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正版考试用书增值服务第四次(二)
【案例】某国际工程合同总价为1000万美元,合同工期12个月,合同中无价格调整条款,承包商通过风险辨识认识到承包该工程主要面临三方面的风险:材料价格上涨,人工费上涨,付款拖延。对这三种风险各自可能发生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估计数值如下表所示。
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估计值
材料费上涨幅度(%) | 发生概率(%) | 估计损失(万美元) | 人工费上涨幅度(%) | 发生概率(%) | 估计损失(万美元) | 业主付款拖期平均月数 | 发生概率(%) | 估计损失(万美元) |
3 | 60 | 20 | 0 | 50 | 0 | 按期付款 | 10 | 0 |
5 | 25 | 32 | 10 | 30 | 35 | 拖期1个月 | 20 | 0.8 |
7 | 10 | 45 | 15 | 15 | 52 | 拖期2个月 | 50 | 1.7 |
10 | 5 | 60 | 20 | 5 | 70 | 拖期3个月 | 20 | 2.5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在该工程项目中,材料费占工程总价的65%(即650万美元),人工费占合同价的35%(即350万美元)。人工费上涨中包括工资上涨、功效降低导致的费用增加,以及工期拖延导致的费用增加等。拖延付款损失因付款拖延导致承包商贷款利息增加(按月利率1%计)。
问题:
(1)试衡量承包商承包该工程可能面临的风险损失总额约为多少?约占合同总额的百分比为多少?
(2)在上述风险中,哪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最大?
(3)针对上述风险,应当采取何种措施加以防范?
(4)除上述风险外,你认为是否还有涉及实际价款的风险?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先计算本案例各类风险可能造成的期望损失值:
期望损失=Σ风险发生的概率×相应的损失值。
材料费上涨风险的期望值=0.6×20+0.25×32+0.1×45+0.05×60=27.5万美元。
人工费上涨风险的期望损失=0+0.3×35+0.15×52+0.05×70=21.8万美元。
业主付款拖期风险损失=0+0.2×0.8+0.5×1.7+0.2×2.5=1.51万美元。
承包商可能面临的风险损失总额为:27.5+21.8+1.51=50.81万美元。
该工程风险损失总额约占合同总价的百分比为5.08%,即:50.81/1000=5.08%.
(2)上述风险中,材料费上涨损失最大27.5万美元,约占总价的2.75%.
(3)应根据风险类别和概率分布分别采用以下防范措施:
对材料上涨,承包商可考虑用本国材料代替当地材料,前提是国产材料价格较低且较稳定,还应通过努力争取材料进口该国的许可和优惠,此外,在合同签订时应列入调值条款。
人工费损失的防范应视当地劳务政策而定。如果政策允许劳务进口无限制,承包商则可自带劳务;若劳务进口限制,要求按一定比例雇用当地劳动力,则所带本国劳动力尽可能是多面手,一人可承担多工种工作,从而减少本国和当地劳动力的数量,同时还可采用先进的施工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压缩工期,也可在当地法律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延长工作时间,也是压缩人工费的方法。当然,若当地劳务工资比国内计算下来还便宜,采用当地劳务再采取上述相关措施是最好的防范措施。
工程款拖期支付可不作为重点防范,但在签订合同时,应列入工程款拖付的责任和处罚条款,还可以预备一部分应急费用或打入不可预见费来解决。
(4)除上述风险外,涉及实际价款的风险还有:汇率风险、工期风险、质量和安全风险、不可抗力的灾害风险。尤其是汇率风险更应加以重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直接关系到工程价格的含金量,若在工程建设期间美元贬值1%,就等于原工程价款缩水1%.
【案例】
某机电安装工程公司承接一汽车厂重型压力机车间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工程内容包括设备监造,压机的就位安装、压力管道安装、自动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和单机试运行等,其中压机最高22.5m,单件最重为105t,合同工期为4个月。合同约定,工期每推迟一天罚10000元,提前一天奖励5000元。
该公司项目部对承接工程进行分析,工程重点是压机吊装就位,为此,制定了两吊装方案:第一套方案,采用桅杆式起重机吊装,经测算施工时间需要50天,劳动力安排日平均为30人,参照相关规定计算人日平均工资50元,机械台班费及新购置钢丝绳和索具费用共20万元,其他费用2.5万元;第二套方案,采用两台100t汽车式起重抬吊,但需要租赁,机械租赁费用1万元/日台,经测算,现场共需14天,与第一套方案相比人工费可降低70%,其他费用可降低30%.
该项目部合理选择了吊装方案,注重安全管理,合理调度,加强了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尤其对压机吊装成本费用控制很严。吊装部队发挥了积极性,如期完成任务,为后面工序创造了良好条件,使该工程项目提前8天完成了施工任务。
问题
(1)该工程项目应编制何种类型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2)项目部进行设备监造验收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3)计算每套压机吊装方案的成本费用。
(4)对两套压机吊装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该项目部应选用哪套方案?
