及损坏。质量标准:水平连杆不应弯曲。拐臂与水平连杆的连接必须用圆锥销(或弹性销)。不许用顶丝或螺栓代替。连接必须牢固,圆锥销不应有退出现象。拐臂无裂纹、损坏。

  c) 用汽油清洗并检查各轴孔、轴销、轴承等有无严重磨损现象。待干后在轴孔、轴销、轴承上涂以润滑油。质量标准:轴孔、轴承、轴销无严重磨损。轴孔及轴承与销、轴的配合间隙不应超过0.3毫米。

  3) 垂直、水平连杆与断路器及操动机构主轴的连接在整体组装时进行。

  4.1.2.13 直流电磁操动机构的检修

  1) 连板系统检修

  a) 分解

  Ⅰ 拆开端子排、分合闸指示牌及辅助开关连杆。

  Ⅱ 卸下轴销,取出连板,再抽出轴销使各连板分解。

  Ⅲ 松开主轴上的定位环,抽出主轴。

  Ⅳ 抽出轴销,卸下支架。

  b) 清洗、检查

  Ⅰ 用汽油清洗各零件。

  Ⅱ 检查拆下的各轴销、连板、支架、滚轮、拐臂、扭簧等有无弯曲、变形、磨损。质量标准:各零件应无变形损坏。焊缝无裂纹。双连板铆钉不应松动。轴销与轴孔配合间隙不应大于0.3毫米c) 装复将各轴销、轴孔涂以润滑油后,按分解相反顺序装复。当连板系统装复到操动机构的基座上后,应从侧面观察,使各连板中心在分、合闸铁芯顶杆中心线的垂直平面内,并以此位置来调整主轴处的垫片数量,使主轴窜动量不致过大。调好后将主轴上定位环的顶丝顶在窝内旋紧,然后再进行下列检查试验:

  Ⅰ 拨动支架、检查复归扭簧是否良好。质量标准:支架在扭簧作用下应能复归自如。

  Ⅱ 将机构置于合闸位置后,检查滚轮在支架上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支架两脚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如两脚不平时,可锉磨支架脚和机座的接触面或加点焊调平。质量标准:滚轮轴扣入深度应在支架中心±4毫米范围内。支架上端面应同时接触滚轮轴,其两脚应同时接触机座。

  Ⅲ 在未与断路器连接的情况下,将主轴转动几次,检查有无卡涩。质量标准:转动后各部件应能靠扭簧的力量自由复归。

  Ⅳ 拉动“死点”连板,模拟分闸状态,以检查各部件是否灵活、双连板是否卡定位螺杆和机座。如卡定位螺杆应检查双连板是否装反;如卡机座可将机座的棱角打掉一些。质量标准:各双连板必须正确安装,不可装反。拉动“死点”连板时双连板与基座间的间隙不应小于1毫米。

  Ⅴ 检查定位螺杆是否松动,端部和侧面有无打堆现象。螺杆如弯曲应校直,并要查出原因予以消除。质量标准:定位螺杆应无弯曲变形。调整后必须用背帽锁紧。

  Ⅵ 用样板调整连板中间轴Q2过“死点”的距离。质量标准:Q3应低于Q1~Q4中心线0.5~1毫米。

  2) 合闸电磁铁检修

  a) 分解

  Ⅰ 拆下罩内接线板上合闸线圈的引线端子。

  Ⅱ 松开四只螺栓,卸下上下轭铁,侧轭铁,缓冲法兰等,取出铁芯、弹簧、铜套、线圈等。

  Ⅲ 抽出轴销,卸下操作手柄。

  b) 清洗、检查

  Ⅰ 检查上轭铁板上的隔磁铜片是否完好、紧固。质量标准:固定隔磁铜片的平头螺栓应无松动,且不能高出铜片平面。

  Ⅱ 用毛刷清扫上下轭铁、侧轭铁、铜套、线圈、弹簧等。检查线圈及引线绝缘情况,并测量其直流电阻。质量标准:铜套应无变形,合闸线圈及引线应良好。用武之地1000伏摇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小于1兆欧。直流电阻符合标准。

  Ⅲ 清扫缓冲法兰,检查下部橡皮缓冲垫及手动操作杠杆是否完好。将手动操作杠杆转轴及滚轮清洗后涂润滑油。橡胶缓冲垫应无损坏及严重老化现象。固定螺栓应无松脱,两螺帽间应加弹簧垫。

  c) 装复按分解相反顺序装复。装复后用手柄试操作几次,并检查铁芯运动情况、检查机构合闸滚轮与支架间的过冲间隙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可调整铁芯顶杆的长度。质量标准:铜套应正确地安装在上下轭铁的槽内。合闸铁芯运动过程中应无卡涩及严重磨擦现象。上轭铁板装隔磁铜片的面应向下,不得装反。合闸铁芯的行程约为78毫米。合闸铁芯顶杆长度为141-1毫米。铁芯合闸终止时,滚轮轴与支架的间隙为1~1.5毫米。

