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常用表格 > 建筑工程表格 > 正文
2012-08-16 11:28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工程名称 |
|
卷册分类 |
|
||
设计单位 |
|
项目经理 |
|
||
序号 |
强制性条文内容 |
执行情况 |
相 关 资 料 |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08 |
|||||
1 |
7.1.8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
图纸卷册号: |
||
2 |
7.2.4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地震组作用效应,应按下列规定调整: |
|
图纸卷册号: |
||
3 |
7.5.3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楼盖应符合下列要求: |
|
图纸卷册 |
表续1
序号 |
强制性条文内容 |
执行情况 |
相 关 资 料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8 |
|||
4 |
7.5.4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钢筋混凝土托墙梁,其截面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
|
图纸卷册号: |
5 |
10.1.3 单层空旷房屋大厅,支撑屋盖的承重结构,在下列情况下不应采用砖柱: |
|
图纸卷册号: |
6 |
10.2.5 8度和9度时,高大山墙的壁柱应进行平面外的截面抗震验算。 |
|
图纸卷册号: |
7 |
10.3.3 前厅与大厅,大厅与舞台间轴线上横墙,应符合下列要求: |
|
图纸卷册号: |
8 |
12.1.2 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和消能减震设计,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 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采用抗震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其设计方案。 |
|
图纸卷册号: |
序号 |
强制性条文内容 |
执行情况 |
相 关 资 料 |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8 |
|||||
10 |
12.1.5 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时,隔震部件和消能减震部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
图纸卷册号: |
|||
11 |
12.2.1 隔震设计应根据预期的水平向减震系数和位移控制要求,选择适当的隔震支座(含阻尼器)及为抵抗地基微震动与风荷载提供初刚度的部件组成结构的隔震层。 |
图纸卷册号: |
|||
12 |
12.2.9 隔震层以下结构(包括地下室)的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应采用罕遇地震下隔震支座底部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力矩进行验算。隔震建筑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和地基处理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甲、乙类建筑的抗液化措施应按提高一个液化等级确定,直至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
图纸卷册号: |
|||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范》 JGJ51-2002 |
|||||
13 |
8.1.3 现浇轻骨料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8.1.3确定;其他设防类别的建筑,应按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第3.1.3条调整设防烈度,再按表8.1.3确定抗震等级。 |
图纸卷册号: |
|||
项目总监: 年 月 日 |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
主设人: 年 月 日 |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