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工艺工法 > 其他艺法 > 正文
2010-04-06 09:34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1.1 管道布置和敷设
1.1.1 管道宜在吊顶、管窿、管井内暗设或嵌墙敷设。墙内嵌装可分为直接
嵌入和加套泡沫保温管后再嵌人两种方式。管道不宜浇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
板、柱、墙内。嵌装管径不宜大于32mm,嵌墙槽的深度一般为W=管外径+20mm ,
宽度为De+40~60mm。凹槽应平整,不得有尖角等突出物。管材应首先固定在凹槽
内,液压试验合格后用1 :2 的水泥砂浆填补。
1.1.2 给水管道明装时,一般应加轻质保温材料护套,起到防止紫外线辐射
和隔热保温的作用,PEX 管在冰点以下温度时不会冻裂,但管内仍可能结冰。
1.1.3 住宅内冷热水管道。当管径De≤25mm时,可采用分水器集中供水并以
最短距离到各配水点。分水器一般应配置分水箱,其中心离地高度宜取:冷水管
为:1.0 米;热水管为:0.45米。各分路的出水管端部应安装铜质球阀或闸阀。
分水箱一般应设立在墙内,分水箱出来的PEX 管进入楼面时配用弯管卡,分
水器可以串联使用,以增加输入和输出的管路。
1.1.4 当热水管管径D ≥25mm时敷在吊顶、管井、管窿内暗管及明露管段,
宜采取保温措施。在可能受阳光照射的明装段应采取蔽光措施。
1.1.5 管道穿越楼板、屋面,穿越部位应是固定支承点,且应有严格防水措
施,管道穿越墙、梁、柱时宜设套管。
1.1.6 管道不宜穿过伸缩缝;当一定要穿越时,在穿越部位应设置防沉降或
防伸缩措施。给水管道应避开烟管、风道,并远离火源。
1.1.7 管道与热源距离不宜小于1.0m,室内明敷管道距家用灶具不得小于0.4m.
当管道与燃油、燃气等明火加热设备相连时,其连接部位应配置耐腐蚀金属材料
管件。与热水器相连时,热水器出口与管道间应有500mm 长的耐腐蚀金属管。
1.1.8 管道穿越水池,水箱的进出水管至阀门间管段,应采用耐腐蚀金属管
材。
1.1.9 设置在公共场所的给水管道,宜敷设在管道井内,当无管道井时需明
敷时,宜布置在用水量大的卫生器具的墙角、墙边或柱旁。
1.2 管道补偿和支承
1.2.1 “卫士”PEX 管的线膨胀系数比金属管道的线膨胀系数要大,在设计
过程应考虑以下补偿措施:
1.2.1.1 在安装长距离的水平管道时可采用方形补偿器或“Z ”形管段加以
补偿,也可以设置伸缩节加以补偿(一般定义:热水管道为3m,冷水管道为6m)。
1.2.1.2 长距离的水平敷设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固定支承点及滑动支承点,管
线在管卡上不能硬性固定,允许有膨胀和收缩的余地。在与支管接通的三通接头
处必须安有固定支承点,以免使支管受到横向膨胀力。
1.2.l.3 对于嵌装在墙内作暗管的管道,应考虑其在墙内的热膨胀。可以在
管道外加塑料波纹套管,也可以将暗槽加深10-20mm ,以保证墙面与管道之间有
10mm厚以上的水泥层。
1.2.2 管道因水温介质或环境温度变化,其伸缩长度应按4.2.2-1 式计算确
定:
△L=△T·L ·α(1.2.2-1 )
式中:△L 一管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伸缩长度(mm)
L 一计算管段管道长度(m )
△T 一管道计算温差(℃)
α一材料线膨胀系数(mm/m. ℃)一般取:0.15
管道的计算温差按式:1.2.2-2
△T=O.65△ts+O.1O △tg(1.2.2-2 )
式中:△ts一管道内介质温度最大变化值。(℃)
△tg—管道外介质温度最大变化值。(℃)
1.2.3 管道系统应尽量利用管道转弯,以悬臂端(自由臂)进行自然补偿。
最小自由臂长度按1.2.3-1 确定:
式中:Lz一最小自由臂长度(mm)
△L —自固定支承点起到转弯部位臂长的伸缩长度(mm)
按本规程(1.2.2-1 )公式计算。
De一计算管段的管外径(mm)
K 一材料的比例系数,一般取:K=20
注按式1.2.3-1 计算的最小自由臂长度,不宜大于11.11 表四的规定。
1.2.4 热水管道支架应复核其支撑力,并应大于管道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膨
胀力。管道膨胀力的大小可按式1.2.4 记算确定:
Fp= σR.×A (4.2.4 )
σR=α×E ×△T ×103
式中:Fp一膨胀力(N )
σR 一热应力(N/mm)
A 一管道截面积(mm2 )
△T 一使用平均温度与安装温度差值(℃)可按式1.2.2-2 确定。
E 一弹性模量(N/mm2 )(E20=800E40=600E60=400E80=300E95=250 )
1.3 管道水力计算
4.3.1 给水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可按表三确定。计算管道系统水头损失时,应
