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交通工程 > 正文

高架道路汽车火灾特点及应对方法

2010-04-21 09:32    【  【打印】【我要纠错】

  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经济迅猛发展。继内环高架上世纪末建成使用以来,一条条外环高架道路也相继建成通车。经济促成高等级道路的建成,便利发达的交通也进一步推动了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在其带来城市高效率的同时,不可避免的是高架道路汽车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给单位及个人的经济和生命财产带来愈高的危害风险指数。高架道路汽车火灾往往发生突然、发展迅速、燃烧猛烈,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一、高架道路汽车火灾的特点

  (一)发生突然,发展迅速,火灾初期过程短

  高架道路汽车火灾无论是交通事故、撞车导致油箱破裂发生火灾,还是车辆自身故障发生火灾,一般都是在车辆高速行驶中,火灾发生带有突然性。前者是撞车紧接起火,后者当司机发现车辆着火到将车速达120—160公里/小时的汽车停下来,在风速和时间的双重影响下,火势早已进入猛烈阶段。

  (二)燃烧猛、蔓延快

  高架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大多属中、高档,所用油品质量高、闪点低。汽车在油路、电路、机械传动作用下高速运转,轮胎与地面摩擦温度很高。加之车箱内易燃物多,高架道路空间开敞,与空气接触充分,一旦发生火灾,受风速影响,其燃烧之猛、蔓延之快可想而知。

  (三)火灾与交通事故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剧了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高架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车速快,一遇发生火灾或机械故障若司机处置不当(有时来不及处置),往往发生追尾撞车,最常见的情况是,追尾汽车将被撞车的油箱穿透致使油箱破裂(实验表明:当两辆相撞车辆的速度差达到56公里/小时,油箱就会破裂),汽油立即被引燃,同时毁坏的油箱油喷溅到被撞车内部和追尾车上,甚至通过追尾车被撞坏的玻璃喷溅到其驾驶室内,致使火灾快速蔓延燃烧。事故中车辆变形、车门难以打开,给救援带来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四)扑救难度大

  高架道路多为封闭式,当事故发生时都必然伴随着交通堵塞,救援车辆难以到达现场。其次高架道路不像地面设施有室外消火栓及市政供水管道,基本须靠消防车自身供水作战,因此水源供给上有一定难度。再者受高架道路宽度限制,灭火战斗展开在空间上有一定困难。

  二、扑救高架道路汽车火灾的对策

  (一)就近出动消防车,缩短到达火场的时间。

  对全封闭的高架道路而言,没有室外消火栓,没有天然水池,最早出水就是第一出动受到消防车上的水。高架道路都分了不同的地段,但各地地段的长度不一。因此,不能死板地拘泥于哪个地段的消防队去灭火,而应从整体上予以考虑。消防部队内部应加强联系、协作、配合,确定距火场最近的消防队作为第一出动以缩短到达火场的时间,争取早出水,尽快扑灭火灾。

  (二)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占领有利位置

  高架道路是全封闭单向行驶,消防车赶赴火场时应选择火灾发生路段的另一侧进行即优先考虑逆向行驶行车路线,这样可以避免因事故而造成的道路交通拥堵,消防车无法到达事故现场。

  同时,也可主动调动事故现场反向的消防中队围堤已出动,为快速处置赢得时间。

  (三)迅速疏散、抢救被困人员

  当多辆车相撞发生火灾时,车身变形、车门损坏常造成驾驶室及乘员室内人员无法脱身(被卡或被压),参战人员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可在喷雾水流保护下利用社会救援车辆、切割器等设备尽快救出被困人员。

  (四)控制火势扩大、尽快扑灭火灾

  对高架道路汽车火灾,同样应本着“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考虑水源受限制要争取速战速决。对较大的火场要注意控制火势,保护未燃车辆,主要是对车辆的油箱、轮胎利用水流泠却。如于燃油外泄造成地面流淌火,则可利用沙或道路隔离栏上绿化盆栽土实施围堵。灭火中在水枪的使用上,担任控制和进攻的水枪应以直流水枪为主。

  三、灭火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高架道路发生汽车火灾,一定要注意调集公安交警、交通、医疗救护等方面力量到场。

  (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伤员。

  (三)灭火是要注意风向和地形。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