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1 15:12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管理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在经济活动领域里,经济体制改革的贯彻实施,企业经济机制的逐步完善,生产各要素的重新组合,都离不开管理人才的管理活动。显然,没有一支宏大的,具有良好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在经济活动的舞台上充当主角,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缺少强有力的经营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难以达到。因此,造就一支宏大的新型的管理人才队伍,是实现祖国经济腾飞的基本前提。
所谓管理人才,是指在一个经济活动组织中正式负有指挥别人进行工作的职权的所有人员。它包括厂长、科室科长及车间主任等等。本文仅就企业中具有法人代表资格的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谈些浅见。
一、管理人才的管理艺术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一定的管理艺术。
管理艺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上的领导技能。这种技能,并不单纯取决于管理人才的对事业的忠诚,而是表现为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具体分析复杂因素的综合判断能力。管理问题一般来说,头绪复杂,因素众多,情况多变,具有随机性。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西蒙所说:“愈往高层,领导人就无法找到符合决策的明确程序,这就往往要依靠高级管理人员本身的经验、判断力、直觉和创造力。”管理人才的管理艺术,就象机器中的润滑油,管理艺术水平高,机器就能加速运转,管理者处理问题才能“游刃自如”。
管理人才的管理艺术,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技能。
1、管理者要有高目标。目标是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达到的目的。只有管理者的不断追求,人类社会才能进步,企业才能充满生机。反之,如果在企业中以低标准要求,一味的迁就部分职工的落后意识,职工到后来也未必对工作、对企业、对管理者感到满意。这样,企业的发展将会阻力重重、运转僵化、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只有管理者敢于对企业制定高目标,企业、职工才会感到有压力。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这种动力就能驱使企业上下一心,不断创新,以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确定目标是一门科学。本文所说的高目标,并不是说目标定的越大、越高就是高目标。而是说所定的目标是在建立数学模型基础之上,作了可行性研究之后的高目标。人们常把目标比喻为桃子,那么目标的确定以什么为最好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的目标为最好的目标。这就是本文所说的高目标。有了高目标这只是第一步,要把实现高目标贯穿于一切管理活动之中,才是管理者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才最能表现出管理人才的管理艺术。首先,要宣传目标,要让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知道实现目标将会给国家、集体和个人带来好处;知道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和困难;并找到克服这些困难的途径。只有广泛地宣传目标,才能使企业的每个成员,头脑清醒,增强信心。同时,增强企业主人翁责任感。其次,要分解目标,目标确定后,还要层层分解,直至分解到每个职工,这是实现目标的重要环节。
2、管理者要抓住时机。时机不是随时随地都有的。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善于发现时机,而且要善于创造时机,抓住时机,为自己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假如一个新的管理者上任,如果资历较深,通常上级都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下级则一般持怀疑观望的态度,这时,应选择企业发展中最大的大问题,大刀阔斧地作出比较正确的客观的处理,打开局面。如果你是一个比较年轻、资历较浅的管理者,则应采取迂回的策略。因为一开始就在企业内部大抓整顿,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也可能是暂时的。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下,机构还会增加,减下去的人员还可能调上来,不合理的现象又会慢慢合理。在这同时,一种不服气的,曾涉及切身利益受损害的人,不满情绪也可能悄悄的滋长,这将成为你今后长期工作的“不安定因素”。
在上级支持的热度下降后,企业如再发生新的问题时,就会出现上下齐发,内外交困的被动局面。因此,资历较浅,年龄较轻的企业领导,应先做些外部的宣传工作,同时完成一些企业急需而且又能给各方面带来利益的,不涉及或少涉及部分群众利益关系的事情。站稳脚根,取得上级和领导的支持,让他们觉得你是能办事情的,从而使自己在企业内部树立起一定的影响,让群众有一个适应“缓冲”的过程。这时,再回过头来一项项地,扎扎实实地抓不合理现象的整顿,效果就会好一些。当然,各个管理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外界条件等不同,效果自然也有所不同,特别是你所管理的企业如果面临生存危机时,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此外,新任领导还应注意避免对前任的议论。一般来说,前任工作无论好坏,总有一部分群众贬低前任的议论会使新任领导一开始就失去这一部分人的支持。如果在今后难免某些方面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时,就会自食其言或授人以柄。如果在有可能或必要的情况下,应该帮前任说些好话,让群众体谅前任领导的一些难处,让群众用事实来作比较。更重要的是,应悄悄地、冷静的总结前任的长处与不足,作为经验教训,难免重蹈复辙。
3、管理者要注意选择多变的工作方法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管理者的工作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是最为复杂的艺术。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问题。现代管理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是人,对人的管理,中心是如何发挥人的作用,取得上级的支持和同级的配合。管理者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同样要涉及到人。世界上没有千篇一律的人,人都具有可塑性,关键在于管理者怎样适时适地用不同的方法,让被管理的人充分发挥作用。对各种各样年龄脾性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批评表扬的方法。日本有一本管理书籍上曾介绍说,经理可以当众训斥中层管理人员,这样让工人觉得中层管理人员和他们一样也有难处,从而使工人对他们的直接管理者赋予一定的同情心,在思想感情上比较融合,中层管理人员直接实施管理办法就比较容易被接受了。这就是一种管理方法。在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对环境条件也应该引起重视。