  3) 分闸电磁铁检修

  a) 分解

  Ⅰ 将静铁芯的顶丝及下部托板松开,取下分闸铁芯及铜套。

  Ⅱ 拆下分闸线圈引线端子,取出分闸线圈。

  b) 检修

  Ⅰ 检查线圈及引线的绝缘情况,并测量直流电阻。质量标准:用1000伏摇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小于1兆欧。直流电阻符合标准。

  Ⅱ 检查铜套固定是否牢固和有无变形,动铁芯顶杆是否弯曲。质量标准:动铁芯顶杆应和动铁芯上端面垂直。

  Ⅲ 动铁芯顶杆长度应适宜,以手慢慢向上推检查,应能可靠跳闸。质量标准:动铁芯顶杆碰到连板后应能继续上升8~10毫米。分闸动铁芯行程为34-1毫米。

  Ⅳ 由于运行中监视灯回路的电压作用在分闸线圈上而可能影响断路器正常动作,所以应将分闸铁芯顶杆换为黄铜顶杆。

  c) 装复按拆卸相反顺序进行。将顶丝准确顶入静铁芯的止钉窝内。装好下托板后,将动铁芯旋转各种不同角度并向上推动时应无卡涩现象。若分闸电磁铁下部无托板则应加装托板。质量标准:顶丝应拧紧固。动铁芯上下运动时各方位均应无卡涩现象。

  4) 辅助开关检查

  a) F1型辅助开关

  Ⅰ 检查静接点的弹簧弹性是否良好,转动接点时有无卡涩、磨擦等现象。质量标准:转动接点时,静接点应无卡涩,并能迅速复归。动静接点未接触时,静接点与动接点的胶木圆盘间应有0.5~2毫米间隙。静接点压缩时不应与胶木板磨擦。

  Ⅱ 用毛刷清扫浮尘,必要时作好标记,拆开接线端子,进行分解检修。检修后装复时应注意使合闸回路长辅助接点较其它常闭接点往后移30°角。质量标准:动接点在六角轴上不应晃动,胶木部分不应损坏。

  Ⅲ 检查轴销、连杆是否完好。质量标准:连杆不应弯曲,主轴上拐杆旋入主轴深度不小于5毫米。

  b) F4型辅助开关应检查切换可靠性,在清扫内部污秽后盖好盖板。质量标准:切换应良好,接点无烧伤。

  5) 合闸接触器检修a) 取下灭弧罩,用细锉将烧伤的触头锉平,用0#砂布打光。质量标准:动、静触头表面应平整。

  b) 用毛刷清扫各部件。质量标准:各部件应清洁、完整、无污垢、锈蚀现象。

  c) 调整触头开距和超行程。质量标准:接触器的开距和超行程应符合表六的要求。

  d) 装上灭弧罩后,检查动作情况。质量标准:动触头应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

  4.1.2.14 整体组装

  1) 将检修后的各相安装在框架上,并调整四个安装螺栓及垫圈,进行找正。质量标准:断路器各相中心尺寸不应小于250毫米。

  2) 找好操动机构主轴与水平连杆的中心线,然后用圆锥销或弹性销将操动机构

合闸直流接触器数据

型式  触头开距(毫米)  总行程
(毫米) 
超程(毫米)  同期差(毫米)  线圈电压(伏)  直流电阻(欧,20℃)  线径(毫米)  匝数(匝) 
CZ9—50  ≥8  10.5~12.5  <2.5  <0.5  110  56±5%  0.38  3000 
220  224±5%  0.27  6000 
CZO—40C  3.5~4.5  5~7  1.5~2.5  <0.3  110  按重合闸及信号等继电器可靠系数的要求选取直流电阻值。 
220 

  主轴与水平连杆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注意!不许用螺栓代替圆锥销或弹性销。质量标准:在未与断路器连接前,转动水平连杆应无卡涩现象,在机构处于合闸位置时,一旦释放,应能复归自如。操动机构如直接安装在混凝土墙上,则操动机构与墙间应垫一块8~10毫米厚的铁板。安装螺栓的螺帽与墙之间应加垫方铁垫。

