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7 00:00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关于某办公楼楼板裂缝调查分析报告
关键词:楼板 裂缝
一、概况
某办公楼工程总宽24M,总长95.7M,(9)、(10)轴间有一道100宽的伸缩缝,(1)~(9)轴长45.6M,(10)~(19)轴长50M,于2002年3月18~19日浇捣二层楼板砼,于同年4月4日浇捣屋面砼,砼浇捣时室外平均气温在30~33℃,屋面做刚性防水后做膨胀珍珠岩隔热层。2003年1月份在装修中发现楼板有裂缝,情况如下:
①均平行于(1)轴,即宽度方向,形状细、长、比较顺直;
②二层板及屋面板在(3)~(4)轴约跨中位置即约3M地方、二层板从(A)~(B)、屋面板从(A)~(E)轴整个宽度方向有一道裂缝,屋面板裂缝贯穿整块梁板;
③二层板(14)~(15)轴约跨中位置即约3M地方、从(A)~(1/C)轴有一条约12M长的裂缝,裂缝在梁位断开;约同一竖直面、靠近(C)轴上,屋面板有一条约3M的裂缝;
④二层板靠(1)X(A)轴角柱位置有一道近似以角柱为直角、直角边长约为2M的直角斜边裂缝;
二、裂缝原因分析
1、从裂缝的位置、形状可以排除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可能;
2、对该部位的板筋进行复核计算,板筋满足承载力要求;
3、二层板靠(1)X(A)轴角柱位置裂缝为钢筋构造措施不足造成;
4、伸缩缝构造措施:
砼结构设计规范中普通砼框架结构的伸缩缝最大间距规定如下:室内或土中现浇式砼结构为55M,当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时,最大间距宜适当减小。
现伸缩缝的间距分别为45.6M及50M,已接近规范的最大允许值,同时没有设置后浇带或加强带。
伸缩缝间距的过大、构造措施不足是引起楼板裂缝的原因之一。
5、温度变形分析:以(1)~(9)轴为例
砼浇捣时温度较高,入模温度约为30℃,白天爆晒下温度可达37℃,而冬天最低室外气温为7℃,温差达23~30℃。
①温度变形计算
△L=L(t2-t1)Xα
式中:△L——随温度变化面伸长或缩短的变形值(MM)
L——结构长度(M)
t2-t1——温度差(℃)
α——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砼为1.0X10-5
则△L=45.6X103X(30-7)X1.0X10-5
=10.5MM
变形的收缩率为:10.5÷45600=2.3X10-4
②钢筋砼不考虑徐变影响的极限拉伸值(材料的最终相对拉伸变形允许值),可按经验公式计算:
εpa=0.5ft(1+ρ/d)X10A-4
式中:εpa——钢筋砼的极限拉伸值
ft ——砼的抗拉设计强度(N/MM2),本工程为C25砼,抗拉设计强度为1.3N/MM2
ρ——截面配筋率X100,本工程板厚120MM,裂缝截面处配筋为Φ8@200(As=251MM2):ρ=251÷(120X1000)X100=0.21
d——钢筋直径(CM),本工程d=0.8
裂缝截面处的钢筋砼极限拉伸值为:
εpa=0.82X10A-4
比较温度变形收缩率及钢筋砼的极限拉伸值,温度变形收缩是钢筋砼极限拉伸值的2.8倍,温度变形的过大及该截面处抗拉钢筋的过少是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
三、结论
该裂缝由砼收缩徐变、温度变形及构造措施不足引起,楼板承载力满足要求,不影响使用,可在装饰抹灰中覆盖掉。
四、建议
1、对于长度超过40M的钢筋砼框架结构,如设计中没留置后浇带或加强带,应建议在中间设置,或砼中掺加HE膨胀剂,以补偿砼的收缩徐变;
2、对于角柱部位的三角裂缝,除按构造放置双层面筋外,同时面筋放置5Φ10放射筋,以角柱为中心伸至板中央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