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施工组织 > 道桥工程 > 正文
2010-08-05 14:40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第四章 涵洞的施工方案和方法
第一节 施工技术方案
一、涵洞基坑开挖
(一)基坑开挖前,应按施工要求放出开挖控制桩,并洒出开挖控制灰线。开挖控制桩布设时应考虑基础支模工作面,一般以50cm为宜。基坑采用挖掘机分层开挖,人工配合清底与整修坑壁。涵洞开挖应预留20~30cm厚度用人工予以整修。在基坑开挖时,应据土质情况按一定坡度进行放坡。
放坡坡度根据现场地质,地下水及坑顶有无动静载等情况,按施工规范要求选定。当土质较差时,开挖中应采取必要的支挡措施,防止基坑边坡坍塌和滑坡,开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支撑变化情况,防止支撑失稳破坏。当开挖时有硬质岩石无法使用机械开挖时,可根据岩石特性(硬度,整体性,风化情况等),采用人工风镐或浅孔松动爆破开挖。基坑开挖时严禁超挖。
(二)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跟进测量工作面高程,对于要求起拱的涵洞应根据调整后的高程控制基底标高。当到达人工清底标高(一般距基底30cm)时,停止机械挖掘施工,进行人工清底整平。对于基础有台阶的涵洞,应注意按高差留出台阶。到达设计基底标高时,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原土夯实、平整,基底的虚碴及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基底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检测符合要求时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三)当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单位批准采取必要的措施(换填砂砾,重锤夯实)等。地基处理后其基本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四)地基换填施工要求在基底无水的情况下方可进行,采用分层压实法,分层厚度不大于20cm,压实遍数通过试压确定,压实度每层不小于95%.施工时使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静压1~2遍,振压3~4遍,时速控制在2~3km/h,待检测符合要求后,再填筑上层。当地形条件无法使用大型机具时,可使用小型夯实设备(如蛙式夯等),但压实度必须满足要求。换填使用的砂及碎石均要符合规范要求。
(五)根据设计文件,当基坑开挖可能遇水时,必须采取井点降水及相应的排水措施,保证开挖过程中工作面无水、无淤泥。
二、钢筋
(一)钢筋规格、型号,加工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除锈应在绑扎前完成。用于安装的钢筋应保证钢筋表面无锈迹,无油污。
(二)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采用焊接接头,在接头处的35d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不得大于该截面钢筋截面积的50%.双面搭接焊的有效焊缝长度不小于5d,单面搭接焊的有效焊缝长度不小于10d.焊缝宽度不小于0.8d,深度不小于0.3d.被搭接的两根钢筋端头应做15°预弯,保证焊接成型后两者轴线一致。不得烧伤钢筋,焊渣清理干净、焊缝饱满。二级钢筋应选用502以上的焊条施焊。
(三)钢筋绑扎时的位置,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应牢固,避免与模板隔离剂接触。同时应加足够的垫块,以留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三、模板
(一)模板采用钢模板和木模板相结合。模板要具有足够刚度和平整度,加固必须牢固,当内外模板需设拉杆时,须使用PVC套管,拆模后应抽出拉杆。
(二)模板支设前,先行核对测量放线点的位置和高程,检查无误后,跟据控制点拉出支模控制线或弹出墨线,作为模板支设的依据。
(三)模板支设过程中,注意控制模板的垂直度,对于墙身外模,在拉线时就应控制好坡度。
(四)砼浇筑前,应封闭模板缝,防止漏浆。同时,对模板内侧涂刷脱模剂,要求满布均匀。在模板上标好标高控制线,作为混凝土浇注控制上部高程的依据。
四、混凝土浇筑
(一)所用各种材料必须严格进行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拌和采用拌和站集中搅拌,砼罐车运输到现场。
(二)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灌注自由倾落不得超过2米,否则应使用溜槽等。混凝土应分层灌注,分层振捣。每层混凝土厚度不超过30cm,在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层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的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30~50秒,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动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不宜紧靠模板振动,尽量避免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等。
(三)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因故停止一般不超过2小时,否则按施工缝处理。施工缝部位插连接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长度不小于50d,钢筋间距不大于20d,连接钢筋应插入一半露出一半。涵洞基础浇注完成后,也要与涵身接触部分按上述处理,同时表面应凿毛。
(四)混凝土浇注完成12小时必须开始进行养护,现场采用洒水覆盖养护,应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期不得小于7天。
五、盖板预制及安装
(一)盖板预制台座混凝土面应平整,无裂缝等影响盖板预制的质量缺陷。
(二)盖板模板应采用钢管可靠加固,能够保证不涨模,不变形。模板下部应铺设薄膜等隔离材料,模板涂刷隔离剂,板缝封闭。
(三)盖板钢筋应严格按下料单和设计图纸进行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时的位置,间距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避免与模板隔离剂接触。同时应注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四)盖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注意覆盖洒水养护。要求在盖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进行运输安装。盖板可使用平板车运至现场,用起重机起吊安装。
(五)盖板在安装前要逐板检查其工程质量和强度。
