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4 14:38 自由建筑报道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近日,我国钢结构住宅又一示范项目——杭萧钢构包头“万郡·大都城”竣工,业内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杭萧钢构钢结构住宅专业体系为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走向通用化奠定了基础,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更有希望了。”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说。
政策阳光洒进“钢窗”
“公司已具备年产1000万平方米钢结构住宅的生产和制造能力。”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告诉记者。对“十年磨一剑”的杭萧钢构来说,今年最大的喜悦莫过于钢结构行业终于可以沐浴到国家政策的阳光了。
4月27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将通过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健全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推进相关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等多种手段,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
作为绿色建筑的主要代表,钢结构住宅具备自重轻、建设速度快、性能好、节能、节材、节水、节地、抗震等优异性能,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结构之一。
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
“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平均两天半到三天一层,不到两年,一期27.5万平方米已进入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和室内装饰阶段。”包头万郡·大都城项目总设计师方鸿强介绍。2010年,杭萧钢构开始在包头市建设高度为96.6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32层的万郡·大都城建筑群。
由于采用型钢混凝土核心筒体的混合结构体系,侧向刚度大,对建筑平面的适应性较强,容易满足住宅平面布局、防火、隔声的功能要求。在筒体中设置钢柱、钢梁,不仅增加结构的延性,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而且可以调整施工顺序,提高施工速度。
“工地的事情工厂做,室外的事情室内做,高空的事情地面做,危险复杂的事情机器做,污染环境的事情不做。”单银木这样总结钢结构住宅的特点。针对现有不足,杭萧钢构研发团队对构建选型、墙体材料、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找到了改进钢结构住宅性能的一整套办法。
“藏钢于民”的最好路径
今年钢铁行业叫苦连天,从“武钢养猪”到“一吨钢利润不及一盘菜”的新闻,折射的现实是陷入困境的钢铁企业亟待寻找出路。
“我国3600万套保障房,如果其中一部分建设钢结构住宅,以每平方米用钢30~50公斤计算,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能在商品房得以推广,将是无比巨大的市场。住宅与钢铁联盟,恰是中国钢铁业走出困境的正确道路,也是利国利民的选择!”中国建筑金属协会会长姚兵一直奔走呼吁。
“发达国家建筑用钢量占钢产量的10%~30%,我国每年建筑用钢量仅2000多万吨,所占比例微不足道。希望国家给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适当补贴,鼓励发展。”钢结构专家陈禄如建言。
“虽然当下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但是从长远考虑还是短缺,因为中国优质铁矿石资源相对匮乏,现在每年进口铁矿石花费的资金都是天文数字。从‘国家战略储备’角度来看,有目的地储备钢材,藏钢于建筑,藏钢于民,建造钢结构住宅应该是最好的路径!”众多钢构企业呼吁。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