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工程技术 > 正文

利用管桩废浆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

2008-02-03 15:52    【  【打印】【我要纠错】

  在墙体材料的生产中如何利用好废物资源是今后墙材发展中越来越倍受注重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好管桩生产中的废浆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一些的经验介绍。

  1、管桩废浆的危害及处理我曾在一家小型加气混凝土工厂工作,而毗邻这家工厂的附近有一家投资过亿元的大型混凝土管桩厂。其管桩的废浆对该厂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既不能向沟河排放而污染堵塞水道,又不能将其转化为商品卖掉,只得在生产现场用1m3左右的大铁模框盛装后让其凝固,然后拉入废弃物堆放场,时间久后再大的废弃物堆放场也不够用。

  工厂一般需要再将其捣碎后运走填埋(或填坑),年处理费用视工厂规模不同一般在50~200万元,而且在生产现场因铁模摆放较多,既影响生产现场通道,又不利于现场管理。

  为满足两厂的双方利益,本着从环保角度出发,我们设计了如何利用废浆的工艺方案,并进行了生产工艺改造,用车在管桩厂生产现场装满废浆后直接拉入我厂废水泥浆池现场使用,达成了无偿使用废浆的协议,既解决了管桩厂的环保处理问题,每年又节约大量废物处理费用,另外用废水泥浆可完全代替普通水泥,全面节省水泥成本。

  2、管桩废浆及其制品的特点

  2.1、组分比例不稳定管桩废浆的主要组分分为三大类:水泥、磨细砂、水,我们使用的管桩废浆其水泥占量在25%~35%,磨细砂在25%~33%之间,水分在30%~50%之间,其容重在1.4~1.75g/cm3,组分比例稳定性不强,给配料计量带来一定的难度。

  2.2、凝固时间较短在生产中,用废浆比用水泥直接生产的凝固时间要短,这在用量与切割时间的掌握上要特别注意。另外生产时尽量减少废水泥浆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以防过早稠化。其原因为该管桩废浆在制作管桩的过程中水泥已经有了一个凝固稠化的过程以及受水泥等级的区别影响,一般生产管桩比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水泥等级要高。

  2.3、浇注稳模性提高与用普通水泥直接生产的相比,其硬化稳模性更好,切割后稳定性明显要强。

  2.4、制品强度明显要高一般比用普通水泥直接生产的制品强度高1.0~1.5MPa以上。

  2.5、减少收缩从静停硬化后坯体与模框的收缩缝来看,两者区别较明显,硬化完后用普通水泥生产的一般收缩缝在3~5mm,甚至更大。而用管桩废浆生产的几乎没有收缩缝,即使有时也不超过1mm,其稳定性更高。在砌墙后的收缩率也明显低于用普通水泥直接生产的。

  3、管桩废浆的配料与生产管理注意事项

  3.1、配料因其组分不稳定,也不可在每次将其组成检测,因检测时间太长,检测还没有完毕其废水泥浆早已凝固,因此只能借助于平常的检测数据设定一个相对的生产数据来指导生产的配料控制或一段时间后进行校正一次。我们一般按如下组分含量运作:水泥含量30%,磨细砂30%,水分40%.在此基础上每次检测来料的容重,根据各组分量加以运算,经几模后再检测一次容重,在生产实践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指导了生产,使产品质量也有了相应的稳定提高。

  3.2、生产管理注意事项

  a.因废水泥浆自身凝固较快,一般为0.5~1h,根据废水泥浆的来料时间调整好生产时间,保证废浆的最大利用程度,确保配料的连续性。

  b.属人工切割的要加强安排好切割力量,确保切割效率和生产的有序进行,否则坯体硬化过度影响切割。

  c.对于生产中出现的设备问题需维修时,要做好废水泥浆池的及时清理,维修时间短的可在废浆池中加入缓凝剂来延缓凝固时间,其用量根据其延缓时间的长短来计算确定。

  4、改进方案生产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废水泥浆的贮存和停放处理时废水泥浆延缓凝结时间的控制问题,为解决诸多问题,经重新设计改造的废水泥浆工艺流程系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改造后的管桩废浆系统为设立多个废浆贮浆池,并建立了从管桩生产现场至加气混凝土厂的废浆管道泵送系统直接泵送至厂。根据废浆的来料时间按先后顺序装入各池中,按照先到先用的原则依顺序使用,测定出每池废水泥浆的容重,并记录好各废浆池的废浆入池时间,后面待使用的废浆发生意外时根据生产需用时间及时调节好缓凝剂的加入量。

吴卫国

延伸阅读:管桩 废浆 生产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