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5 17:24 自由建筑报道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近年来,从新区开发到旧城改造,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大吹“复古风”。大同、开封、凤凰……一些城市和古镇掀起复古造城浪潮。有人认为,这是保护名城的捷径:既保护传统风貌,又兼顾现代发展需要。果真如此吗?
记者近日专访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松。他直言,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建起的复古建筑,几乎都是假古董;改造和开发要控制在合理比例内,不应全盘否定相对晚近的过去,为重现古代辉煌而一味大拆大建。
假古董泛滥主要有4种类型
张松解释,假古董主要指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结构、材料建造的传统式样或仿传统式样的新建筑。
“目前国内仿古建筑基本停留在具象模仿上,简单将古建筑元素附加于现代建筑的形式之上,很多都牺牲了原生态的历史文化。”他认为,如按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精雕细琢复原的传统形式建筑,无可厚非,但很多地方本末倒置——推倒有内涵的古迹,通过拙劣、廉价的仿古来吸引眼球,导致仿古建筑泛滥。
张松分析,假古董泛滥主要有4种类型。
●拆真造假拆除真古迹兴建假古董,直接破坏了古建筑和文化遗产。
●东施效颦多是在文物古迹周边开发新项目,号称与传统风貌协调,少数仿古建筑还被认为已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重现辉煌大规模臆想重建消失多年的古迹,试图梦回大唐或重归北魏。
●无中生有完全根据传说、或是为了拍摄历史影视剧而兴建的人造景观。
“后两类做法看似没直接破坏文物,好像还在恢复传统风貌或历史景象,但这样的规划建设往往会误导大众,混淆历史视听,不会带来真正的城市文化复兴。”
许多古建筑修缮后面目全非
许多古建筑修缮后变得面目全非,有人以保护技术不足为借口,或拿“交学费”搪塞;有些人说“总比拆了好”;还有人认为:中国古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无法长久保存,目前的做法有中国特色,美其名曰“开发式保护”。
张松对此反驳说:“某些‘创造性’推进的所谓‘开发式保护’,其实是‘保护性破坏’。缺乏历史文献依据,脱离历史空间关系。”
“首先,这种行为违反了文物保护相关法规,违背了文物古迹的保护原则。”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复古建设混淆文物古迹与文化赝品的界线,损害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张松说,由于建造周期有限、工艺技术失传,假古董远没有真古迹在历史岁月中积累的品质和细节。“大量兴建假古董,还会直接阻碍新建筑的创新和建筑文化的发展。”
有人把仿古建筑视作创作方向,“这完全走入了误区。”张松指出,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国际建筑协会通过的《雅典宪章》中就明确指出:“以艺术审美的借口,在历史地区内采用过去的建筑风格建造新建筑是灾难性的做法,无论以何种形式延续或引导传统风貌都是无法容忍的。”
历史文化难道可以任意打造?
近日,湖南凤凰决定投资55亿元,在古城附近复制一个新镇“烟雨凤凰”,以缓解客流。不少城市都有类似做法:保留古迹,在其周边造仿古建筑。许多人觉得无伤大雅,没有丢掉老祖宗的家产。
张松并不这么认为。“我国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狂热复古即便没破坏真古建,也走错了方向。”他提出,大肆兴建仿古建筑,耗资往往较大,同样的资金,能否投入到更有意义、老百姓更需要的项目中?“忽视修缮真文物,却大力兴建假古董,无异于南辕北辙。”
“历史建筑首先应该是真的,而不是仿建的、新建的;周边环境也应该与其有关联。”张松回忆,曾陪友人参观大同云冈石窟,“他们在石窟内看得津津有味,对旁边的仿古建筑却一点兴趣都没有。”即便投巨资重建整座古城,缺了原真性和完整性,假古董凭什么吸引游客呢?
“还有一件事更可怕,”张松强调说,“当仿古成为习惯,会让许多人以为,历史文化可以任意打造。那些不愿保护文化遗产的人会更肆无忌惮地破坏,反正一切‘历史’都可以从头再来。”
一味沉湎过去说明缺乏自信
张松指出,关于古建筑的历史记载多为文字,照片较少。大规模重建,往往只能凭后人想象。“城市建设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建筑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想在当代重现古时辉煌的建筑群,不可能,也没必要。”
他以北京四合院为例。“每座四合院都有独特性,承载了家庭习惯、工匠意图、人文传统等历史信息,所以几乎找不到两座一模一样的老院。”如果像在生产线上大量复制,建筑一定缺乏灵魂,并与建筑传统背道而驰。
“即便能完全恢复当年风貌,与现在的科技水平相比,千百年前的建筑技术和工艺依然是落后的。”张松认为,城市建筑要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进步,如果一味仿古、沉湎于过去,只能说明缺乏自信。
“城市建设重在公众参与。要不要重建?建成什么样?投巨资是否值得?都应该倾听当地民众的声音。”张松直言,城市建设是社会行为,不应由某个专家、某个领导决定。“一旦领导自我感觉是专家,听不进公众和各方专业人士的意见,就容易走极端,决策失误。”
只要用心老房子完全能修好
去年底结束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抢救保护,改善本体和周边环境。有一种观点认为许多古迹无法保存和利用,技术难度很大。张松反驳说:“旧的建筑可以修缮,以现在的工艺水平做抢救性保护应当没问题,而且还能保护传承传统建造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人说欧洲建筑是石结构,而我国古建筑多是木结构,不宜久存,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张松分析,在欧洲,当人们认为老房子残破、功能跟不上了,就会去维护和改善,转换功能,二战后许多欧洲城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护修缮历史建筑,至今仍在持续。“木结构建筑也一样,只要认为有价值,完全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加固、改建、保留下来。”
张松特别提到了青浦区金泽镇迎祥创意产业园的例子。那是一片原生态建筑群,由艺术家胡项城历经多年改造、修缮而成,还原江南乡村传统生活场景,让村民和城里人融入其中。“说明只要用心,木结构老房子也能修好。当然,如果想拆,更容易。”
他补充说,保护中可以运用新材料或新技术,但对于一座城市而言,“首要的还是合理规划。规划前要透彻研究城市形态和历史风貌,改造和开发都应控制在合理的比例内。而非全盘否定过去,一味大拆大建。”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