考虑阀门、流量计、龙头、水表等的压力损失。(管段局部水头损失宜按沿程水
头损失25% 计)
1.3.2 当利用表三计算管道压力损失时,应根据公式4.3.2 进行校正。
式中:δP=Pd·L ·C (1.3.2 )
δP 一管道水龙头损失(kPa );
Pd—60℃时单位长度管道水龙头损失(kPa/m );
C 一温度校正因子应按表1.3.2-l 确定;
L 一管道长度(m )
表三水头损失的温度校正因子
水温℃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95 |
修正系数 | 1.23 | 1.18 | 1.12 | 1.08 | 1.03 | 1.02 | O.98 | O.96 | 0.93 | O.90 |
2.1 一般规定
2.1.1 安装管道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2.1.1.1 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备,并经过会审。
2.1.1.2 经批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进行技术交底。
2.1.1.3 管道材料,管件及施工用具等能保证正常施工。
2.1.1.4 施工场地及施工用水,用电,材料储存等临时设施能满足正常施工
需要。
2.1.2 管道安装前施工人员应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熟悉设计图纸,施工方案
及与其它工种的配合措施。安装人员应熟悉管道的一般性能,掌握基本的操作要
点,严禁盲目施工。
2.1.3 管道安装前应对材料的外观和接头配合公差进行仔细检查,应清除管
材及管件内外的污垢和杂质,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污物污染管材、管件。
2.1.4 管材在安装前勿打开包装及切开管子的封口,严禁将管材长期暴露于
阳光下,在搬运过程中,应小心轻放,严禁剧烈撞击或挤压管材。
2.1.5 管道系统安装间断或完毕的敞口处,应随时封堵,以防止异物落人阻
塞管道。
2.1.6 对于Φ32mm以下的管子,在敷设中应充分利用它的柔性来减少管接头,
其弯曲半径一般为R ≥8De.管材的弯曲可以通过弯管卡来实现固定,也可以通过
预热的方法来增加管子的可弯曲性,但严禁用明火烘烤弯曲。
2.1.7 管道穿越楼板,屋面混凝土墙板及水箱池壁时,应按设计要求配合土
建,预留孔洞,预埋套管或管件。预留管内径一般宜比管外径大20-50mm.
2.1.8 管道穿越屋面,楼板部位,应做好严格防渗漏措施,并按下列规定施
工:
①穿越部位管段中间应加其他紧固件。
②立管安装结束,经检查无误后在板底支模,用C15 细石混凝土或M15 膨胀
水泥砂浆二次嵌缝,第一次为楼板厚度的2/3 ,待达到50% 的强度后再进行第二
次嵌缝到结构层面。
③楼面面层施工结束,在管道周围应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高度大于等于20mm,
宽度大于等于25mm的阻水圈,或在及土建施工时加设U-pvc 被纹套管,套管应嵌
在楼板整浇层或找平层内,但不得贯穿楼板,套管应高于最终完成面50mm。
④穿越混凝土板墙应预埋钢制套管,穿越水池水箱壁应预埋耐腐蚀金属套管,
管道安装结束,在穿越部位的中部,宜用防水胶泥嵌实,宽度不小于50mm。待固
化后二侧应用M15 水泥砂浆嵌实,表面找平。
2.1.9 明敷的冷热水直线管道,当采用伸缩节时,伸缩节宜设置在二固定支
承点中间,伸缩节公称压力不得小于管道的公称压力。若全部的支承点均为固定
支承时,系统可不设伸缩节。固定支承点应采用铁制件。宜设在管道附件的附近。
2.1.10管道在敷设前,可按要求先设置支承固定卡子,卡子与管道应紧密接
触,但不得损伤管道表面,若用金属卡子时,应用塑料带或橡胶物填塞于管卡和
管道之间,不得用硬物隔垫。
2.1.11管道固定支撑之间的间距不应大于表四的规定:
表四冷热水管道其立管及横管支承问距
管径De(mm) | 20 | 25 | 32 | 40 | 50 | 63 | 75 | |
立管(mm) | 600 | 700 | 900 | 1200 | 1500 | 1700 | 1900 | |
横管 (mm) | 冷水管 | 400 | 500 | 600 | 800 | 1000 | 1200 | 1400 |
热水管 | 250 | 300 | 350 | 450 | 600 | 700 | 800 |
2.1.12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内牙或外牙来实现从金属管到PEX 管的过渡。
在金属管的配件与PEX 管连接部位,管卡应设置在金属管配件一端,并尽量靠近
金属管配件。
2.1.13PEX 管在敷设时,严禁有轴向扭曲但可做适当的轴向弯曲穿过墙壁或