  3) 使操动机构处于合闸位置,检查水平连杆上的拐臂角度是否符合要求,如角度不对,应重新配装拐臂。质量标准:操动机构处于合闸位置时,水平连杆上的拐臂与垂线间的夹角应为60°。

  4) 使操动机构处于分闸位置,转动水平连杆,使其拐臂与垂线成30°夹角。然后用垂直连杆将操动机构与断路器连接起来(此时断路器亦应在分闸位置)。质量标准:垂直连杆装配长度不宜小于450毫米,垂直连杆不得有弯曲,两端螺扣露出接头螺母不应小于2~3扣。

  4.1.2.15 调整与试验

  1) 调整与机械特性试验

  a) 按分、合闸标志线调节绝缘拉杆长度。如无分、合闸标志线,可先将绝缘拉杆两端孔距调至约315毫米。对SN10-10Ⅲ/3000还应将付筒拉杆两端孔距调至约115毫米。装上绝缘拉杆及付筒拉杆,将断路器手动合闸,然后测量H尺寸;如不合格,可调整绝缘拉杆及付筒拉杆的长度,使H尺寸达到上限值,并调整三相H尺寸使其差值不超过2毫米,并可不另测三相分闸同期差。此时各相到极限合闸位置应留有一定裕度,防止拐臂与基座产生严重撞击。质量标准:H尺寸标准为:

  SN10-10Ⅱ 110±1.5毫米

  SN10-10Ⅲ 主筒122+1-2毫米付筒106+2-1毫米绝缘拉杆接头螺扣旋入深度不应小于10毫米。三相分闸同期差不大于10毫米。

  b) 用测杆或深度尺测量动触杆行程,必要时增减限位器垫片数量进行调整,使之达到下限值,并要求各相到极限分闸位置时留有一定的裕度,以防分闸时拐臂与基座产生严重撞击。动触杆行程标准:

  SN10-10Ⅱ  155±3毫米

  SN10-10Ⅲ   主筒157±3毫米付筒66+4-2毫米

  c) 检查合闸铁芯顶杆与滚轮间在分闸状态时的空程距离,不符合要求时可调整铁芯下部的缓冲胶垫。质量标准:断路器在分闸状态时分闸限位器与滚轮应接触。合闸铁芯顶杆与滚轮间的空程距离约5~10毫米。

  d) 连接辅助开关连杆,手动缓慢合闸,检查断路器及操动机构有无卡涩,辅助开关接点切换是否正确。将断路器合闸到终止位置,复核操动机构滚轮轴与支架的间隙。质量标准:辅助开关拐臂与其连杆夹角不应出现死点。

  e) 调整合闸回路辅助开关接点,使断路器动、静触头接通后再断开。调整合闸缓冲弹簧缓冲板与套筒的间隙。然后用手动将断路器合闸,检查合闸回路辅助开关接点断开距离及合闸缓冲弹簧的缓冲板与套筒的间隙。质量标准:合闸后辅助开关接点开距离不小于2毫米。合闸缓冲弹簧必须在动静触头接触后才起作用。合闸后缓冲板与套筒的间隙应保证δ=2~6毫米。分闸时δ=20±2毫米。辅助开关接点切换应正确。

  f) 将各相基座注满合格绝缘油,进行电动分、合闸操作,复测动触杆行程及H尺寸。不合格时再次进行调整。质量标准:基座内无油禁止快分、电合操作。动触杆行程及H尺寸以电动分、合操作为准。

  g) 调整后装上小绝缘套筒、静触座装配、上帽的上接线座等,将四只内六角螺栓对角均匀紧固(测速相的逆止阀及油气分离器的固定螺栓等须拆下)组装后应先进行手动分合操作,检查动触杆与静触座中心是否对正,运动有无卡涩。质量标准:静触座安装时必须使引弧触指对准横吹弧道,逆止阀及小绝缘套筒不得漏装。

  h)三相注入合格的绝缘油至油标中线。

  i)测量分、合闸速度,同时测量并记录合闸时合闸线圈的端子电压。如分、合闸速度不符合要求,可调整分闸弹簧的予拉伸长度。测速后装复测速相的逆止阀、油气分离器等。质量标准:速度标准(额定操作电压时)

  刚合        刚分(米/秒)   (米/秒)

  SN10-10 I  >3.5         3.0+0.3

  SN10-10 Ⅱ  >4          3.0+0.3

  SN10-10 Ⅲ  >4          3.0+0.3刚分、刚合点离动触杆合闸位置的距离L定为:

