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工艺工法 > 房建工程 > 正文

河北省某住宅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

2012-06-11 16:20    【  【打印】【我要纠错】

  一、材料

  为保证工程质量,按照设计要求提前预定商品抗渗混凝土,对于进场的商混凝土应参照下列数据进行验收:

  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当掺有活性掺合料时,不得少于280kg/m3

  2.砂率:宜为35%~45%;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可为45%.

  3.灰砂比:宜为1:2 1:2.5.

  4.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5.坍落度:对于商品混凝土,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为100~14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

  6.施工注意事项

  (1)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坚固性、稳定性,使模板所有接缝严密,不得漏浆,并宜将模板及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先行湿润或保潮,且保持清洁。

  (2)严格掌握混凝土配合比,并依据施工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正确调整。雨季施工应注意测定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的用水量。

  (3)采用机械搅拌,操作程序如下:开动搅拌机,相继投入骨料、水泥、膨胀剂,干拌0.5~1min,再边搅拌边分三次加入拌合水,然后继续搅拌1~2min.

  (4)控制坍落度:人工浇筑,现场坍落度为7~8cm;泵送混凝土浇筑,现场坍落度为12~14cm.若现场施工温度超过30℃,或混凝土运输、停放时间超过30~40min,则应在混凝土拌合前采取加大坍落度的措施;混凝土拌合后,不得再次加水搅拌。

  (5)混凝土应连续运输、连续浇筑。运输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运输或运距较远可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缓凝剂,以保持混凝土的流动性,通常可掺入相当于水泥重量2.5‰~3.5‰的木钙。

  (6)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h,否则应事先考虑设置施工缝。

  (7)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振捣,不得采用人工振捣,以保证振捣密实,不允许有欠振、漏振和超振现象出现。

  (8)混凝土的养护:必须注意混凝土的早期养护,若早期养护开始时间较迟,则可能抑制混凝土膨胀。一般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后8~12h,即应进行浇水养护。必须保证混凝土的湿润养护,养护期内要保持外露混凝土表面呈湿润状态。

  养护期不小于14d.

  (9)混凝土不得在5℃以下的条件下施工。

  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和使用温度均不应大于80℃。

  二、防水混凝土施工

  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质量的优劣。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遵循国家标准规范,从施工准备以致每道工序,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地精心施工。

  1.施工准备

  1.1熟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充分了解和掌握防水设计要求,编制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以及执行“三检”等准备工作。

  1.2核查商混凝土生厂商资质等级,检查商混凝土的出厂合格证书和开盘鉴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对进场的商混凝土应进行现场抽样,制作试块。

  1.3施工所用工具、机械、设备应配备齐全。

  1.4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做好基坑的降排水工作,要稳定保持地下水位在基底最低标高0.5m以下,直至施工完毕。

  1.5做好施工现场消防、环保、文明工地等准备工作。

  2.模板

  2.1模板应平整,且拼缝严密不漏浆,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吸水性要小。以钢模、木模、木(竹)胶合板模为宜。

  2.2模板构造应牢固稳定,可承受混凝土拌合物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且应装拆方便。

  2.3结构内的钢筋或绑扎钢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加焊方形止水环。止水环尺寸及环数应符合设计规定。如设计无规定,则止水环应为10cm×10cm的方形止水环,且至少有一环。

  采用螺栓加焊止水环做法固定模板时方法如下:

  2.3.1在对拉螺栓中部加焊止水环,止水环与螺栓必须满焊严密。拆模后应沿混凝土结构边缘将螺栓割断。

  2.3.2拆模时,防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大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0%;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应大于15℃;拆模时,要注意做到勿使防水混凝土结构受到损坏。

  3.钢筋

  3.1做好钢筋绑扎前的除污、除锈工作。

  3.2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足保护层,且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应以特制塑料垫块、相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起,以保证保护层厚度,严禁以垫铁或钢筋头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及钢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3.3钢筋应绑扎牢固,避免因碰撞、振动使绑扣松散、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3.4钢筋及绑扎钢丝均不得接触模板。采用梯子筋架设钢筋时,在不便取掉梯子筋的情况下,应在梯子筋上加焊止水环。

  4.混凝土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离析,以及坍落度和含气量的损失,同时要防止漏浆。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常温下应于半小时以内运至现场;运送距离较远或气温较高时,可掺入缓凝型减水剂,缓凝时间宜为6~8h.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则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搅拌。

