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得地籍资料而采取的一系列地政措施。为了保证地籍管理工作的展开,并取得预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地籍管理必须有国家制度体系作为保障,有序开展工作;第二,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系统性和现势性;第三,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第四,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
现阶段我国地籍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与信息管理等。权属调查和土地登记是地籍管理研究体系的主体内容。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地籍档案与信息管理是土地登记、土地统计的后续工作,是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成果的归宿,并为土地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地籍管理措施体系历来是国家地政措施的重要部分,它是一项集政策、法律、经济和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措施。
为保证地籍管理的各项措施的实施,国家一方面要强化行政手段,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地籍管理方面的立法。我国早在20世纪初就有《土地法》,其中专设“地籍篇”,并相应制定了土地登记规则、地价调查估计规则等地籍法规。2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更重视运用行政、法律手段促进地籍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地籍测量历来是地籍管理的最基本的技术手段,从地籍的产生开始,就离不开土地经界的丈量和面积量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籍测量工作逐步从最简易的丈量,发展到用光学仪器测量,再发展到用电子全站仪测量;测绘技术的进步,使得测绘手段与方法不断得到更新,提高了成果质量。地籍测绘成果是地籍管理的基本图件及权属认证资料。
有史以来,地籍最简单、最直观的表现形式是图簿册。簿册是土地状况的集中反映,图是产籍状况的空间位置描绘,它们都是地籍管理的手段和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始的图簿册将被先进技术和信息化处理的图簿册所替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地籍管理手段的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建立以计算机信息处理为平台的地籍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更新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实现地籍资料的信息化处理是地籍管理手段发展的方向。
上一篇:地籍的类别与地籍制度建立
下一篇:房屋拆迁程序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