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0 14:21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水运建设投资需求的加大,受交通“费改税”影响,水运建设资金缺口问题是亟待国家重视和解决的。因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筹集资金的基本经验,制定有利于建立稳定的水运建设和养护资金来源的筹融资政策。
关键词:水运;建设资金;筹措
1、近年来我国水运建设资金来源的现状特点
1.1水运建设设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1991-2000年我国水运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从1991年的6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31亿元,增加了1.18倍,年平均递增率为11.8%,其中“八五”时期每年投资约98亿元,“九五”时期平均每年投资约134.5亿元,“九五”时期比“八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投资36.5亿元。由此可见,“九五”时期是我国水运建设自建国以来投入最多的时期。其中,航道航标建设投资增长最快,即从1991年的4.34亿元增加到2000年46.17亿元,年递增率高达39.11%.同时,在水运建设总投资中的比重也从1991年的7.22%增加到2000年的35.25%;同时,港口建设投资所占比重最大。其投资额从1991年的30.78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59.61亿元,约增加了1倍,虽然年递增率不到10%,但是在水运建设总投资中的比重却基本维持在50%以下的水平。
1.2水运建设资金来源结构变化较大
(1)“国家投资来源”不断减少。国家投资来源(主要是指中央财政资金)的金额不断减少,所占水运建设资金来源的比重也不断降低。即从1991年的18.45亿元减少到2000年的1.59亿元,同期所占比重也从30.71%下降到1.21%.主要原因是国家经营基金投入1996年取消,银行软贷款1998年停止,仅存的非经营基金也逐年减少。
(2)“交通部专用资金”来源增长较快。“交通部专用资金”是中央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为从政策扶持交通行业而批准交通部征收的专项建设基金,“交通部专用资金”的金额从1991年的2.38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0.69亿元,占同期水运建设资金来源的比重也从3.97%增加到15.89%,成为水运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3)“国内贷款”来源减少。目前国内银行贷款占到我国水运建设资金来源的第二位,但是,其贷款额在1991-2000年期间呈三角形变化,即从1991年的21.56亿元持续增加到1995年的51.4亿元,随后持续下降到2000年的29.08亿元,同期,占水运建设资金来源的比重也从35.89%下降至22.20%,呈快速下降趋势。
(4)“利用外资”来源有增有减。利用外资金额从1991年的5.9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14.18亿元,又下降为2000年的6.34亿元。从“利用外资”的投资结构看,首先是沿海港口建设,约占80%;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的蓬勃发展,包括香港和黄集团在内的境内外有实力的码头公司和大型航运公司纷纷抢滩中国沿海港口的集装箱码头业务,投资势头迅猛。其次是水上运输部门,约占12%。第三是航道建设,主要是“九五”期利用外资进行的西江、湘江、浙江杭嘉湖水网等项目建设。
(5)“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来源增长较快。目前,我国水运建设“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来源较为复杂,其主要有折旧资金、经营利润和积累、发行股票和债券等形式。企事业单位自等资金巳成为我国水运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不仅金额稳定且增长快速,从1991年的3.2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45亿元,年递增率达32.3%,而且在水运建设资金来源中的比重也从1991年的5.33%增加到2000年的21.73%.
2、“费改税”对水运建设和养护资金的筹措影响分析
2.1有利影响“费改税”建立了水运建设和养护资金的法定来源渠道。从这次“费改税”的基本思路看,改革后的税收不作为财政的一般收入,除弥补其他部分非交通行业用油损失外,仍作为交通行业的维护、建设和管理的专项资金,即具有专项税收的性质,为逐步改善我国水运基础设施的条件提供了长期的、稳定的资金保证。
“费改税”有利于国家筹措资金,为国家加大对水运的投入提供了可能性。与现行水运规费相比,燃油税属“中央税”,以“中央税”的形式征集资金,具有权威性、法律保障性,有利于克服现行征收水运规费中出现的逃缴、欠缴、漏缴和抗缴现象,有利于提高水运建设和养护资金的实际征收水平。为国家加大对水运建设和维护资金的投入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费改税”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加大水运宏观调控力度,引导社会资金的正确投向,促进水运建设事业的发展。
2.2负面影响
(1)燃油税转移支付“交通资金”分配方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不足。《中央对地方燃油税转移支付方案》(草案)的规定:燃油税除中央本级用于弥补(替代)长江干线航道养护、黑龙江航道养护以及原交通部直属航运企业交纳的客货运附加费及长江口、珠江口航道建设支出外,其余的通过采用“基数加因素分配法”的转移支付方式分配给地方和企业,即替代性分配、补偿性分配和增长性分配相结合。燃油税转移支付按替代性、补偿性和增长性三个部分进行分配的思路基本上是可行的的,但就目前财政部对这三个部分各自的内涵的解释及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问题尚值得研究。
(2)“费改税”对水运建设和养护资金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公路、铁路竞争,加上水运长期投入不足,导致水运尤其是内河航运的竞争能力下降,发展受到限制。水运业普遍较为困难。由于水运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环保、防洪、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巨大作用,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富有远见卓识的举措,实施了一些优惠扶持的政策。如“以陆补水”、水运规费担保贷款、减免国有航运企业部分水运规费等优惠扶持政策,使水运建设和养护资金的来源渠道多元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运建设和养护资金的困难。“但费改税”后,会对上述来源的水运建设和养护资金的融资渠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取消对国有水运企业“水运规费减免”优惠政策,将影响水运企业的生存,客观上对水运建设产生不利影响。目前燃油税转移支付交通资金的补偿性分配方案中,还未考虑对水运企业增加负担的补偿问题,并在实质上是取消了各级交通部门对困难国有航运企业实行水运规费减免优惠政策的可能性。
3、我国水运建设养护筹融资建议
加大国家财政对航道的直接投资从理论上讲,航道属于公共物品。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公共物品具有下列三个特点: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航道属明显具有第一和第二特点的公共物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航道建设所需资金如单纯依靠市场供给,必然出现其他消费人只想使用不想付费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国家应以税收的形式征收税金,也就是以强制措施取得公共设施的使用者应该为其消费而支付的代价。鉴于航道的非盈利性,这些税金应该返还航道部门用于航道建设和维护,以供广大消费者再次消费,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设立中央、地方内河航运建设发展专项基金。由于目前由车购税返还的内河基金年限和额度尚无明文规定,地方“以陆补水”的配套内河建设资金也有待合法化和稳定化,加之“费改税”后水运替代性规费资金的返还和使用有必要明确和固定,建议参照国外经验设立内河航运建设发展基金。如美国由征收诉船舶燃油税中设立的内陆水道信托基金,专门用于水道建设和修复项目的开支。美国航道建设所需资金的50%由该项基金提供,另外50%由联邦政府投资。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