  5.混凝土浇筑

  5.1泵送防水混凝土施工要求

  5.1.1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积水、木屑、钢丝、铁钉等杂物,并以水湿润模板。使用钢模应保持其表面清洁无浮浆。

  5.1.2浇筑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1.5m,否则应使用串筒、溜槽或溜管等工具进行浇筑,以防产生石子堆积,影响质量。

  5.1.3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40c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h,夏季可适当缩短。混凝土在浇筑地点须检查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实测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5.1.4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向混凝土泵车供料,保持泵车工作的连续性。泵车受料斗后应有足够场地容纳两台搅拌车,以轮流向泵车供料;搅拌车输送混凝土的能力宜超出泵车排放能力的20%.

  5.1.5水平输送管长度与垂直输送管长度之比不宜大于1:3,否则会导致管道的弯曲部分摩阻力增大,可泵性降低,形成堵塞。输送管道应接直,转弯宜缓,管道接头应严密,不得漏浆。施工时应防止管内混入空气,形成堵管。

  5.1.6输送混凝土之前,应先压水洗管,再压送水泥砂浆洗管。

  5.1.7加强坍落度的控制。人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20)mm;入泵前坍落度损失值每小时不应大于3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现场设专人测定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测两次。

  5.1.8夏季高温施工,应注意降低输送管道的温度,可以覆盖湿草袋并及时浇水,或包裹隔热材料,以防坍落度损失过大,影响泵送。

  6.混凝土振捣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要依次振捣密实,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7.混凝土养护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护更为重要,一般在混凝土进入终凝(浇筑后4~6h)即应覆盖,浇水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8.防水结构的保护

  8.1明挖法地下结构、防水层及保护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回填前应将基坑清理干净,无杂物且无积水。

  8.2地下工程周围800mm以内宜用灰土、黏土或粉质黏土回填;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碎砖、灰渣、有机杂物以及冻土。

  8.3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mm;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并应防止损坏防水层。回填土的含水率及干密度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规范规定。

  8.4完工后的自防水结构,严禁再在其上打洞。若结构表面有蜂窝麻面,应及时修补;修补时,应先用水冲洗干净,涂刷一道水灰比为0.4的水泥浆,再用1:2.5水泥砂浆填实抹平。

  9.特殊部位的构造做法

  穿墙管给排水管、电缆管和供暖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应做好防水处理。

  地下室内墙上或地板上,埋置铁件用来固定、安装设备。因埋入混凝土中,常发生沿埋件渗水现象。

  穿墙管埋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埋,一种是加套管。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必须与墙外防水层相结合,严密封堵,不能与外墙防水层离开。为了保证防水施工和管道的安装方便,穿墙管位置应离开内墙角或凸出部位25cm.如果几根穿墙管并列,管与管之间间距应大于30cm.

  数根穿墙管集中时,应设穿墙盒。设穿墙盒的埋设方式穿墙管的墙外部分和墙内部分,容易被触动,防水措施受冲撞导致漏水,所以墙外回填土时不得冲压或夯撞,应有保护措施,还应考虑建筑下沉时,不要因沉降而使管道受力弯曲。

  直埋式穿墙管,施工方便,易做防水,但要考虑墙厚和管径,如果管径小于5cm,可以直埋,若大于5cm,应做套管。

  套管上的止水环或直埋管上的止水环,实际是对管子起固定作用,使之牢固的嵌含在混凝土内,不因外力撞碰穿墙管而扰动。所以止水环对于止水功能很小,使用环形钢筋或管周边焊接放射胡子筋,其功能与止水环相同。

  套管两端的翼环应与套管焊接严密,还需做防腐处理。

  使用遇水膨胀橡胶圈,管径宜小于5cm,胶圈应用胶粘剂满粘固定在管子上,并涂缓胀剂。

  穿管盒的埋设和施工较为复杂,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预留洞四周边埋角钢框;

  2.封口钢板打孔穿管,穿管与封口钢板焊接要严密;

  3.封口钢板与边框角钢焊接严密;

