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资讯中心 > 建设趣闻 > 正文

市民怀念老成都地标建筑 感叹曾经“很摩登”

2012-10-26 17:48  自由建筑报道  【  【打印】【我要纠错】

  老成都的记忆里,满是几十年前的模样,灰色的瓦、灰色的墙、逼仄的小街小巷,空气里裹着青苔的味道。红旗剧场、成都旅馆、天府广场钟楼、成都剧场、文化宫等地标建筑,那时以“摩登”的气派家喻户晓。

  昨天,说起红旗剧场和成都旅馆,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谢元鲁,一再感叹的语气仿佛是就着老酒、反复咂巴咸胡豆的滋味。

  成都旅馆理发太奢侈

  文武路口和草市街的交界处,曾经的成都旅馆便坐落于此。上世纪六十年代,其名气一度和成都饭店并列。“吃――‘成都饭店’,住――‘成都旅馆’。在那时,如果哪个能达到这个标准,那就算是很洋气了。”

  “改革开放以前,那一般都是官员出差住的地方,相当于成都市政府招待所。比一般招待所高级,还有公用电话、理发店和澡堂。”细数着成都旅馆的“摩登”之处,谢元鲁语气里透着一丝骄傲,“我以前还去成都旅馆理过几次发。”

  “成都旅馆理发师一次理发收费5角,当时路边最平民化的理发匠,收费1角钱。”理发匠和理发师,一字之差,便是4角钱的差距。因为花5角钱在成都旅馆理发,谢元鲁还被父母批评“太奢侈”。

  那时新人结婚必去雕像合影

  1984年开业的成都饭店,在老成都口中一度被誉为最高档饭店,也属成都地标性建筑之一。1985年5月6日,“成都建设者”雕像在成都饭店路口中央处的街心花园落成。由于雕像主题展现的是钢铁工人和纺织女工的劳动场景,成都老百姓习惯称其为“工人阶级雕像”。落成当日,原四川日报记者蒙明国以成都饭店为背景、雕像为主体拍摄的新闻图,刊发于四川日报头版。

  回忆那段时光,蒙明国感慨颇多,“外地人到了成都,那绝对就要到那里去,以成都饭店为背景,站到雕像下面照一张相。那时,在成都本地人的心目中,雕像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合江亭喷泉,新人结婚,都要到这个雕像面前照张相。”

  70岁的陈建洲曾是饭店理发师,从他住的小区走到成都饭店,只需要5分钟。回忆当年,陈建洲很激动,“开业前,饭店还专门送我们去广州的东方宾馆学习。理发店里有十一二个人,全部要穿西服、打领带。理发店设有贵宾室,常常会接待一些重要人物。”

  谢元鲁:

  承载了成长的记忆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家就愈加怀念那些消失的老房子老街。”谢元鲁说:“对老一辈人而言,这些老建筑,既承载了一个城市成长的记忆,也承载了市民成长的记忆。”

  谢元鲁把这些因城市发展而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老建筑比喻为成都的“少年郎”,“和现在时尚光鲜的成熟型城市相比,当年的‘少年郎’和如今的时尚不沾边,甚至还有点‘土掉渣’,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记忆,已经融入到这些老建筑中,更让人难忘和动情。”

  流沙河:

  能留下一点也是好的

  在作家流沙河的记忆中:皇城坝、岳府街上的川汉铁路公司、石室学校里的大殿、商业场的热闹、华西坝上的洋楼等,都曾是时代的代言者。然而许多地方连一幢房子也没有了,而代表了清末成都经济生活圈的商业场,虽然按旧模式新修起来,却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吸引力。

  流沙河对留下什么更感兴趣。“虽然,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了一些好东西,有些地方旧东西现在看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但能留下一点也是好的,可以让人们想起点什么,说出点什么。一个城市和一个人是一样的,要记住它,就必须要有可以引出许多话题的东西。”

责任编辑:风信子
延伸阅读:老成都 地标 建筑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