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层次 | 客观验证指标 | 客观验证方法 | 重要假设及外部条件 |
宏观目标 | 宏观目标验证指标 | 评价及监测手段和方法 | 实现宏观目标的假设条件 |
具体目标 | 具体目标验证指标 | 评价及监测手段和方法 | 实现具体目标的假设条件 |
产出成果 | 产出成果衡量指标 | 评价及监测手段和方法 | 实现项目产出的假设条件 |
投入/活动 | 投入方式及定量指标 | 投入活动验证方法 | 落实项目投入的外部条件 |
目标层次 | 验证指标 | 验证方法 | 重要假设条件 |
宏观目标 | 对宏观目标影响程度的评价指标(包括预测值、实际值) | 资料来源:项目文件、统计资料、项目受益者提供的资料等 采用方法: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等 | |
具体目标 | 验证项目具体目标的实现程度 | 资料来源:项目受益者提供 采用方法:调查研究等 | |
产出成果 | 产出成果衡量指标 | 资料来源:项目记录、监测报告、项目受益者提供的资料等 采用方法:资料分析、调查研究等 | |
投入/活动 | 投入方式及定量指标 | 资料来源:项目评价报告、项目计划文件、投资者协议文件等 |
项目描述 | 指标 | 信息源 | 假设 |
宏观目标(4) | (9) | (10) | (8) |
具体目标(3) | (11) | (12) | (7) |
结果(2) | (13) | (14) | (6) |
投入/活动(1) | (15) | (16) | (5) |
【案例分析】某地方政府准备修建乡村公路网,其宏观目标定位为:“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项目目标层次包括下列因素: (1)改善农副产品运输条件,沟通与外界的联系渠道。 (2)推动当地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3)上级政府财政拨款5000万元,以工代赈投入300万元。 (4)完善该地区乡村公路网的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 (5)预计用工5万人/月,用时3年。 (6)建成四级公路240km,各类桥涵50座。 (7)由省公路设计院勘察设计,县公路局负责建设管理。 (8)由乡村政府负责征地和拆迁安置。 (9)建立乡村管理机构。 (10)乡村全年农民人均收入由800元提高到1500元以上。 根据上述分析,为编制本项目的逻辑框架矩阵表,负责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咨询工程师对本项目各层次的目标进行了分析,并用“如果、那么”的逻辑关系自下而上对纵向逻辑关系进行了检验。 为了体现民主决策,当地政府要求采用参与式方法,征求有关社会成员对公路建设规划方案的意见。组织者对参与人员提出如下要求: (1)尽可能针对关键性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不要面面俱到。 (2)参与者要具有较高学历,以便发表专业见解。 (3)要求参与者以普通话作为交流语言,以便提高沟通效率。 (4)要求参与者是男性公民,更敢于表达不同意见。 问题: 1.列出逻辑框架法的目标分析中的层次,并将上述(1)~(10)项因素分别列入相应的层次,列入逻辑框架矩阵表的重要假设条件要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2.为了编制一份完整的逻辑框架表,除上述咨询工程师已做的工作外,还需完成哪些工作? | ||
![]() | ||
![]() | ||
『正确答案』 1.逻辑框架分析中的目标层次包括宏观目标、具体目标、产出、投入。 上述(1)~(10)项因素属于项目具体目标的有(1)、(2)、(4)、(10)。属于项目产出的有(6)、(9)。属于项目投入的有(3)、(5)、(7)、(8)。 列入逻辑框架矩阵表的重要假设条件要具备3个条件:对项目的成功很重要;项目本身无法对之进行控制;有可能发生。 2.为了编制一份完整的逻辑框架表,除上述咨询工程师已做的工作外,还需完成的工作有: (1)确定每一层次目标的实现所需要的重要假设和外部条件。 (2)依次确定项目的投入、产出成果、直接目标和宏观目标的可验证指标。 (3)确定指标的客观验证方法。 (4)对整个逻辑框架的设计进行对照检查和核对。 |
【案例分析】 某项目位于国家重点扶贫的西部某贫困地区。为了尽快完成脱贫任务,本项目提出要进行水土优化结合的异地移民开发扶贫工程,从改变恶劣的生存条件入手,把水利灌溉与扶贫结合起来,以灌溉工程为基础,通过大规模移民解决贫困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当地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加快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本项目计划结合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用5年时间,投资40亿元,180万亩耕地,解决100万人的脱贫问题。 为了对该项目做出准确评价,该地区相关部门做了相应工作。有关部门组织了经济、环保、水利、社会等有关专家进行座谈,专门深入全面地分析了该项目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认为该项目的建设,能够促进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相关部门组织力量,通过问卷调查,向当地居民征求意见,结果发现,有95%的被调查者认为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3%的被调查者认为该项目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从而会阻止当地经济的发展,2%的被调查者认为该项目建设与否没什么区别。通过充分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最后形成了对该项目的以下意见: 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将会达到下列效果:①对移民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生产技能;②实现移民安置;③彻底摆脱贫困状况,促进本地区协调发展;④水利骨干工程的建设;⑤建成引水主干渠,开发新的灌区;⑥灌区配套工程建设;⑦行政管理机构的建设;⑧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⑨使本地区100万贫困人口能够摆脱经济贫困;⑩建设三大新的农业发展区,并建成配套的供电和通信工程。 问题: 1.简述逻辑框架法中垂直逻辑关系中的四个目标层次含义,并根据案例所给的条件分别列入该扶贫项目的四个目标层次。 | ||
![]() | ||
![]() | ||
『正确答案』 1.逻辑框架法中垂直逻辑关系中的四个目标层次: (1)宏观目标:通常指最终目标,即宏观计划、规划、政策和方针等。 (2)具体目标:指实施项目的动机,即项目要取得的直接效果、效益和作用。一般应考虑项目为目标群体带来的效益,主要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成果和作用。 (3)产出:指项目的具体成果,即项目欲建设施的产出物。 (4)投入:指项目实施过程及内容,主要有资源投入量和时间等。 该扶贫项目的四个目标层次: (1)本项目的宏观目标:③。 (2)本项目的直接目标:②和⑨。 (3)本项目的产出成果:①、④、⑤、⑥、⑦、⑧和⑩。 (4)本项目的投入或活动:用5年的时间,投资40亿元,开发180万亩耕地。 |
Copyright © 2005 - 2025 www.jiansh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B2-2022003673号 苏ICP备2022003673号-2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460号 建议邮箱:jianshejy@cdel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