(六)安装时按设计设置锚栓,使盖板支承稳固,与涵台帽顶接触密实。盖板安装合格后,填封塞板缝或变形缝。
六、附属工程
(一)涵洞沉降缝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贯穿整个断面。
塞缝材料应严格按设计要求使用,填塞密实。
(二)锥坡及出入口铺砌等浆砌片石结构应注意片石选择,片石最小尺寸处厚度不小于15cm,无风化且强度达标。在使用前要用水冲洗干净。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的施工工艺,砂浆饱满、密实,砌缝相互错开。砌体外露面应平整,勾缝均匀美观。
(三)涵洞盖板的防水层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施作,边墙外侧采用粘土或其他不透水土壤做成15~20cm厚通长保护层,确保不渗、不漏。
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基础
因体积较大,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热工计算,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高温季节施工时应降低拌制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和水的温度,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必要时在混凝土结构体内布置温控管道,通过不断的循环冷水,从而吸收混凝土的热量,浇筑时减小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热量散发速度,防止出现温度裂缝。
加强混凝土养护,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如遇气温突降应做好保温措施;加强混凝土内部温度测量监控。
施工时充分考虑施工季节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在高温季节混凝土水平运输、垂直运输过程中塌落度均有损失,易造成泵送时间过长或堵塞现象,施工时采用冷水拌合,以控制混凝土的出仓温度,同时对混凝土运输车和泵管分别采取覆盖及降温措施,以减少混凝土水份的损失。
八、雨季施工措施
(一)项目部、施工队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分工负责防汛工作。加强对全体职工的防汛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雨季来临前做好工地和驻地的防洪排水设施。
(二)积极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当地的水文、气象物征,同时与当地气象部门签订气象服务合同,为雨季施工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三)结构物基坑开挖检验合格后,及时进行基础施工,基坑不得让雨水浸泡,如施工中遇到下雨时,要预留一定厚度土层不开挖,待雨停后,清除预留土层继续施工。
(四)落实防洪抢险器材、车辆。抢险车辆、设备平时加强维修养护,做到完好率100%。
(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制定专项预防措施,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快速施工。
(六)认真做好汛期的安全检查,主要查防汛抢险措施的落实情况,查存在隐患、查监控与管理,对发现的问题都按“三不放过”的原则,查明责任,分析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踪验证。
(七)施工时,准备充足的排水设备,基坑开挖后要及时施工基础混凝土,同时坑外设排水沟,确保基坑不受水浸泡。
(八)钢筋加工存放场搭设防雨棚,以免钢筋淋雨生锈。
(九)混凝土拌和站搭设防雨棚,砼浇筑准备防雨布,遇雨浇筑时,搭设防雨棚。
(十)水泥库建在地势较高雨水浸泡不到的地方,并设防潮层,保证水泥不受潮。
九、冬季施工安排及措施
(一)为确保工程质量,桥梁预制避开冬季施工,对在冬季施工的基础、墩身和桥面铺装做好保温工作,并编制实施细则。
(二)现场作业时,道路和高空作业要注意防滑,取暖设施防水,外加剂防冻。
(三)在冬季施工前,现场水管必须全部做好保温工作,水平管埋入地下0.5~1.0m,立管用保温材料包裹。
(四)车辆、吊机使用完毕,水箱内的水必须放掉。搅拌机抽水泵必须抽空,橡皮管内有水也应全部放掉,并将其存放好。
(五)钢筋焊接不得在温度低于-20℃操作,且应有防雪挡风措施,焊后的接头,严禁立即接触冰雪。
(六)石料不得夹有冰块、积雪。混凝土和砂浆搅拌出料后,应尽量减少运输过程,缩短混凝土从出料到入模的时间。
(七)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其两面用草帘覆盖,必要时搭设塑料暖棚或采用蒸汽养护,保证砼浇筑7d内外部温度不低于10℃。配备足够的能连续记录的温度计,设专人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并报送监理工程师。
(八)下雪时浇筑混凝土要有遮盖措施。防止模内积雪,否则严禁施工。
(九)混凝土中应加入适量的防冻剂,并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防冻剂的用量和种类,掺量必须按试验室试配确定,不得随意使用。
(十)为满足砼拌和温度,可采取对水、集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应考虑拌和及运输至成型的热量损失。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第二节 盖板涵施工工艺
盖板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
图4-1 盖板涵盖板施工工艺框图
(图见附件)
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 质量目标质量
目标是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质量具体指标:
(1)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
(2)杜绝施工重大质量事故。
(3)竣工文件做到真实可靠、规范整齐,实现一次验收交接。
第二节 质量保证措施
一、体系保证工区根据ISO9001(2000版)质量保证体系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以工区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工区、施工队二级质量管理体系,从组织保证、制度保证、思想保证、人员保证、物资设备保证、信息保证、环境保证诸方面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详见图5-1质量保证体系。
图5-1 质量保证体系
(图见附件)
二、组织保证加强工程质量的组织管理,工区设置五部二室,并成立了由工区经理任组长,总工和副经理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质量管理和工程创优领导小组。安质部设在工区,负责质量管理的日常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导工作。
