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8 11:06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近日在互联网上看到一条消息,题为《1美元的别墅在美国随处可见》,文中说:
"由于政府疏于对房产市场的监控,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了金融危机,.....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商破产、失业率增加,美国银行的放贷无法偿还,银行相继倒闭,一些被收回的抵押住房二次流入市场,造成房价的急剧下跌,标价1美元—5万美元的别墅随处可见。"
由于标题醒目,这条新闻被国内众多网站、博客纷纷转载,据某搜索网站统计,相关新闻竞多达16000条!网上的统计不见得准确,但也足以说明此新闻被广为转载或引用的次数十分惊人。联想到不久前也有一条新闻,称位于美国底特律市的一幢两层住宅只卖1美元,国内媒体也广为报道,不亦乐乎。
在此,笔者不禁发问:亲爱的读者,在美国1美元买一栋别墅,你信吗?
当今,有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谋取不当利益,不惜给一些新闻灌水加料,添油加醋。更有甚者,道听途说,凭空捏造新闻,极为可恶。也有一些媒体,对某些新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夸大其词,把绿豆芝麻吹嘘成了喜玛拉雅山,害人不浅。
比如,在美国1美元买一栋别墅的新闻,虽然美国确有一些住宅拍卖1美元,且有图为证,但媒体报道并没有说明,购买这样的住宅还有别的许多费用。事实上,这些低价住宅的背后都隐藏着很多另外的费用和问题,如每年仍需缴纳数千至数万美元房地产税,需要花数万美元购置房屋内部取暖、制冷及厨房等设备,还要安装防盗装置。太破旧的房屋还得重新装修或拆房重建,方可入住,这样花费会更大。至于低价屋周围治安是否恶劣,小偷会不会频频光顾,等等,都值得注意。仅以"在美国1美元买一栋别墅"为题大事宣扬,这是对读者不负责任的误导。说"1美元的别墅在美国随处可见",更是过分渲染。
笔者生活在美国,所知事实並非如此,倒是知道不少购买低价房上当受骗之事。纽约一位新移民,月前抢先在拍卖会买到一栋银行拍卖的三层楼房,价值约50万美元只标价20万,太便宜了。新移民在拍买中出价30万美元夺标,他没细看卖买合约,当即付5万美元定金成交,他以为捡到宝,大喜过望,美得合不拢嘴。回到家细看合约,一行小字写道:"此房屋前屋主尚欠有39万美元债务由买主承担,如买主违约压金5万美元不退还。"也就是说,标价20万的这栋楼,他要付69万美无才到手。这下他被气得快疯了,只好退房,白白损失了5万美元,买了个教训。
随着中美两国交往增多,报道美国各种新闻也增多了,这是好事。美国自我标榜新闻自由,但各种假新闻也常借"新闻自由"之便泛滥成灾。一些下三流的美国小报,不时会制造出一些耸人听闻的假新闻,以增加报纸销量及广告收入。就连一些严肃的美国大报,偶尔也会登出一些很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前些年"医生操刀换人头","大活人肾脏被偷"等爆炸性新闻,都是美国假新闻的杰作。许多类似的美国假新闻,常常因国内媒体没有认真地进行甄别就广为转载,实在令人遗憾。
应该肯定,国内媒体总体上看进步显著,虚假新闻少了。但也应该看到,某些网络媒体由于缺乏相对严格的规范和制度,致使虚假新闻信息泛滥。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媒体对国内虚假新闻严格把关,对国外那些离奇出格的新闻却大开方便之门。明知有假,却借口“事在国外,难以查证”,给绿灯放行。必须指出,无论国内国外,虚假新闻一样危害读者,均应禁止。但愿包括网络在内的国内媒体,加強把关,别再让那些耸人听闻的虚假新闻轻易登堂入室。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