  4.穿墙盒内填充松散物质,如发泡聚氨酯或沥青玛蹄脂等,亦有防水功能。

  预埋件地下室内墙壁或底板上预埋铁件用吊挂或专用工具固定,预埋件往往与结构钢筋接触,导致水沿铁件渗入室内。为此预留洞、槽均应作防水处理。

  预埋件受外力作用较大,为防止扰动周围混凝土,破坏防水层,预埋件端至墙外表面厚度不得小于25cm.如达不到25cm应局部加厚。

  特殊工程须要做内防水,防水层一定与预埋件紧密结合,封闭严实。

  施工缝大面积浇筑混凝土一次完成有困难,须分两次或三次浇筑完。两次浇筑相隔几天或数天,前后两次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即施工缝,此缝完全不是设计所需要的,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导致渗水通道,所以应对施工缝进行防水处理。

  施工缝是渗水的隐患,应尽量减少。

  施工缝分为水平施工缝和垂直施工缝两种。工程中多用水平施工缝,垂直施工缝尽量利用变形缝。留施工缝必须征求设计人员的同意,留在弯矩最小、剪力也最小的位置。

  1.水平施工缝的位置地下室墙体与底板之间的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30cm的墙体上。

  地下室顶板、拱板与墙体的施工缝,留在拱板、顶板与墙交接处之下15~30cm处。

  2.水平施工缝的防水构造水平施工缝皆为墙体施工缝,因有双排立筋和连接箍筋的影响,表面不可能平整光滑,凹突较大,所以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不推荐企口状和台阶状,只用平面的交接施工缝。 

  施工缝后浇混凝土之前,清理前期混凝土表面是非常重要的,因两次浇捣相差时间较长,在表面存留很多杂物和尘土细砂,清理不干净就成为隔离层,成为渗水通道。清理时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者刷涂界面剂,然后及时浇筑混凝土。

  使用遇水膨胀止水条要特别注意防水由于需先留沟槽、受钢筋影响,操作不方便,很难填实,如果后浇混凝土未浇之前逢雨就会膨胀,这样将失去止水的作用。另外清理施工缝表面杂物时,冲水之后应立即浇捣混凝土,不能留有膨胀的时间。

  中埋止水带宜用一字形,但要求墙体厚度不小于30cm,它的止水作用,不如外贴式止水带好,外贴止水带拒水于墙外,使水不能进入施工缝。中埋止水带,水已进入施工缝中,可以绕过止水带进入室内。为此建议多用外贴止水带。

  两栋建筑毗连并未连成一体,相距5~20cm的缝,俗称变形缝。地下室的变形缝又叫沉降缝,地上建筑又叫温度缝、伸缩缝。出现变形缝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防止建筑物沉降不均匀,使建筑造成断裂,故预先留缝,沉降时各自独立运动,建筑免于破坏;其二,两栋建筑施工时间不同时,相距数月乃至几年,然而内部的使用要求必须沟通。但尽量少设变形缝,应采用诱导缝后浇带,加强带来代替。

  变形缝的构造比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地下室发生渗漏常常在此部位,修补堵漏也很困难。变形缝两侧由于建筑沉降不等,产生沉降差,因沉降差导致止水带拉伸变形,防水层拉裂,嵌缝材料揭开等现象多有发生。建议沉降差不要超过3cm.变形缝的宽度由结构设计决定。建筑越高,变形缝越宽。一般宽为10cm左右。变形缝处的混凝土不小于30cm厚。

  变形缝形式多种多样,做法各异,分叙如下:

  1.底板变形缝宽5cm,防水层越变形缝不断开,变形缝左右无墙。如左侧防水层已做好,然后在变形缝中放置聚氯乙烯泡沫棒(直径2cm),卷材过棒材绕几弯,两侧建筑出现沉降差时, 弯可伸长,防止拉断。中埋止水带两侧预贴聚苯乙烯泡沫板,其厚度同变形缝宽,泡沫板兼做模板。

  2.底板变形缝两侧有墙,俨然是两栋建筑,各自墙面均作外防水,变形缝很窄。变形缝中夹一块聚苯泡沫板,当缝两侧建筑产生沉降差时,聚苯泡沫板成为润滑层,以免造成墙面防水层的摩擦。

  垂直变形缝下方应附加一条卷材,这条卷材并非防水,是用来作“阵前”牺牲品的,当沉降差产生,混凝土垫层断裂,附加层则首当其冲,从而保护了建筑防水层。

  3.变形缝有两侧墙,底板防水层不断开,变形缝设中埋止水带,因侧墙有竖向钢筋,底板出墙趾埋止水带。变形缝上方砌筑模板墙,一侧抹灰找平,以待浇筑混凝土墙。

  4.变形缝两侧有墙,底板防水层相连,变形缝中不设中埋式止水带,设外贴式止水带,变形缝宽为3~4cm,缝中夹填泡沫聚苯乙烯板,作为软性隔离。底板下防水层不做 弯,但其下增设附加层卷材,宽30cm,并与大面积卷材或涂料防水层粘合。