工区成立相应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具体落实工区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制定实施细则,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在工作上受工区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在业务上接受安质环保部的监督指导。质量管理机构详见图5-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5-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图见附件)
三、制度保证
(一) 质量责任制度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根据技术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相应的更新和完善该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得到应有的控制。质量管理体系中,要强化质检机构,配置素质较高的质检工程师,要保证质检工程师的工作权力。要完善以质检工程师为骨干的自检体系,做到处处有检查。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隐蔽前,必须按规定报请监理单位检查签认。
强化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分项、分部工程也须在完工之时进行质量验收,不得在事后补做资料。要确保各项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建立工序交接和工序责任制度,保证质量责任的可追溯性。还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未经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按照投标书和合同的要求,制定本单位具体保证质量的办法及创优规划,开展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活动,对工程施工质量负全责。其主要职责是:
工区经理对标段范围内工程质量负主要领导责任;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内控体系,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设置专业机构,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制定质量管理实施细则,制定防止工程质量通病的方法和措施,明确责任人,严格执行和落实;
加强施工队伍管理,对职工进行质量教育和技能培训,按工程专业,持证上岗;
加强对工程原材料质量控制,按验标及时组织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质量自检,按规定认真填报有关验收记录和报表,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地整理内业资料与施工日志。我单位设置的工地试验室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检验结果必须真实、准确、,并按规定做好检验签认,保存检验资料。我单位主要技术负责人对工程质量检验资料负责。
(二)质量目标管理制度根据本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进行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每一个施工环节和施工工序等,并逐级落实到相关科室、施工队、施工班组、作业人员,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逐级签订包保责任状,使得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确保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三)质量一票否决权制度项目施工全过程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派有资质和铁路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质检工程师、质检员,负责内部质检工作,并赋予质量工程师一票否决权力。凡进入工地的所有材料、半成品、成品,质检工程师同意后才能用于工程。对工程验工,必须经过质检工程师的签认,一切需经监理签认的项目,必须经质检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上报。质检工程师、质检员以施工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为依据,行使一票否决权。
(四)质量预控制度从准备工作,技术交底,预防措施,过程监控,工序验收,质量评定,材料整理等方面实施质量预检制度,把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消灭在施工前。
(五)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制度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按三级进行,即“跟踪检测”、“复测”、“抽检”三级。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达到及时解决问题的目的,以便为验收时的质量检验打下良好基础。
(六)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制度对采购进场的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要有出厂合格证并由质检工程师组织质量、技术、物资部门及施工队的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后并请监理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各种仪器、仪表均按照计量法的规定进行标定。工区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进行监督和检查。仪器设备由试验室和相关专业指定专人管理。
(八)技术交底制度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在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功能作用及与其他分项工程的关系、施工方法、工艺和注意事项等,要求全体人员明确标准,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九)测量复核制度测量资料必须经复核无误,再报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方可用于施工,并对中线桩、水准点建立定期复测检查制度,测量与施工建立联系制度,对监控测量的数据及时反馈到施工方案中,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十)“三自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施工中认真执行“三自管理”制度。