  SN10-10 Ⅱ     27毫米

  SN10-10Ⅲ     42毫米

  j)全面检查各部轴、肖、开口肖等是否齐全并开口,各部螺栓、背帽是否紧固。质量标准:各部螺栓紧固,开口肖齐全并开口。

  k) 检查高压开关柜的机械联锁装置是否正确,必要时进行调整。

  进行手车柜的机械联锁试验,检查是否正确可靠。质量标准:联锁装置闭锁可靠。

  4.1.3 电气试验

  1) 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交接和大修后  质量标准:1000兆欧运行中        质量标准:300兆欧

  2)交流耐压试验                      质量标准:对地、断开间及手车柜的相间均为38千伏,一分中。

  3) 每相导电回路电阻:                   质量标准:

  SN10-10 Ⅱ   <60微欧

  SN10-10 Ⅲ   <40微欧

  SN10-10 Ⅲ   <17微欧

  4) 断路器的合闸时间(额定操作电压时)。质量标准:

  5) 断路器的固有分闸时间(额定操作电压时)。质量标准:

  6) 试验合闸接触器的最低动作电压。质量标准:动作电压不低于30%,不高于65%额定值。

  7) 试验短路器的最低分闸电压。质量标准:65%额定值时应能可靠分闸。

  8) 测量接触器及分、合闸线圈的非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质量标准:用1000伏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兆欧。

  9) 利用远方操作装置检查短路器和机构的动作情况:    质量标准:良好

  分闸                   2次

  合闸                   3次

  继电保护动作跳闸       2次(其中一次带自动重合闸)

  4.1.4  结尾工作

  4.1.4.1 处理引线接触面,涂上一薄层中性凡士林油,然后接上引线。

  4.1.4.2 整体清扫,检查接地线。必要时刷漆。

  4.1.4.3 通知变电所运行人员检查验收,工作负责人应向运行人员介绍如下内容:

  1) 检修调整数据整理记录,电气绝缘试验和特性试验结果;

  2) 计划检修项目和特殊检修项目完成情况;

  3) 检修前和检修中发现的缺陷和处理情况。

  由检修人员提出大修报告和记入有关技术档案。

  4.1.4.4 运行人员进行外部检查和按第三章第六节之9进行操作试验,发现问题由检修人员处理。

  4.1.4.5 验收结束后,清理现场,撤出全部检修人员,交回工作票,大修工作结束。

  4.1.5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4.1.5.1 断路器本体部分

  1) 摇臂转轴渗油。可能原因:

  a)骨架橡胶油封有气孔、裂纹、破损等机械损伤或有毛边。处理方法:仔细检查骨架橡胶油封外观、将内圈翻过来检查,如有损伤、缺陷应进行更换。

  b)转轴和轴孔不光滑,有毛刺。处理方法:用0#砂布处理,使轴和孔内壁光滑。

  2) 静触指脱落,卡在灭弧片中,合不上闸。可能原因:

  a)弹簧片弯曲,失去弹性。处理方法:更换合格的弹簧片。

  b)铝隔栅与触座间公差配合过大。处理方法:更换合格的铝隔栅或触座。

  3) 引弧触指、弹簧片与触座、隔栅接触部位烧伤。可能原因:弹簧片失去弹性,致使触指与触座接触不良。处理方法:更换合格的弹簧片。

  4)  引弧触指铜铻合金块脱落。可能原因:焊接不良。处理方法:更换整体烧结触头。

  5)  触指与引弧触指紫铜部分烧伤。可能原因:静触座逆止阀钢球行程过大。处理方法:将逆止阀转个方向,重新打孔加铆钉,使钢球的行程为0.5~1毫米。

  6)  动、静触头中心不正,合闸时撞击触指,使之变形倒下。可能原因:

  1.下压环与绝缘筒间的弹簧圈压偏。处理方法:更换压偏变形的弹簧圈,重新组装,使弹簧全部进入槽内。

  2.下压环上的四个内六角螺栓紧固的不均匀。处理方法:四个内六角螺栓应对角均匀紧固。 

  3.静触座装配装偏。处理方法:松开上帽与上接线座间的四只内六角螺栓,调整静触座装配的位置重新对角均匀紧固四只内六角螺栓。或者同时将触头架与触座间的三只螺栓松开调整触座的位置。

  7) 基座底部缓冲器园盘渗油。可能原因:

  a)密封圈与园盘上的槽沟配合公差太大,使密封圈压缩量不够。处理方法:更换较粗的密封圈使压缩量达1/3左右。

  b)密封圈进行中产生永久变形。处理方法:更换新密封圈。

  8) 圆柱肖两端的挡圈脱落。可能原因:挡圈质量不良变形。处理方法:更换开口肖。

  4.1.5.2 直流电磁操动机构部分分闸失灵。可能原因:

  1)定位螺杆松动、变位,造成分闸连板中间轴过低。处理方法:重新调整定位螺杆,并紧固锁紧螺母。

  2)分闸电磁铁芯运动有卡涩现象。处理方法:对有卡涩的铁芯找出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3)分闸电磁铁固定顶丝松动,致使铁芯下落,甚至掉下。处理方法:将顶丝牢固的顶入丝窝,并分闸铁芯下部装一托板。

  4)。分闸铁芯行程过大。处理方法:调整铁芯行程,使之比1/34毫米适当减少。

  5)电气回路不通。处理方法:查出电气回路不通的原因予以消除。

  合闸失灵。可能原因:

  1)分闸连板中间轴位置过高。处理方法:重新调整分闸连板中间轴的位置。但应保证最低分闸电压下可靠分闸。

  2)合闸铁芯上部绝缘垫圈装偏。处理方法:使合闸铁芯外部铜套两端准确进入上下轭铁槽内,放正绝缘垫圈。

  3)合闸接触器动触头卡碰灭弧罩。处理方法:处理触头使动触头不致卡碰灭弧罩。

  4)电气回路不通。处理方法:查出不通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5)合闸时,由于机构振动,分闸铁心跳起,撞击分闸连板中间轴。处理方法:如分闸电磁铁有托板时,可松动静铁芯上部顶丝。

  合闸时产生“跳跃”合不上闸。可能原因:

  1)辅助开关合闸接点打开过早。处理方法:调整辅助开关接点使其在断路器触头接通后再打开,且应保证合闸位置时辅助开关接点断开距离不小于2毫米。

  2) 合闸铁芯顶杆太短。处理方法:调整合闸铁芯顶杆,使过冲间隙达1.0~1.5毫米。

  4.1.6 技术数据

机构型式  配用断路器  操动
机构
电磁
铁名称 
分、合闸线圈的数据 

式 
额定电流
(A) 
额定
电压
(伏) 
额定
电流
(安) 
线

段数 
导)
线毫
直米
径( 
匝数
(匝) 
联接
方式 






mm
( 






mm( 




于)
mm
( 
每段线圈
20℃时的
电阻
(欧姆) 
CD10-Ⅱ   SN10-10Ⅱ,Ⅲ  1000  合闸  110  240  1  1.81  326  双线并联  100  154  100  0.46±0.04 
220  120  652     1.82±0.15 
1250  分闸  110  5  2  0.35  1690  并  28  62  58  44±2.2 
220  2.5  串 
CD10-Ⅲ  SN10-10Ⅲ 
3000 
合闸  110  314  1  2.26  341  双线并联  126  190  133  0.35±0.93 
220  157  682     1.4±0.12 
分闸  110  5  2  0.35  1690  并  28  62  58  44±2.2 
220  2.5  串 

  4.1.6.3 主要调试数据

  1) 断路器主要调试数据见下表


号 

称 

位 
数 据 
SN10-10Ⅱ
1000安 
SN10-10 Ⅲ 
1250安  3000安 
主筒  付筒 
1  动触杆行程  毫米  155±3  157±3  66±42 
2  电动合闸后动触杆上端面距所 指  距上接线座上端面  毫米  1101。5  12212  12212  — 
距触头架上端面  毫米  1201。5  13612  13612  — 

  续上表


号 

称 

位 
数 据 
SN10-10II
1000安 
SN10-10 III 
1250安  3000安 
主筒  付筒 
2  另件端面的距离,即H尺寸  距绝缘筒上端面  毫米  — 
  
— 
距上法兰上面  毫米  — 
  
10621 
3  灭弧片上端面距所件端面的距离即A尺寸  距上接线座断面  毫米  135+0。5  153+0。5  — 
距绝缘筒上端面  毫米  —  —  — 
4  分闸时                

  直流电磁操动机主要调试数据见下表

序 号  名 称  单 位  要 求  备 注 
1  断路器分闸状态下主轴拐臂与垂线间夹角  度  41°    
2  机构处于合闸状态时水平连杆拐臂与垂线夹角  度  60°    
3  合闸过冲间隙  毫米  1.0~1.5    
4  合闸铁芯空程  毫米  5~10    
5  分闸铁芯行程  毫米  34-1    
6  分闸铁芯空程  毫米  25-1    
7  分闸连板中间轴中心线低于“死点”的距离  毫米  0.5~1  要满足最低分闸电压的要求 
8  合闸回路辅助开关接点  合闸后断开距离  毫米  >2    
合闸时     主触头接通后再断开    
延伸阅读:少油 开关 检修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