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工艺工法 > 暖通空调 > 正文

暖通空调:机房空调节能技术原理及典型案例

2015-08-09 17:21  来源于网络  【  【打印】【我要纠错】

  据统计,空调能耗一般占通讯机房能耗的20%~45%,有的甚至高达60%以上。因此,在保证通讯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下,节能首先要从空调这个耗能大户抓起。

  目前,主流的节能新方案中,大部分是针对空调进行的。

  新风节能系统

  基本原理

  新风节能系统是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结合气体学和热学原理,公道利用机房室内外温差形成热交换,依靠大量的透风有效地将机房内的热量迅速向外迁移,从而达到有效降低机房内部温度的目的。

  使用中应留意题目

  由于引进室外新鲜空气,虽经过滤,难免会引进灰尘,导致机房洁净度下降,影响通讯设备的运行安全。因此,一般建议将新风节能系统部署在普通接进机房、移动通讯基站等,而对于洁净度要求较高的通讯关键楼、中心交换局等大型机房,不建议使用本系统。

  原本封闭的机房由于需要引进新风而开了两个小窗口,使机房防火安全等级下降。因此进/出风口应采用防火阀技术。防火调节阀平时处于常开状态,发生火灾时,熔断器动作使阀门封闭,以切断空气流通,防止火势蔓延。

  成功案例

  江苏移动:根据江苏省天气特点,新风节能系统在3~6月份和10~11月份发挥其强大的节能功能,在室外26℃以下可以完全控制空调系统,停止空调的运行,将室内温度控制在30℃以下,该系统的能耗只有空调能耗的1%~5%,节能效果相当明显。在7~9月份的高温环境下,该系统可以在夜间室外温度低于28℃时,使空调停歇下来,从而起到了节能和延长空调使用寿命的功效。该系统在全年使用中,能够节省机房空调能耗的40%~60%.

  热交换器节能系统

  基本原理

  热交换器在完全隔离内外空气的条件下,利用外界冷源,对内部环境进行冷却,达到减少空调运行时间以实现节能的目的。两组风机,分别抽吸外部的冷空气(外循环)和内部的热空气(内循环),冷、热空气在热交换芯体中进行热量交换,通过热交换芯体膜片,内部热空气放出热量,温度降低,降温后的冷空气从机柜上方吹出。

  使用中应留意题目

  热交换器节能系统与新风节能系统基本原理相似,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热交换器系统实现的是室内外冷热空气的热量交换,气体并不相互混合;而新风节能系统是将室外冷空气经过滤后与室内空气相混合。

  由此带来的好处是:机房保持密闭,室内空气洁净度不下降。但热交换器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它的热交换效率相对较低,节能效果不如新风系统明显。

  成功案例

  黑龙江移动:利用东北地区冬季较长的特点,某地市运营商机房在2003年加装了两台新风机组,在冬季时,通过与外界冷空气进行交换而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芯体采用交叉式空气热交换器,换热器由若干换热膜片构成完全隔离的通道,外界气体和内部气体就在各自通道内通过膜片进行换热。所以能耗很低,每台均匀功率仅为2~3KW,仅相当于原空调系统的20%.因此为黑龙江移动节省大量的电费。

  自适应控制空调节能系统

  基本原理

  由过往空调运行参数的“手动设定”改为由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设定”。系统自动跟踪昼夜、季节、地区的温湿度的变化而自动控制空调公道的工作状态,使空调做到按需工作。原来机房内固然配备多台空调,但每台空调是“单兵作战”方式,现为整个机房专用空调组群“团队作战”形式,进步机组群的工作效率,实现优化组合、精确治理、节约能源。

  使用中应留意题目

  该系统比较适合各类通讯关键、中心交换局等大型机房。空调富余容量越大,机房密封性能越好,节电率越高。但是由于每个机房的工况存在各种差别,所以该节能技术的实施会存在周期长,初期投资大的不足。但一旦安装完成以后,日常维护工作将很简单方便。

  成功案例

  福建移动:福建移动某地市运营商的机房专用空调自适应恒温恒湿控制节能监控系统的安装和施工简单方便,对机房结构没有任何变动,不影响原有空调系统结构,具有安全可靠性。同时本钱也比较低,非常经济适用。

责任编辑:zyy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