“三自管理”即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自纠、自检、自控管理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一)坚持“五不施工”、“三不交接”、“一不计价”制度坚持“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和“一不计价”制度。“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一不计价”即:未按施工要求和施工规范施工的不计价。
(十二)“三检”制度施工中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坚持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质量保证。对工序施工现场实行标示牌管理,标明责任人、作业内容、质量要求等,作业前进行核定,作业过程中进行严格监控。
(十三)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工班、队、工区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双方签字,最终签发隐蔽工程检查证。
(十四)变更设计管理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地质变化情况,发现与设计不符的,按照建设单位制定的《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及时提出变更申请建议,邀请设计、监理、建设单位进行现场洽商并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十五)施工资料记录整理和追溯制度由工程部记录整理施工大事记和晴雨表,对甲方、监理关于工程质量的指示,包括电话、传真和书面指示分类列入工程挡案,对图片、录像按日期和地点分类入档,分管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每天记录工程日志,真实记录施工过程,杜绝写回忆录,施工班组按规定坚持填写自检记录。
施工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由分管人员负责,及时收集、整理施工原始资料,分类归档,确保数据记录真实可靠。质检工程师将全部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保存好原始资料,以备监理工程师检查时出具和竣工时随竣工文件移交。
(十六)质量事故报告制度施工中出现质量事故,班组、施工队逐级报告到工区经理,工区经理按规定以书面形式向有关单位报告,并全力做好事故的分析处理工作。
(十七)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奖罚分明,做到突出重点,分批落实,规范施工,注重实效。质量责任人全部签订责任状,并按单位的规章制度及相关法规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
(十八)坚持质量汇报会制度质检工程师必须每月开一次质量汇报会,会议由工区经理主持,质检工程师讲评质量工作进行情况,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提出改进方法指导后续工作。
四、思想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能否搞好,除了领导的决心之外,更取决于全体员工是否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是否将工程质量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是否将工程质量与集团公司的信誉、发展和生存联系在一起。项目部、工区、施工队、施工工班要通过培训、会议、标语、展板、新闻报道、评比等各种手段和活动,加强质量管理的宣传鼓动工作,不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施工队伍进场后,将分项目、分工序实施质量教育,有的放矢,做到人人明白质量要求,个个清楚质量标准。实施领导把关,做到文明施工,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贯彻到参战的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行动中。
五、人员保证工程质量实质上就是人的工作质量,项目管理体系的运行及制度的执行等均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因此,项目部、工区、施工工班在选择人员时应充分考虑工程管理和具体操作的要求,确保以岗定人,量才适用,且保证特殊岗位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六、物资设备保证工程质量离不开合格的原材料、购配件以及匹配的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物资设备采购部门、试验和工程测量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保用于工程的物资合格、施工设备精良、检验和测量设备精度满足要求。
七、信息保证建立畅通的信息处理和反馈渠道是项目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证。项目部、工区、施工队应严格执行项目管理体系文件中有关信息管理的规定,确保体系运行信息畅通。
八、环境保证
(一)加强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以及铁路局相关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在营造和谐建设环境的同时,发挥其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建立多方位的质量控制体系。
(二)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妥善处理好与驻地各级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和当地群众的关系,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以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为契机,强化现场标准化管理,做到规划统一,布局合理,材料堆放整齐,设备停放有序,道路畅通,环境整洁,文明卫生,现场无安全隐患。
九、奖罚保证为保证工程质量,我项目部根据质量管理办法和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内部责任合同,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奖罚分明。
第三节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一、蜂窝、麻面:
(一)混凝土拌制时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和有效拌和时间。
(二)混凝土的倾落高度不超过2m.
