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3 13:49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在中国古建、园林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与古建、园林相伴而生、相适发展,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建筑形式之一。亭,造型生动、轻巧、活泼、开朗,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更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亭的类型丰富、多姿多彩、千姿百态,亭亭玉立于园林绿地之中,点染自然山川、风景胜地,为园林景观添彩,为生活环境增趣,早已为中国人民所喜爱。
秦汉中国秦汉时期就有关于亭的记载。秦制设有“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在乡村约五里十里设置一处,分布各地作为基层的行政单位,汉高祖刘邦曾任泗水亭亭长。城市中有街亭、都亭,城楼上有旗亭,在交通干道处有驿亭、邮亭,是传送邮件的中转站,兼有治安、旅店住宿的作用,还有边疆要塞建在烽火台上的亭燧,是作为报警之用的报警亭。这些亭均非用于园林,均以实用为主。
三国用于风景园林的亭始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但据记载,三国孙吴时期,吴国在建业(今南京)之郊建有一处驿亭,称为“劳劳亭”(又称新亭)。据史料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宴饮。”又有李白诗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说明该亭有聚会、游赏、送别之功用,略具游赏性质。晋时,浙江绍兴会稽山阴的兰亭,是历史上的名亭。当初是吴郡太守谢勋被封为兰亭侯的封号亭,亭初建于水边,后移至山巅,后又移至水中。兰亭的多次移建主要是为了风水环境之需,寻找更为理想的自然环境,以观赏山水,兰亭与自然风景关系密切,具有观赏、游憩之功用。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于永和九年三月三日集诸友人,会于兰亭,并作《兰亭集序》,更赋此亭以盛名。其后,历代的风景园林中,亭被广泛应用,构成富有情趣的园林景观。
北魏洛阳的华林园,经魏、西晋、北魏等若干朝代的建设已成为名园。园中有临涧亭,建于景阳山麓、小溪涧之畔。济南大明湖的历下亭,初建于北魏,现该园的历下亭是清嘉靖年间重建的,立于大明湖湖心,尽赏四面荷花。
南北朝梁朝武帝之弟湘东王在江陵城中建有湘东苑,苑中建有隐士亭、映月亭及临风亭等,此外,梁上元县的古乐园中建有见墩亭和章移亭等。说明南北朝时,亭在园林中已不是稀有之物。
隋朝隋炀帝的西苑是当时规模巨大的名园。苑中建有16院,每院均为精美的小园林,并有各式小亭。其中最有名的亭为逍遥亭,“四面合成,其结构之精美,可称冠绝古今”,足以说明隋代的园林亭已是很精美的建筑。隋朝的翠微十二亭,是隋炀帝于山西汾水之源的管涔山营建的,名为翠微、次阆、彩霞、临月、飞芳、积翠、合璧、含辉、凝碧、紫?恰⒊尉凹吧醒敉さ龋?布列于管涔山之山巅、山腰及山麓。隋朝名园“绛守居园池”,是晋中一座衙署园林,始建于隋开皇年间,经数次改建,至唐代已是较具规模之园。园中以水池为中心,地貌丰富,北高南低,丘壑相连,溪渠环绕,植物茂盛,为优雅的山水园林。其独特之处,是园中建筑类型单一,亭是园中主要建筑,并且数量多,遍布全园。初建时园中有9亭,后又增建4亭,园中除亭之外仅有2―3处其他建筑,真可谓“亭园”也。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