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05 00:00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砂石土、砂土的现场鉴别方法
类别 |
土的名称 |
观察颗粒粗细 |
干燥时的状态 |
湿润时拍击状态 |
粘着程度 |
砂砾石 |
卵(碎)石 |
一半以上的粒径超过20毫米 |
颗粒完全分散 |
表面无变化 |
无粘着感 |
圆(角)砾 |
一半以上的粒径超过2毫米(小高粱粒大小) |
颗粒完全分散 |
表面无变化 |
无粘着感 | |
砂土 |
砾 砂 |
约有1/4以上的粒径超过2毫米(小高粱粒大小) |
颗粒完全分散 |
表面无变化 |
无粘着感 |
粗 砂 |
约有一半以上的粒径超过5毫米(细小米大小) |
颗粒完全分散,但有个别胶结一起。 |
表面无变化 |
无粘着感 | |
中 砂 |
约有一半以上的粒径超过0.25毫米(白菜籽大小) |
颗粒完全分散,局部胶结但一碰既散 |
表面偶有水印 |
无粘着感 | |
细 砂 |
大部分颗粒粗豆米粉近似(>0.1毫米) |
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胶结,部分少加碰撞既散。 |
表面偶有水印(翻浆) |
偶有轻微粘着感 | |
粉 砂 |
大部分颗粒与小米粒近似 |
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胶结,稍加压力可分散。 |
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 |
有轻微粘着感 |
注:在观察颗粒进行分类时,应将鉴别的图样从表中颗粒最粗类别逐级查对,当首先符合某一类土的条件时,既按该土定名。
碎石类土密实度现场鉴别方法
密实度 |
骨架和填充物 |
天然坡和可挖性 |
可粘性 |
密实 |
骨架颗粒含量大于总重的70%,呈交错紧贴,连续接触孔隙填满,充填物密实。 |
天然陡坡较稳定,坎下堆积物较少,镐挖掘困难,用撬棍方能松动,坑壁稳定,从坑壁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凹面状态。 |
钻进困难,冲击钻探时钻杆、吊锤跳动剧烈,孔壁较稳定。 |
中密 |
骨架颗粒含量等于总重的60-70%,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孔隙填满,充实物中密。 |
天然坡不宜陡立或陡坎下堆积物较多,但坡度大于醋栗竟的安息角。镐可挖掘,坑壁有掉块现象,从坑壁取出大颗粒处砂土不易保持凹面状态。 |
钻进较困难,冲击钻探时钻杆、吊锤跳动不剧烈,孔壁有坍塌现象。 |
稍密 |
骨架颗粒含量小总重的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空隙中的充填物稍密。 |
不能形成陡坡,天然坡接近粗颗粒的安息角。锹可挖掘,可鄙坍塌,从坑壁取出大颗粒处砂土即踏落。 |
钻进较容易,冲击钻探时,钻杆稍有跳动,孔壁易坍塌。 |
粘性土的现场鉴别方法
土的名称 |
干土的状态 |
湿土的状态 |
湿润时用刀切 |
用手撵摸的感觉 |
粘着程度 |
湿土搓条情况 |
粘土 |
坚硬,用碎块能打碎,碎块不会碎落。 |
粘塑的,腻滑的,粘连的。 |
切面非常光华规则,刀刃有涩滞,有阻力。 |
湿土用手捻有滑腻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
湿极易粘着物体,干燥后不易剥去,用手反复洗才能去掉。 |
能搓成0.5毫米土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致断裂。 |
亚粘土 |
用锤击或手压土块容易碎开。 |
塑性的,弱粘连。 |
稍有光滑面,切面有规则 |
仔细捻摸感到有少量细颗粒,稍有滑腻感和粘滞感 |
能粘着物体,干燥后较易剥落。 |
能搓成0.5-2毫米的土条。 |
轻亚粘土 |
用锤击或手压土块容易碎开。 |
塑性的,弱粘连。 |
无光滑面,切面比较粗糙。 |
感觉有细颗粒存在或粗糙,有轻微粘滞感觉或无粘滞感。 |
一般不粘着物体,干燥后,一碰即碎。 |
能搓成2-3毫米的土条。 |
人工回填土、淤泥、泥炭的现场鉴别方法
土的名称 |
观察颜色 |
夹杂物 |
形状(构造) |
侵入水中的现象 |
搓土条情况 |
干燥后强度 |
人工填土 |
无固定颜色 |
砖瓦、碎块、垃圾、炉灰等 |
夹杂物呈现于外,构造复杂 |
大部分变成微软淤泥其余部分为碎瓦、炉渣在水中单独出现 |
一般能搓成3毫米土条但易断,遇到杂质多时即不能搓成条 |
干燥后部分杂质脱落。故无定型,稍微一加力就破碎 |
淤 泥 |
灰黑色,有臭味。 |
池沼中有半腐朽的 细小动植物遗体,如草根,小螺壳等 |
夹杂物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构造呈层状,但有时不明显 |
外观无显著变化,在水面上出气泡 |
一般淤泥质土接近与轻亚粘土,故能搓成3毫米土条(长至少3厘米),容易断裂 |
干燥后体积显著收缩,强度不大,锤击时呈粉末状,用手指能捻碎 |
黄 土 |
黄褐两色的混合色 |
有白色粉末出现在纹理之中。 |
夹杂物常清晰显现,构造上有垂直大孔(肉眼可见) |
即行崩散,分成散的有颗粒集团,在水面出现很多白色液体。 |
搓条情况与正常的亚粘土类似。 |
一般黄土相当与亚粘土,干燥后强度很高,手指不易捻碎 |
泥 炭 |
深灰或黑色 |
有半腐朽的动植物遗体,其含量超过600% |
夹杂物有时可见构造上无规律。 |
极易崩碎,变为细软淤泥,其余部分为植物根、动物残体、渣滓悬浮于水 |
一般能搓成1-3毫米土条,但残渣很多时,仅能搓成 3毫米以上的土条 |
干燥后大量收缩,部分杂质脱落,故有时无定型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