(三)分层适度捣固,避免离析发生。
(四)浇筑前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木模必须湿润,钢模必须涂刷脱模剂,拼缝严密。
二、露筋:
(一)严格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固定好钢筋垫块。
(二)钢筋较密集时,应严格按验标要求控制粗骨料粒径。
(三)浇筑混凝土时,严禁捣固棒撞击钢筋或人员踩踏钢筋。
三、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
(一)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二)水泥宜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
(三)严格控制粗、细骨料级配,必要时掺用缓凝剂、减水剂或减少(四)水泥水化热的掺合料。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的前提下,应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
(五)加强砼养护,需要时应监测砼内外部温度,并注意拆模时温差不宜大于25°。
第六章 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节 安全目标杜绝重伤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杜绝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杜绝负同等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杜绝一般环境污染事故;杜绝重大垮塌事故。
第二节 安全保证体系
一、安全管理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工区成立由工区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操作层为安检工程师、各队安全员;执行层为各相关部门及各施工队。
二、安全人员配备安质部安全人员配备部长1名、专职安全检查工程师1名。各个施工队配专职安全员3名,工班配兼职安全员2名,共同负责安全工作。
三、安全保证体系框图工区建立完整的安全保证体系,见下页图6-1.
第三节 安全保证措施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逐级成立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质安全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让他们有职有权,放手大胆去管理,严格奖惩。
二、逐级签定年度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工区对施工队,队对班组,班组对个人,层层签定责任状和保证书,形成一级保一级,一级包一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负责,责任到人,稳定安全生产。
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安全一票否决权。工区经理是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同管安全”的原则,严格执行我局“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落实本工区“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四、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安全规程操作和施工。反对违章作业和盲目蛮干,动员群众开展事故推想活动,群策群力,图6-1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图见附件)
群治群防,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教育:主人翁责任感的教育;文明施工生产,安全生产的教育;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和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坚持“三工教育”(工前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工中检查安全操作,工后讲评安全工作情况)的制度。
五、加强劳动保护,按规定配发和使用劳动保护的安全用具和用品。
搞好安全生产宣传。来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全体人员警钟长鸣。
六、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工区经理坚持每月,工程部坚持每旬,工程师坚持每天一次定期的检查,专职安全员坚持经常性检查,工班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各级检查发现问题时,必须向下级填发《安全整改通知书》,必要时填发《隐患整改指令书》,把各类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四节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所有特殊工种均应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凭证操作。
二、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安全可靠,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保证安全防护、电气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不准穿拖鞋、赤脚、赤膊、敞衣工作。上班前及班中不准饮酒。
三、涵洞施工用脚手架、模板、钢架、支架等承重结构经设计检算,所有吊装机具,钢丝绳等经常进行检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安全系数。
四、各种装吊设备正式使用前,安排试运行,合格后方可进行装吊作业,装吊作业中严禁超载。
五、操作工必须熟悉其所操作设备性能、工艺要求和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施工。
六、一切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等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或重复接地安全措施。
七、作业位置超过3m高度时,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不准穿硬底鞋。严禁投掷工具、材料等物件。