楼板。
2.1.14管道系统中横管应有2%-3% 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2.1.15管道安装结束后,管口部位应采用管堵头进行封堵,管堵耐压性应能
满足管道试压要求。
2.1.16管道系统的坐标,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五。
表五管道支承间距表单位:mm
项 目 | 允许偏差 | ||
坐标 | 室 外 | 埋地 | 50 |
架空或地沟 | 2O | ||
室 内 | 埋地 | 15 | |
架空或地沟 | 10 | ||
标高 | 室 外 | 埋地 | 土15 |
架空或地沟 | 土10 | ||
室 内 | 埋地 | 土10 | |
架空或地沟 | ±5 |
2.1.17水平管道的纵横方向的弯曲,立管垂直度,平行管道和成排阀门的安
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六的规定
表六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单位:mm
1 | 水平管道纵 横方向弯曲 | 每m | 士15 |
每1Om | 土25 | ||
室外架空地沟埋地每10m | 土30 | ||
2 | 立管垂直度 | 每m | 土10 |
高度超过5m | 土20 | ||
lOm以上、每10m | 土20 | ||
3 | 平行管道 | 在同一直线上间距 | 土10 |
1 水平管道纵
横方向弯曲每m 士15
每1Om 土25
室外架空地沟埋地每10m 土30
2 立管垂直度每m 土10
高度超过5m土20
l0m 以上、每10m 土20
3 平行管道在同一直线上间距土10
2.1.18明敷管道在有可能受阳光直射的地方,应采取避光措施,管道严禁攀踏,系安全绳、搁脚手架,用作支承或借作它用。
2.1.19管材在贮运的过程中应避免阳光曝晒,并不得与易燃的危险品贮存在同一库房中。
2.1.20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支垫物上。支垫物宽度不应小于75mm,间距应大于1m,外悬端部不应超过0.5mm ,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m。存放现场应阴凉干燥、安全可靠、严禁明火。
2.1.21采用暗装或嵌装的管道在隐蔽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水压试验,试压合格后才能封堵。
2.1.22室外埋地安装及穿过马路、穿过人行道时埋地深度如大于700mm 可不加护套管,若管材埋地深度小于700mm 时,宜加金属护套管。
2.2 管道连接
2.2.1 管道的连接应采用我公司的铜质管件及施工用具。在施工中,对于De≤25mm的管材,管件宜采用卡环式连接;对于De≥32mm的管材,管件宜采用夹紧式连接。
2.2.2 夹紧式管件连接的程序。
一、管径小于32mm配套管件的连接
①按照要求用专用剪刀或其它刀具剪切一定长度的管材,切口应平整,光滑,以便于安装。
②将管子用力插入管件的内芯直至根部,注意插入过程中应防止将硅胶密封圈移位,以免影响密封,(如管内径偏小时,可用扩孔器将管径扩大些再安装)。
③套上“C ”形环,推至管口处,此时应注意“C ”形环开口的大小,如太小可用平铿刀铿大。
④套上螺帽,用扳手拧紧即可,拧紧螺帽时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拧紧后,等全部管道系统完成后,再统一拧紧一次。
二、管径大于或等于4Omm配套管件的连接
①用细齿锯弓或其它工具截取一定长度的管材并去掉毛刺和毛边,使切口平整,光滑,以便于安装。
②将衬蕊插入管子。
③将管件的锁紧螺帽、“C ”形环、“0 ”形平垫片和硅胶密封圈依次套在管材上。注意后三者应紧密结合,硅胶密封圈离管口距离应在2cm 左右。
④将管子用力插入管件的内芯直至根部,注意插人过程中应防止将硅胶密封圈移位,以免影响密封。
⑤把“C ”形环推至管口处,此过程要确保“C ”形环推到最低,防止“C ”形环嵌入管子。
⑥套上螺帽,用扳手拧紧即可,拧紧螺帽时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拧紧后,等全部管道系统完成后,再统一拧紧一次。
2.2.3 卡环式管件连接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①按照2.2.2.1 条规定断料
②选择与管材相应口径的紫铜环套入管道,将管口用力插入管件接头,直至
管件根部。
③将紫铜环推向管口处套在管材上,并使它与管口的距离为2-2.5mm 为止。
④用专用的卡钳将紫铜环夹紧直至卡钳的钳口完全闭合为止。在卡钳夹紧的过程中,应与管材轴向保持垂直,一次钳紧,以保证接口的密封性。
注:卡钳在使用前应调节好,以保证钳口的大小,以免钳口过大影响密封或钳口太小损伤管件,卡钳的具体调节方法见附录A.
