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8 15:15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我自幼很佩服父亲的文章,他那质朴、通俗、易懂的风格,让人看了舒服,我的摄影作品也追求这种风格。”郭沫若之子郭博曾这样说。《上海光影(1980-1999)——郭博摄影作品精选》首发仪式在上海市民政局举行,摄影集收录的200多幅黑白照片以朴素的镜头为上海保留了一份视觉文献资料和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的记忆。年近九旬、身为建筑学家的郭博做出决定,将他一生拍摄的2万余张照片(含底片)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收藏。
从那些气氛平和的照片来看,郭博迷恋的不仅是生活和建筑的细枝末节,还有充满故事和让观者似曾相识的市井生活。在他的镜头之下,那些古老的民居和长年居住其中的老百姓一样活色生香,风格鲜明的石库门门廊和错落有致的建筑结构,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变迁。
1955年从日本回国后,郭博被派到当时新开张的上海设计公司,忙碌的每一天使得二十年的岁月如同转眼一瞬,“当时有种说法叫做‘自我解放’,为了不丧失自主性,我决定将摄影投入我的生活之中。”郭博曾将他的拍摄过程形容为像狗寻找猎物般徘徊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之中,不仅动用视觉,还用听觉和嗅觉来抓取人间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上海的那些景观如苏州河、长江口,连同那些缀满沿岸的纺织厂、化纤厂、药剂厂、造纸厂,以及它们排放的废渣、废水一起成为了黑白照片中的主角。当时的苏州河被称为“黑河”,也是上海的“母亲河”,“透过那飘着恶臭的黑水的反光,对岸的景色朦胧可见,换一个角度,却还入画。” 这本摄影集收集了大量拍摄于1980年代的照片,在同类的影集中较为罕见。郭博曾说过摄影是他逃避现实的一个手段,但摄影也使他更接近了生活与现实。那些“西唐家弄某段”、“南市区杨家栅街某弄”、“生义码头街”、“大沽路弄堂口”里提着马桶的老阿妈、穿着小裤衩的小男孩、卷着卷发器洗衣服的年轻姑娘、在街边卖茶水的老伯,所有的黑白影像都充满氤氲的、拥挤的、杂乱的市井气息,并足够真实。
这本摄影集分为“老弄堂”、“市井人生”、“消失的民居”和“苏州河”四个部分。仔细观察郭老的作品,他很少只拍纯粹的生活场景,建筑往往成为故事中的重要角色,因为郭博是建筑师,他更为精通的专业是建筑设计,毕业于京都大学建筑学科的他在31岁时就获得了日本一级建筑师资格。1955年,郭博在父亲的召唤下回到了中国,并进入上海建工局设计公司工作。多年来,郭博参与了不少上海市的市政规划与设计,为上海市设计出了许多而今正屹立于浦江两岸的经典建筑,如上海著名的希尔顿大饭店就是他的代表作。所以,建筑顺其自然地成为他特别喜爱的题材,照片中的一幢幢建筑、一条条老弄堂、一片片民居都刻印了时代和人们生活的印迹。据统计,从1975年到1989年近15年间,他共拍了6万余张照片。
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高架与高速道路的建设使得沿街的景色焕然一“变”,在《上海光影》的前言中,郭博说到:“这就是都市的新陈代谢。老建筑在这一代谢中豪不容赦地被推倒。作为一个设计者,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至少在它们临终前为它们留下一张遗影,逐渐成了我的一种使命感。”郭博是个谦虚的人,并自认为他的照片只不过是记录照片而已,因为没有余力余兴来拍一些所谓有趣生动的照片了,他曾对人们说:“一个摄影家在他的一生能有30张照片得到社会的认可就是一流的了。我在离开这个世界时,如果也能有30张照片留下来,就是达到了我的意愿。” 而他所默默记录下来的这些照片,尤其是与建筑融为一体的普通百姓的市井生活,的确能让观者毫无抵触地步入其中,体验或回忆每一张照片之中的那个年代。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