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人社厅发[2008]75号)和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09年度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职业水平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09]68号)精神,为做好我省2009年度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职业水平考试考务工作,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时间、科目及考点设置
4月11日上午:8:30—11:30宏观经济政策
下午:2:00—5:00投资建设项目决策
4月12日上午:8:30—11:30投资建设项目组织
下午:2:00—5:00投资建设项目实施
本次考试考点统一设在郑州市区。
二、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首职业道德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参加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
(一)取得工程技术、工程经济或工程管理类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投资建设项目专业管理工作满10年。
(二)取得工程技术、工程经济或工程管理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投资建设项目专业管理工作满8年。
(三)取得工程技术、工程经济或工程管理类硕士学位,从事投资建设项目专业管理工作满5年。
(四)取得工程技术、工程经济或工程管理类博士学位,从事投资建设项目专业管理工作满3年。
(五)取得非工程技术、工程经济或工程管理类专业学历或学位,其从事投资建设项目专业管理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
三、获得执业资格的条件
根据规定,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考试设《宏观经济政策》《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投资建设项目组织》、《投资建设项目实施》4个科目。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职业水平证书》。
四、报名办法
报名采用个人打印填写资格考试报名表,计算机管理的办法。手工填写的报名表不予受理。
各省辖市符合条件的报考人员,由本人打印填写《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职业水平考试报名表》(附件1,以下称《报名表》)一式两份,所在单位同意,经所在省辖市人事考试部门资格审查合格后,由所在省辖市人事考试部门汇总、打印填写《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职业水平考试汇总审批表》(附件2,以下称《汇总审批表》)。各省辖市人事考试中心将《报名表》、《汇总审批表》一份(另一份各市留存)和信息软盘,在规定时间内报省人事考试中心。
省直驻郑副厅级以上单位符合条件的报考人员,由本人打印填写《报名表》一式两份,经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同意,由主管部门汇总后,携带《报名表》和《汇总审批表》到省人事考试中心进行资格审查并办理报名手续。
中央驻豫单位按属地原则报名参加考试。
实行人事代理单位(或个人)的考试报名工作,由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中心(机构)负责。
报考人员需交验本人身份证、学历毕业证、从事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经历证明及近期同底版一寸正面免冠照片四张(分别贴在两张报名表上)。
按照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关于投资建设项目管理职业水平考试收费项目及标准等有关问题的批复》(豫财办综[2007]4号)的规定,每人收考试报名费10元,《宏观经济政策》、《投资建设项目组织》两科目每人每科50元,《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投资建设项目实施》两科目每人每科60元。
五、报名工作日程安排
2009年2月16日至2月20日全省统一报名,逾期不再办理。
2009年 2月24日前,各省辖市人事考试中心将报名材料报省人事考试中心。省直各单位2月20日前到省人事考试中心报名。
4月上旬开始核发准考证。
六、注意事项
(一)各市、各部门在组织报名时,要严格按照报名条件,把好资格审查关,由于今年报名时间晚,为了不影响预定试卷,请各市务必于2月24日前将报名材料报省考试中心。
(二)档案号是滚动管理的依据,考生一定要记好自己的档案号,以备下年度报考时使用。
(三)考生应考时,必须携带身份证、准考证、黑色墨水笔、2B铅笔、橡皮和无声无文本编程功能的计算器,其它物品一律不得携带。
(四)《宏观经济政策》、《投资建设项目组织》两科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投资建设项目实施》为主、客观题混合试卷,在专用答题卡上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卡规定的题号和区域内作答。
(五)坚持政务公开,全省考生可通过河南人事考试网 (http://www.hnrsks.com)查询考试成绩。
(六)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要严格贯彻按属地报名的原则,任何人不得跨市、跨单位报名考试,违者一律取消其报考资格和考试成绩,并追究报考者和准予地区或单位当事人的责任。
(七)其他考务有关工作,执行《考务工作细则》有关规定。
附件:
河南省人事考试中心
二00九年二月九日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