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施工组织 > 道桥工程 > 正文
2012-10-10 16:28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工程简介
××东路延长线(新塘荔新路-中堂北王公路)工程是××东路工程的延续,由××东路工程项目终点荔新路开始在新塘塘美村向南跨越广深铁路,向东至仙村镇后折向南跨过仙村涌,经十字窖岛,跨过东江北干流后接入东莞市中堂镇潢涌工业区的潢涌工业大道。线路全长约14公里,按城市快速路标准,设双向六车道以中央8米宽分隔(桥梁中心分隔带为2米),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
仙村大桥工程段工程为YA5标段,里程为:K9+885.50-K11+496.95,在起点K9+885.50接仙村立交,与YA4标段存在短链15.742m,向南跨过仙村涌,经十字窖岛,在止点K11+496.95处接东江特大桥北引桥,全长约1611.45m.
仙村大桥主桥采用55+85+55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主桥宽32m,两侧各设2m宽人行道,在两岸各设两双跑楼梯落地。两侧高架桥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结构,高架桥桥宽28~49.27m,跨径有31.05m、31.0m、30.7m、30.65m四种形式,采用6-7孔一联,设置伸缩缝。十字窖岛收费站采用17m钢筋混凝土肋板结构。
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形式有Ф1.2m、Ф1.5m、Ф1.8m三种形式。下部构造采用肋板式桥台或桩柱式墩台。
工程技术标准及结构类型
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
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级
验算荷载:汽超-20,挂-120及满布人群
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准则》计算
设计车速:80Km/h
桥面铺装:双面层式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
地震荷载:按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
本标段工程里程距离为K9+885.5-K11+496.95,全长1611.45m.仙村大桥采用55+85+55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主桥宽32m,两侧各设2m宽人行道,在两岸各设两双跑楼梯落地。两侧高架桥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结构,高架桥桥宽高架桥桥宽28~49.27m,跨径有31.05m、31.0m、30.7m、30.65m四种形式,采用6-7孔一联,设置伸缩缝。十字窖岛收费站采用17m钢筋混凝土肋板结构。桥梁横坡为2%双面坡,最大纵坡为2.6%,最小纵坡为0.3%,按基本地震烈度7度设防,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
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项目场区位于广州市增城市及东莞市接壤地段,北部为丘陵,南部是东江三角州河网区。1月均温为13.4度,7月均温28.2度,年均降雨量1800㎜.
仙村河两岸为稻田及荔枝林,堤岸标高约为10.0米,两岸稻田及荔枝林地面标高6.12-7.35米,区域地质资料:瘦狗岭断裂(区域控制性断裂)在场区的北端通过,场区属东莞断陷盆地,场区主要露第四系人工堆积层、冲积层、残积层及上第三系中新统砂岩,基岩顶界标高在2.0-26.6 m.
场地地表分布稻田水及仙村河水,冲积粗砂层含孔隙水,该砂层分布广,厚度大,结构松散,透水性良好,含水量大,基岩强,中风化层孔隙裂隙发育,含孔隙裂隙水。东江北干流大桥场地属东江三角平原地势开阔低平,主、副航道之间有一白鹤岛,线位处该小岛宽约250米,顺水流方向长约1Km,河的两岸为稻田、砂场及荔枝林,地面标高5.2-8.6m,场区属东莞断陷盆地,地质构造,底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情况接近仙村河地质。
仙村大桥与××大桥要跨越十字窖岛,岛上分布有鱼塘、稻田、荔枝林、砂场及鹅桂和刘屋生活区,该岛地质情况属东莞断陷盆地,地质水文均类似仙村大桥。该岛地势低平,地面标高仅6m左右。
据钻探资料,拟建路段的地层岩性按其成因主要有:第四系土层自上到下有人工填土层(Qml)、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和残积层(Qel)。沿线软基分布较广,揭露的地质各层分别为:素填土、杂填土、淤泥(淤泥质土)、细砂、中粗砂、粉质粘土等,基岩自上至下为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和微风化带。其中中、微风化带可作为桩基的持力层。
根据广东省东莞航道局文件“关于××东路建设公司在仙村水道建造仙村大桥的初审意见”广东省东莞航道局粤莞道200222号文及粤航道2000复字169号文:要求仙村涌为V(3)级航道,通航水位为洪水重现期10年一遇的水位8.981m,航道采用双孔通航或单孔通航两种方案。本施工图设计为55+85+55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航道通航孔跨度净高、净宽均能满足上述通航要求。
本工程场地所处的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中段。途经河流主要为东江北干流和仙村涌,路线经过河段顺直,河水受潮水顶托,具一日两涨两落特点,为中等潮汐地带。
……
详情请下载附件:广州某道路延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