在人的管理中,还有一个易被管理者忽视的问题,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问题。本人在调查企业职工思想状况时,深感干群之间、干部之间、群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变化。如在了解干部和工人的关系同文化大革命以前相比如何?普遍回答是:不如以前。而问到工人同工程技术人员的关系怎样?普遍回答是:一般。当问到工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时,普遍回答是:好。这些相互关系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呢?通过调查了解到其中的一条原因是人为的作用和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在企业的一些场合,如医务室、门卫值班室、厕所、饭厅等地方,常常是人们传播消息的“信息中心”。有的人因对领导对工作不满时,极易在这里寻找到“知音”,使“鸡毛大点事”在这里变成了“鸡飞出去了”,“兵营式”的集体宿舍,门对门,户对户的居住环境,形成了人们工余相对集中的场所,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在一起说七道八。有的从各方面同干部比较,结果越比越气,隔阂越来越多,相互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明显了。所以,一些场所无聊的议论,虽然有助于发现问题,但更多的还是容易引起干群之间的不团结和给管理者本身增添麻烦,使得管理者要花相当一部分精力去应对外界的干扰,不能集中精力去抓大事。作为一个真正的管理人才就应用较为敏锐的听觉和视觉触摸对这些议论,用企业家的气概和胆量,占领这些议论点,使这些议论中心变成“企业生产新闻发布会”,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集思广益的环境,比如着名企业家马胜利创造的“生日餐”,就是占领饭厅信息传播中心的一种好办法,这种“生日餐”的作用还使干群之间的隔阂得到了消除,增强了干部之间的团结。马胜利的这种创造,正在被其它管理者接受和运用。其实,这种创造也是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引进的。
只要我们的管理者注意创造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好环境,企业的生产效益就会蒸蒸日上。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结合。说它是科学,因为它是有客观规律的。但是,它同时还是一门艺术,是有技术和方法的,管理作为科学是来源于管理艺术的只有在大量的管理艺术中,精选出比较稳定的、规范化的、并被实践反复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才称其为科学。管理艺术又是发展的,它还被外界多种因素制约着。因此,管理人才必须适应现代化的生产规律和经济形势变化的要求,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把对管理的艺术性的研究和运用,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管理人才的个人形象形象,即形状相貌。
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和姿态。本文所说的管理人才的个人形象,不是专指管理者的形状相貌,而且包括管理者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和风度。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群众对管理者的信任程度,也容易对被管理者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作为一个管理者,应树立什么样的形象?
本文以为有三点是必须做到的:
1、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模式的转换,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更新已迫在眉睫。并成为今后我国经济振兴的基础,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过程中,企业的中心任务是搞活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管理人才应是能够广泛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为群众排忧接难的当家人,是能够事实求是,不图名利,不尚空谈,敢于承担责任的经营者;并具有能够容纳人才、礼贤下士的宽阔胸怀;还具有勤勉朴素、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机动沉着、刚柔兼具、遇事冷静的个性。一般情况下,管理人才应该为人师表,要以高尚的品德情操赢得群众的信赖。管理人才的素质,也包括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并把学到的各种知识恰到好处的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去。管理人才个人的修养和性格,常常在他所领导的企业实践中表现出来。管理人才的性格要开朗、活泼、乐观、耿直,必要时最好还有点幽默,狂妄自大的人,决不会成为合格的管理人才。对于一个管理人才来说,还需要具有坚韧不拔的性格,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在生存和发展,必然要求管理者精明能干,思维敏捷,善于审时度势,敢于拍板决断的大将风格。决不能畏首畏尾,急躁冒进,因为,事业常成于坚韧,毁于急躁。
2、管理者要注意仪表修饰。谈到管理者的仪表修饰,人们往往以为这与管理风马牛不相及。孰不知,管理者的仪表修饰,恰巧表现出他对企业管理的精心程度。多年来,由于小生产者的习惯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管理中,一直奉行一种将就,随和的方法。许多人养成了不甚讲究,乐于将就的习惯,这种习惯渗透的企业生产过程中,则形成了一种潜在的,不被人意识的势力,几乎席卷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蔓延成一种可怕的痼疾,它加剧了低水平、低质量、低效益、低效率……。如在思想教育方面,总讲我们还“一穷二白”,又讲“不要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似乎穷将就就是无产阶级本色,只有资产阶级才是“讲究”的,孰不知,爱美是人的天性,在经济条件许可甚至可以超越一点的情况下,“讲究”也是可以刺激人们的追求、开拓和发展精神的。在企业中,管理者应该从自己的服饰上开始做起。穿的美一些,整洁一点,讲究风度仪表,注意修饰自己的形象,在自己管理的范围内,带头并树立起“讲究”的风气。以期引起人们对生产、管理工作中一丝不苟,处处注意,严格要求的好作风。
3、管理人才应成为群众可信赖的人。信赖,简单的说,就是让群众感到他们的管理者是他们的支柱、靠山,全权代表和严厉的师长。作为管理人才应在群众的心目中,努力保持着一定的魅力和吸引力,要有向群众显示自己才能的实力,使群众感到管理者是他们崇拜的“领导偶像”。如果做到了这些,那么,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和风险,群众也不会退却,相反还会与管理者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其企业就会兴旺发达。那种粘粘糊糊的性格,莫衷一是的态度,随波逐流的作风是一个管理人才最忌讳的。这将使企业职工丧失信心,使企业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导致人心向背。由于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管理人才就是这门综合艺术的实践者和推行者。当前,增强企业活力,搞活企业经济,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这种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企业管理人员所提出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甚至是严峻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就是对管理者所提出的挑战。要迎接这种挑战,管理者就应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人才。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