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安全评价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安全评价师考试辅导:煤矿瓦斯爆炸的风险评价(二)

2010-09-14 09:40 来源:来源于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2.2.1系统不安全系数K的确定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不安全系数应该是人、机、环境的不安全系数的交集,本应按照概率论的方法去计算,但为简便起见,现采用下面的方法去估算K,即:

  K=(P1+P2+P3)/3 

  式中P1—人的不安全系数;

  P2—机的不安全系数;

  P3—环境的不安全系数。

  (1)系统的不安全系数具有模糊性。瓦斯爆炸破坏性很强,事故现场难以保护,因此历次事故的真正原因不是很准确;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对设备故障率未作系统分析,很难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因此瓦斯爆炸基本事件具有模糊性。也就是说人、机、环境的不安全系数具有模糊性。所以,我们可对某煤矿的人、机、环境的不安全系数作自然语言判断,然后采用特尔斐(Delphi)法将这些自然语言数字化,得到人、机、环境的不安全系数P1、P2、P3.对一基本事件的的危险程度,我们可用自然语言集A={严重,中等,一般}中的一个值表示。根据特尔斐(Delphi)方法,我们将自然语言集A大致映射成相应的数值集C={0.6,0.3,0.1}.(2)对人、机、环境的不安全系数P, ‘PI ’P3的评估方法。

  对人的因素进行评价时,主要对人的素质进行评估。评估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领导安全意识及管理者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情况;②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水平;③对安全技术、安全教育的资金投入情况;④安全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⑤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⑥职工自救能力;⑦安全部门的职能是否得到有效发挥。

  对机的不安全状态因素分析。导致瓦斯爆炸的机的因素很多,评估时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①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②生产设备安全可靠性;③仪器仪表完好率及安全可靠性;④瓦斯监测系统及其有效性;⑤电气防爆及防静电能力;⑥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⑦安全投入资金的多少。

  对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因素分析。导致瓦斯爆炸的环境因素比较复杂,评估时主要参照以下几个方面:①瓦斯的抽放情况;②作业场所的温度湿度;③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浓度;④作业场所的风速、风量;⑤作业场所的安全出口;⑥地质构造情况;⑦消防管路情况;⑧防爆、隔爆设施的情况。

  通过上面的评估标准,我们可以给出人、机、环境的不安全程度的自然语言,从而得出P1 ,P2,P3的值,继而我们可算出系统不安全系数K的值。

  2.2.2系统的风险度D的估算

  风险度的值为事故概率与事故后果的乘积,由于煤矿生产系统中与生产安全有关的因素较多,本文中风险度的计算采用格雷哈母提出的LE C法,即:

  D=LEC (3式中D—风险度;

  L—发生事故的概率;

  E—作业场所人员密度;

  C—事故严重度。

  (1)发生事故概率L的确定。确定发生事故的概率时,为简化评价过程,可采取半定量方法。首先对导致瓦斯积聚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引燃瓦斯爆炸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根据瓦斯爆炸的条件,氧气浓度的因素在井下各作业地点是满足要求的,评估时可不予考虑。综合以上两种可能因素得到10种有效的组合方式,然后按照不同组合方式的可能性给予不同的指标。

  (2)作业场所人员密度E的确定。

  根据作业场所人员的多少,给予E不同的值。

  (3)事故严重度C的确定。

  瓦斯爆炸的后果是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和通风设施损坏及巷道的垮塌。为简化计算,对C值不再分级,取值为1.

  3、结论

  在矿井瓦斯爆炸研究中,建立定量的分析模型,对矿井瓦斯爆炸进行定量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量化矿井瓦斯爆炸的可能性,为防止瓦斯爆炸提供量化指标。并可以对瓦斯爆炸发生的原因作出明确的认定,从而进行积极的预防和监控。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