  5.变形缝两侧有墙,缝宽5~10cm,防水层越缝不断开,缝中设U形止水带,两侧墙之间贴聚苯乙烯板,作为填充、隔离和模板之用。

  止水带是地下工程沉降缝必用的防水配件,它的功能可以阻止大部分地下水沿沉降缝进人室内;其二,当缝两侧建筑沉降不一致时,止水带可以变形,继续起阻水作用;其三,一旦发生沉降缝中渗水,止水带可以成为衬托,便于堵漏修补。

  制作止水带的材料有橡胶止水带,塑料止水带、铜板止水带和橡胶加钢边止水带5种。目前我国多用橡胶止水带。

  变形缝中使用止水带止水,但经常发生的渗漏仍然在变形缝处,这说明止水带防水并不十分可靠,尚存在一些问题:

  1.混凝土和止水带不能紧密粘结,水可以缓慢地沿结合缝处渗入;

  2.变形缝两侧建筑发生沉降,沉降差使止水带受拉,埋入混凝土中的止水带受拉变薄,与混凝土之间出现大缝,加大了渗水通道。特别是一字形止水带和圆形止水带,更易出现上述现象,而单折、双折和半圆的止水带,防拉伸作用较好。

  3.一条变形缝常有几处止水带搭接,搭接方式基本是叠搭,不能封闭,即成为渗水隐患。

  4.施工止水带时,变形缝一边先施工,止水带埋入状态较好,再施工另一面混凝土时,止水带下方混凝土不密实,甚至有空隙,止水带没有被紧密的嵌固,使止水作用大减。

  5.装卸式止水带用于室内,覆盖在变形缝上,使用螺栓固定。它的优点是易安装,拆卸方便。但止水功能不如中埋式和外贴式止水带好。室内止水犹如室内防水,地下水已渗入变形缝中,再行堵截,即便止水带处不见水,其他地方也会出现渗水。因此装卸式止水带不能替代中埋式和外贴式止水带。

  6.使用中埋式止水带,尽量靠近外防水层。外贴式止水带对于变形缝的防水比中埋式止水带好,止水于缝外,可以与外防水层结合共同发挥防水作用。

  7.重要的工程,埋深于地下水位下十多米,沉降缝宽达15cm,应使用两种止水带,如中埋止水带和外贴止水带相结合,中埋止水带和装卸式止水带相结合。

  一栋建筑物长度很大,本应在中间部位设沉降缝,但因使用功能要求不宜分开,故设后浇带取代沉降缝。后浇带顾名思义是底板留出一条宽缝,若干天后再行浇捣混凝土,填实补平。

  混凝土底板未达到龄期之前,产生大量水化热,引起收缩,如果底板较长,在收缩过程中会发生中间部位断裂。所以预先在底板中间部位留出70~100cm宽的缝。40天左右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达到了龄期,停止了收缩后,再作后浇带。

  两条后浇带相距一般为30~60m.后浇带处底板钢筋不断开,特殊工程也可以断开,但两侧钢筋伸出,搭接长度应不小于主筋直径的45倍,还应设附加钢筋。

  后浇带处的防水层不得断开,必须是一个整体,并采取设附加层和外贴止水带措施,见图17-16.

  后浇带做法1:后浇带宽度宜窄不宜宽,最好不大于70cm,以防浇捣混凝土之前,地下水向上压力过大破将防水层破坏。

  后浇带两侧底板(建筑)产生沉降差,后浇带下方防水层受拉伸或撕裂,为此,局部加厚垫层,并附加钢筋,沉降差可以使垫层产生斜坡,而不会断裂。

  后浇带做法2:后浇带防水还可以采用超前止水方式。其做法是将底板局部加厚,并设止水带,宜用外贴式止水带。由于底板局部加厚一般不超过25cm,不宜设中埋止水带。

   后浇带做法3:后浇带两侧底板的立断面,可以做成企口,也可做成平面。

  浇捣后浇带的混凝土之前,应清理掉落缝中杂物,因底板很厚,钢筋又密,清理杂物较困难。应认真做好清理工作。

  后浇带的混凝土宜用膨胀混凝土,亦可用普通混凝土,但强度等级不能低于两侧混凝土。

  后浇带与两侧底板的施工缝中夹用膨胀橡胶条做法,施工操作比较困难,也有采用此种做法的。

   主控项目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检查防水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主要性能指标,以及进场复检的质量检验报告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报告,以及保证实验配合比的现场计量措施(包括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检查抽样试验报告。

