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监理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复习指导:利用隧道弃渣填筑路堤和加工人工砂探讨(1)

2010-09-14 14:43 来源:来源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工程建设监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智力密集型的社会化、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实践证明,在建设领域,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正是实现两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是搞好工程建设的客观需要。

  1993年5月在天津召开的第五次全国建设监理工作会议上,建设部提出建设监理从1996年开始进入全面实行阶段,到20世纪末,争取达到产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程度。

  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推行社会监理制度已逾10年,其效益得到广泛肯定。然而,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并非纯粹的“社会监理制”,而是一种混合型的监理模式,这种模式是利是弊?本文将对此予以剖析,愿与同行探讨。

  1.混合型监理的表现形式及其存在的根源

  混合型监理模式,即业主或建设单位(以下统称为建设方)与社会监理单位相结合进行监理的模式。建设方可能是官员,也可能是投资者。其具体表现为: 

  ① 建设方自行组建总监办公室或总监代表处一般附属于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工程建设指挥部。或者只不过是指挥部的一个职能部门,而分管合同段的驻地监理办公室则委托专业性的杜会监理单位 组建; 

  ② 杜会监理单位承担或只承担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理、进度监理、费用监理和合同管理,由建设方组建的总监办公室保留最终审批权; 

  ③ 建设方办事机构中仍设置较庞大的管理部门,并派出人员直接参与现场监督或监理工作,驻地监理服从各级指挥部和建设方指派的监理机构和人员的指导,社会监理基本从属于建设方。

  这种混合型监理模式从根本上讲与工程建设监理的本质内涵不同,监理方不具备FIDIC合同条款所规定的独立性、公正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体现建设方自行管理工程的模式。

  由于建设方的现场管理人员(指挥部人员)及其所派监理人员大都从当地交通部门抽调,与有些承包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不能严格按合同文件(含技术范围)办事,因而监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就难以做到。

  这种模式之所以普遍存在,究其根源主要有:第一,监理人员综合水平还不高。监理人员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既有深厚的技术知识,又有相应的经济、法律知识,善于进行合同管理。然而,现阶段监理人员的综合水平还不高,信誉、地位也不高。目前,监理人员的一个共同弱点是都比较缺乏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综合水平不高决定着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具备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并成为工程活动核心的能力,不能够完全让建设方放心。

  第二,建设方还不习惯利用高智能密集、专业化的咨询服务,不适应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要求。

  第三,业主项目法人责任制未积极有效地落实。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业主应当是独立自主的项目法人,拥有建设管理权力,对工程的功能、质量、进度和投资负责。但许多地方并没有积极推行业主项目法人责任制,或没有给“业主”下放建设管理的全部权力。这样的“业主”,当然责任不大,因而,他并非觉得需要将工程项目建设委托社会监理单位实施监理。但为了立项,又不得不遵照有关规定委托监理,于是便采取混合型监理模式。

  第四,建设方对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认识有偏差。监理方式的采用一般由建设方决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他们习惯于亲自出马,不愿“大权旁落”,尤其不能将费用、进度监控等权力委托出去;认为社会监理人员毕竟是“外人”,是“雇员”,是技术人员,只能执行领导的决定、指示,不能接受建设方、承包方、监理方“三足鼎立”的局面;认为社会监理不能独立执行监理业务,必须加强监督,因而必须直接参与现场管理。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