八、施工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并不得擅自拆除。
第七章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第一节 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作业活动严格控制在设计核准的用地界限和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开展,绝不随意开挖、碾压界外土地。工程施工完毕后,对原有植被进行恢复。
二、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内、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持原状;砍除树木时应事先征得所有者和建设单位的批示同意,严禁超范围砍伐。对可移植保护的,尽力采取措施进行保护性移植。
三、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安装消声器并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
钢筋加工、混凝土拌和、构件预制等场地选择尽量远离居住区。
车辆途经施工生活营地或居住区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适当控制机械布置密度,条件允许时拉开一定距离,避免机械集中形成噪音叠加。
四、在靠近村庄、学校和居住区较近的地方,对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修建隔音棚或隔音墙,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五、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尽量不安排噪音很大的机械施工。
六、施工中采取措施防止燃料、废油、沥青、污水、废料和垃圾等有害物质对河流、池塘和水库的污染,防止扬尘、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防止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七、为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对人口稠密地区的施工场地、施工道路进行洒水或采取其他措施抑尘。
八、易于引起粉尘发生的细料或松散料必须遮盖或适当洒水湿润。运输时必须用帆布、棚套及类似遮盖物覆盖;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混凝土拌和机站(场)、灰土拌和场等均必须有防尘设备等措施。
九、落实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控制施工现场的落土垃圾,并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做到沿线清洁卫生,文明施工。施工废弃物按类别分别存放并尽可能回收,不能回收的废弃物均应按批准的方法运往批准的地点处理,严禁倒入河道和农田。
十、冲洗集料污水等含有悬浮物的施工污水,必须采取过滤、沉淀等处理措施,做到达标排放。
十一、混凝土搅拌站排放的施工废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入排污系统,施工废水、废油,采用隔油池过滤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超标排放,污染周围水环境。
十二、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不外流的地表水体,不得在营地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严禁将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和渠道。
十三、污水处理采用多级沉淀池过滤沉淀,处理的工艺流程为:污水→收集系统→多级沉淀池→沉淀净化处理→排入河道。
十四、对电焊弧光的防护,除扩大工厂预制化程度外,施工地点的焊接采用围护结构阻挡电弧光,以减少对环境和人身的伤害。
十五、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沥青、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堆放应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十六、各类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清洁燃料,保证其尾气达标排放;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和维修时产生的含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应对含油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后再行排放。
十七、施工中产生的废弃土、砂、石料等,在施工期间和施工结束以后及时清理,统一收集,妥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对河道、溪流造成淤积。
第二节 水土保持措施
一、开工前,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水法》、《水土保持法》和《水资源保护法》等相关的法规、政策,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水土保持意识。
二、修建的临时工程设施不切割、阻挡地表径流排泄,不允许在临时工程附近形成新的积水洼地。
三、合理使用土地,临时工程用地尽量少用或不占用耕地,用完之后按规定要求进行复耕或绿化处理,永久用地范围内的裸露地表用植被进行覆盖,并保证其成活率。
四、不得随意破坏、占压、干扰河道、水道及既有灌溉、排水系统。
必须占压的,应首先征求主管部门同意,并且在工程完工后,要进行彻底清理,恢复原貌,防止侵占河道、压缩过水断面或淤积河道。
五、涵洞基础的弃土(碴)按设计指定的地点弃置,并作好坡脚和坡面防护,做到排水畅通,碴顶整平并还以0.5m厚原土,进行绿化或复垦,减少水土流失。
六、在农田区施工时,对既有的排灌系统加以保护,必要时新修水渠、水管等,保证排灌系统的完整性。
七、施工前应采取可靠措施保护好当地人畜饮用水资源,隧道施工排水采取清污分流,加强污水处理,避免污染水源,影响周围人畜饮水。
八、加强施工机械管理,注重日常保养,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防止油品存放和机械在使用、维修、停放时油料泄漏、渗漏,渗入地下污染水体。
九、委托具有相应监测资质的监测机构承担水土流失监测任务,并定期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监测报告。
附件下载:某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