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3 09:34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第5章:资格审查
5.1资格审查的原则和方法
5.1.1资格审查的原则
资格审查的内容一般包括:申请人的资质条件、财务状况、业绩、信誉、项目管理机构及其投人人员的资格能力,招标人针对招标项目提出的其他要求。资格审查应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基础上,遵守科学、择优和合法原则。
1)科学原则。招标人应根据招标采购项目的规模、技术管理特性要求,结合国家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和市场竞争及其投标人状况,科学、合理地设立资格评审方法、条件和标准。
2)择优原则。通过资格审查,选择资格能力、业绩、信誉优秀的潜在投标人参加投标。
3)合法原则。资格审查的标准、方法、程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
5.1.2资格审查的方法
资格审查既是招标人的权利。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两种方法。
(1)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是招标人通过发布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向不特定的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并组织招标资格审查委员会按照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和资格预审文件确定的资格预审条件、标准和方法,对投标申请人的经营资格、专业资质、财务状况、类似项目业绩、履约信誉、企业认证体系等条件进行评审,确定合格的潜在投标人。资格预审的办法包括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合格制,潜在投标人过多的,可采用有限数量制。
资格预审可以减少评标阶段的工作量、缩短评标时间、减少评审费用、避免不合格投标人浪费不必要的投标费用,但因设置了招标资格预审环节,而延长了招标投标的过程,增加了招标投标双方资格预审的费用。资格预审方法比较适合于技术难度较大或投标文件编制费用较高,且潜在投标人数量较多的招标项目。
(2)资格后审
资格后审是作为招标评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组织评标时由评标委员会负责的,审查的内容与资格预审的内容一致。资格后审方法可以避免招标与投标双方资格预审的工作环节和费用,缩短招标投标过程,有利于增强投标的竞争性,但在投标人过多时会增加社会成本和评标工作量。资格后审方法比较适合于潜在投标人数量不多的招标项目。
5.1.3资格审查的程序
资格预审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1)编制资格预审文件; 2)发布资格预审公告;3)出售资格预审文件;4)资格预审文件的澄清、修改;5)潜在投标人编制并递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6)组建资格审查委员会;7)资格审查委员会评审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并编写资格评审报告;8)招标人审核资格评审报告,确定资格预审合格申请人;9)向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发出投标邀请书(代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并向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发出资格预审结果的书面通知。
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和组织进行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评审,是资格预审程序中的两项重要内容。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