2.2.4 管道与其他管道附件,阀门等连接,应采用专用的外螺纹或内螺纹的夹紧式、卡环式的管件,一般填料为聚四氟乙烯生料带。
2.3 管道安装
2.3.1 土建结构施工结束,管道安装进场时间应根据管道安装部位,敷设方法及土建配合情况确定。
2.3.2 当热水管道与冷水管道平行敷设时,热水管宜在外侧,直敷设时应在冷水管上方。
2.3.3 管道若与其他金属管道并行敷设时应留有一定的保护距离,若设计无规定时,净距不宜小于50mm,并行敷设时,管道宜在金属管道的内侧。
2.3.4 埋地管道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埋地进户管应分室内、室外两个阶段进行,先进行室内地坪+0.00 以下至基础墙外壁段的敷设,待土建施工结束后,再进行户外连接管的敷设。
②进户管在室外应根据建筑物沉降情况,采取水平折弯进户。室内地坪以下管道敷设应在土建回填穷实的土层内进行严埋。
③禁在未填土或未经穷实的土层中敷设。敷设管沟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坚硬物体,土壤的颗粒不宜大于12mm。
④埋地管道敷设完毕后回填土不得夹杂坚硬物体直接与管道接触,室外管道回填土厚度不宜小于300mm ,穿越道路部位回填土不宜小于700mm ,必要时可加金属套管予以保护。
⑤管道在室内穿出地坪处应有长度不小于100mm 的护套管其根部应窝嵌在地坪找平层内。
2.35分水器和管道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分水器应设置分水器盒或分水器鑫,安装位置应按设计规定,其大小尺寸
应满足管道接口及阀门安装要求。
②采用硬聚氯乙烯波纹套管进行护套,护套管口径按下表配置:
护套管的选用
管外径De(mm) | 20 | 25 |
护套管最大管外径(mm) | 32 | 40 |
③护套管在土建施工时罗应密切配合直线敷设或埋设,最小转弯半径不应小于其管道外径的8 倍,弯管二端和直线管段每隔1~1.2m间距设管卡,护套管表面混凝土保护层不宜小于10mm。
④管道在护套管内不得设有管接头。
3 管道检验和验收
3.0.1 管道系统应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特点,进行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中间验收应由施工单位会同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应由主管组织施工、设计、建设和有关单位联合进行,并做好验收记录、签署文件,立卷归档。
3.0.2 暗装、嵌装管道的隐蔽工程在封闭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水压测试,合格后方可封堵。施工完毕的管道系统,应进行严格的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试验。冬季进行水压试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3.0.3 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3.0.3.1 试验压力应为管道系统压力的1.5 倍,但不得低0.6MPa。
3.0.3.2 水压试验时应对试压管道采取安全有效的固定保护措施,但供试压用的接头部位应明露。
3.0.3.3 水压试验合格并做好记录后方可按土建工序施工。
3.0.4 水压试验步骤:
3.0.4.1 将试压管段各配水点封堵,缓慢注水,注水过程中同时将管内气体排出。
3.0.4.2 管道系统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
3.0.4.3 对系统加压,加压宜用于动泵缓慢加压,升压时间不得小于10min。
3.0.4.4 升压至规定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1h,观察各接头部位是否有漏水现象。
3.0.4.5 稳压1h后,再补压至规定压力值,15min 内的压力下降不超过0.05MPa为合格。
3.0.4.6 管道系统试压后,发现渗漏水或压力下降超过规定值时,应检查管路系统,及时进行排除,然后再按以上程序重新试压。直到合格为止。
3.0.5 管道试压合格后,在投入使用前应对管道进行消毒,消毒时应灌注含20-30mg/L 有效氯溶液,静置24h 以上。消毒后放空管道内的消毒液,再用生活饮用水冲洗管道,使其水质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才可
交付使用。
3.0.6 管道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以下文件资料
①施工图、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
②管材、管件和主要管道附件等的出厂合格证或产品检验报告。
③隐蔽工程验收及中间验收记录。
④水质试验和检验记录。
⑤管道消毒和清洗记录。
⑥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⑦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3.0.7 工程竣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规定,竣工验收应重点检查和检验以下项目:
①坐位、标高和坡度的正确性。
②暗设管道不同部位;各抽查3-4 管段,检查其接口的整洁性。
③固定支承点和滑动支承点的安装位置和牢固性
④给水系统通水能力检验,按设计要求同时开放的最大数量的配水点是否全部达到额定流量。
⑤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可根据管道布置分层、分段进行通水能力检验。
⑥管道系统阀门启闭灵活性和仪表指示灵敏性。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