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双榆树街道和原中关村街道合并为中关村街道
中关村、双榆树街道合并 软件园划归上地街道
中关村街道、双榆树街道、海淀街道、学院路街道等10多个街道的“地图”都被重新规划。记者昨天从海淀区政府获悉,该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全区街道、乡镇行政建制将由30个减至29个,含22个街道办事处、2个地区办事处(乡)和5个镇。
此次调整是根据本市关于新建街道办事处“地域面积5―10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8―10万人,实际居住人口超过3万人,其中居民人口比例占80%以上”的设置标准确定的,是海淀区进行全区资源整合以来最重要的举措之一,也是海淀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
区街工办主任赤飞介绍说,此次调整的原因包括一些街道的辖区规模过大或过小、边界线不整齐和功能不统一等。调整前,海淀区的行政区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不协调的问题日益突出,辖区内面积过大的街道,公共服务体系欠缺,管理上存在难度;面积过小的街道又造成了资源浪费。此外,有的街道与街道之间存在交叉管理,不利于地区功能定位,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提升各级政府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行政能力。
调整方案
双榆树和中关村街道合并
此次规划调整的最大变化是,原双榆树街道和原中关村街道合并为新的中关村街道。此外,学院路街道办事处所辖东升园地区也并入了中关村街道办事处。
新的街道办事处分南北两个办公区,北办公区设在原中关村街道办事处所在地,主要设立了计生办等与居民事务密切相关的部门;南办公区设在双榆树社区服务中心,主要是工委办公室等行政部门。
目前,中关村派出所和双榆树派出所还没有合并,所以居民在办理二代身份证、户口等方面还需要到原街道派出所办理。
■调整原因
原街道规模小
新成立的中关村街道办事处书记李云飞介绍说,原双榆树街道和原中关村街道合并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两个街道规模偏小,二是公共服务资源没有形成共享。
李云飞说,原双榆树街道面积1.99平方公里;原中关村街道面积3.11平方公里。两个街道面积均小于5平方公里,规模偏小。
过去,双榆树街道辖区内商业氛围浓厚,中关村街道辖区以学校、居住区为主,两个街道在公共服务资源上没有形成共享,举办大型活动时需要反复协商。
海淀街道新添政府办公区
经过调整,万柳地区办事处(即海淀乡)的万泉庄村地区并入海淀街道办事处。同时,海淀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北三环西路、长春桥路以南地区并入紫竹院街道办事处,海淀街道办事处大石桥地区和东升地区办事处京包铁路以西、荷清路以北地区并入清华园街道办事处。
■调整原因
边界线不整齐
万柳地区办事处的万泉庄村地区已实现了城市化,并成为海淀区的行政中心和住宅集中区。为使街道办事处的地图都趋于整齐,便于规范管理,该地区就近并入海淀街道办事处。
中关村软件园归上地街道
海淀区这次将万柳地区办事处树村地区、西北旺镇中关村软件园地区并入上地街道办事处。上地街道办事处主要为工业用地,与这两个地区毗邻。
■调整原因
统一功能定位
这两个地区同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入上地街道后,可统一上地街道的特色。
西北旺新村归马连洼街道
经过调整,西北旺镇西北旺新村地区和百草园并入马连洼街道办事处。
■调整原因
综合利用资源
马连洼街道办事处的土地规划方向主要是住宅和教育科研用地,百草园地区规划方向主要是药用植物科研基地,西北旺新村地区为新建住宅区。考虑到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西北旺新村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要求,海淀区做此调整。本报记者 王晴
各街道调整后的新范围
中关村街道办事处:东至京包线,南至北三环西路,西至中关村大街,北至成府路。
学院路街道办事处:东至八达岭高速路,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京包线—西王庄小区西围墙—双清路;北至清河街道办事处与学院路街道办事处分界线。
海淀街道办事处:东至中关村大街,南至北三环西路—长春桥路,西至京密引水渠,北至北四环西路—万泉河路—芙蓉北路—颐和园路—海淀路。
紫竹院街道办事处:东、南、西为原分界线,北至北三环西路—长春桥路。
青龙桥街道办事处:北、西、南为原分界线,东至京包铁路—污水明渠。
清华园街道办事处:东至京包铁路—财经东路—中关村东路,南至成府路,西至中关村北大街—清华南路,北至污水明渠。
东升地区办事处:五环路以北地区不变,五环路以南地区北、东、南为原边界线,西至京包铁路—财经东路—中关村东路。
上地街道办事处:东至京包铁路,南至北五环路中心线,西至软件园西路—东北旺西路—农大北路—原万柳地区办事处树村地区与马连洼街道办事处分界线,北至后厂村路。
万柳地区办事处:青龙桥村地区四至范围不变。
马连洼街道办事处:东至软件园西路—东北旺西路—原马连洼街道东部分界线,南至北五环路中心线,西至京密引水渠—西北旺新村西路,北至西北旺环路—后厂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