(5)按问题(4)选用的吊装方案,吊装成本降低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1)要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压机吊装、压力管道安装、自动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和单机试运行等专项施工方案。
(2)主要依据有:
① 设备订货合同;
② 设计单位的设备技术规范书、图纸和材料清册;
③ 总承包单位制订的监造大纲
(3)各方案的成本费用如下:
① 桅杆式起重机吊装成本费用:人工费: 50×30×50=75000;
台班费和其他费用:200000+25000=225000元;
合计:75000+225000=300000元。
② 汽车起重机方案吊装成本费用:台班费:10000×14×2=280000元;
人工费:75000×(1-70%)=22500元;
其他费用:25000×(1-30%)=17500元;
合计:280000+22500+17500=320000元。
(4)在都能保证工程安全和进度的情况下,项目部应选用汽车起重机吊装方案。因为虽然桅杆式起重机总费用少一些,但工期太长(50天),而总工期才四个月,会影响总工期的实现,而一旦工期延误,每天的罚款就达10000元。而工期提前每天还可以获得5000元的奖励。
(5)如选用汽车起重机吊装方案,为后面工序创造了良好条件,使该工程项目提前8天完成了施工任务,获奖励8000×5=40000元。
其成本降低率为:〔32-(32-4)〕/32=12.5%
【案例】
某施工单位在2010年承担了一项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项目部为落实施工劳动组织,编制了劳动力资源计划,按计划调配了施工作业人员。并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约定该劳务公司提供60名劳务工,从事基础浇筑、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工作。进场前对劳务工进行了安全教育。
基础工程结束、安装工程开始后,项目部发现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而又难于在计划外增加调配本单位施工作业人员,在吊装作业和管道焊接等主体施工中劳动力尤为不足。项目部采取临时措施,重新安排劳务工工作,抽调12名劳务工充实到起重作业班组,进行起重作业。作业前项目部用1天时间对12名劳务工进行了起重作业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项目安全员提出12名劳务工没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起重吊装作业资格,但项目部施工副经理以进行了培训且工程急需为由,仍然坚持上述人员的调配。
低合金钢管道焊接(手工焊)在2010年8月开始焊接。项目部抽调6名从事钢结构焊接的有焊工合格证的劳务工参加焊接工作。在水压试验前监理工程师会同项目质量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发现:
(1)6名劳务工焊工中,有2人的焊工合格证是2007年3月签发;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Ⅰ,试件形式代号为1G; 1人焊工合格证的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Ⅰ,试件形式代号为4G.询问焊接质量检查员,答复是施焊前并未见到这6名劳务焊工的焊工合格证。
(2)参与检测共有3名无损检测人员。3人的资格情况如下:No.1号:RTⅠ级、UTⅡ级;No.2号:RTⅠ级、MTⅡ级;No.3号:RTⅡ级、UTⅡ级、PTⅡ级;
焊道射线检测的15C-04号报告共有3道焊口的检测结果,评定其中1道焊缝存在不合格的缺陷。该报告由No.1号评定检测结果,No.2号签发检测报告。
问题:
(1)从背景中,项目部出现劳动力不足和对劳务工重新进行的安排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哪些原则?说明理由。
(2)说明背景中起重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理由。项目安全员和项目部施工副经理对抽调劳务工从事起重吊装作业的意见或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对检查所提的4名焊工,是否能够进行该低合金钢管道的焊接作业?分别说明理由。
(4)15C-04号报告中评定检测结果和报告签发是否符合无损检测人员资格管理的要求?为什么?从背景中,应由哪位无损检测人员签发报告?
参考答案
(1)违背了用工动态管理以进度计划与劳务合同为依据的原则。一是:原劳动力计划与施工进度计划不协调,说明原劳动力计划未按进度计划为依据进行编制;二是:劳务分包合同约定的劳务工工作范围为基础浇筑、钢结构组对焊接、材料搬运,将12名劳务工改为从事起重作业工作,违背了合同关于工作范围的约定。而在原约定的工作范围内,劳务公司一般也不会在该项目上提供足够数量的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起重工。
(2)起重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的理由是:从事起重作业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
项目安全员的意见正确,项目主管施工副经理做法不正确。因为起重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是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的基本要求。12名劳务工进行了简单培训不能代替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这12名劳务工未按规定要求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具备作业资格,不能从事该作业。
(3)不能进行该低合金钢管道的焊接作业。
焊工合格证(合格项目)有效期为3年,2人的焊工合格证2007年3月签发,到2010年8月管道开始焊接时已超过3年的有效期,该焊工合格证过期失效;试件钢号分类代号为Ⅰ的2名焊工只能进行碳素钢焊接,不能焊接较高类别的低合金钢(Ⅱ类钢号),该焊工属于超钢号类别焊接。
(4)不符合。各级别的无损检测持证人员只能从事与其资格证级别、方法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No.1号、No.2号无损检测人员只具备RT(射线检测)Ⅰ级资格,不能评定RT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从背景中,应由具备RTⅡ级资格的No.3号无损检测人员签发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