  (3)检查防水混凝土坍落度及坍落度损失值是否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2.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混凝土试件应实行现场有见证取样制度。试验报告必须真实可靠。

  防水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的取样制备应按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6个)抗渗试件,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试件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

  3.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一般项目:

  1.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正确。

  2.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3.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为+15 mm、-10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10mm. 结构防水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方法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抗渗功能。不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盲目施工,会使结构出现各种各样的抗渗质量问题,如常见的有表面渗水、裂缝漏水、细部(预埋件、穿墙管道等)渗漏水等。因此应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以便在施工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避免质量弊病的发生。对已经出现的抗渗质量问题应及时予以修补堵漏。

  表面渗水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大面积或局部面积渗水,有的呈明显的慢渗或快渗,也有的呈微渗,无集中渗水点,结构大面积呈潮湿状。

  上述渗漏大多是防水混凝土质量低劣,达不到设计抗渗等级所致。具体因素有:材料不合格,配合比不正确或用料称量不准确;混凝土在运输或浇筑过程中产生离析;振捣不当,欠振、漏振;养护不得法,混凝土早期脱水或使养护期缩短等。应以这些因素为鉴,按规定正确施工,提高防水混凝土质量。

  对于已出现的渗漏,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1.对明显渗漏水的混凝土表面,应按17-5“渗漏水的治理”介绍的方法,先检查出漏水部位,再将渗漏范围尽量缩小,面漏缩为线漏,线漏缩小到一点或数点,用适宜方法堵塞。

  2.对微渗的潮湿混凝土表面,可在其上抹膨胀水泥砂浆、氯化铁防水砂浆、涂刷环氧煤焦油涂料、喷刷M1500防水剂或采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予以堵漏和防潮。

  (1)膨胀水泥砂浆抹面先将基层清洗干净并保持湿润。在处理好的基层上先抹压一层膨胀水泥净浆,约1~2mm厚,在净浆终凝前再抹压1:2膨胀水泥砂浆。常温下施工后8~12h即可覆盖潮湿养护,并保持潮湿养护不少于14d.在低温或较高气温下,应根据抹面的硬化程度适时进行养护。

  (2)氯化铁防水砂浆抹面

  1)材料: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一般选用硅酸盐水泥;对处于潮湿环境或水中的结构,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2)配合比:打底砂浆为水泥:砂:氯化铁防水剂=1:2:0.03;面层砂浆为水泥:砂:氯化铁防水剂=1:2.5:0.03;水灰比均为0.5.

  3)施工要点:氯化铁防水剂应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再加人按比例拌匀的水泥和砂之中。基层处理与刚性多层做法相同。

  在处理好的基层上抹压两遍防水砂浆,打底厚1~1.2cm,底层初凝后再施工面层,厚1~1.3cm.施工后的8~12h即可覆盖潮湿养护,并保持不少于14d.氯化铁防水砂浆应随拌随用,初凝硬化后的砂浆不能再用。

  (3)环氧煤焦油涂料

  1)适用范围:修补因混凝土表面微细裂缝或混凝土不密实而引致的大面积渗水。

  2)操作要点:涂料宜涂刷在结构的迎水面或潮湿基层;被涂刷表面若有蜂窝、麻面、孔洞,应以1:2水泥砂浆堵实抹平,然后刷涂料;涂料配制时,以调整稀释剂(甲苯)和填料(水泥)的用量获得涂料合适的涂刷稠度;涂刷时,底层应按配方涂刷一遍,面层应按配方涂刷两遍。每遍不宜涂刷太厚。下层结膜后方可涂刷上层。

  (4)M1500防水剂1)特点:M1500防水剂是以水玻璃类材料为主体,掺加特殊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渗透扩散能力,渗入混凝土内反应生成硅酸钙凝胶体,堵塞孔隙、封闭毛细孔道,增强混凝土密实性。此外,还兼具抗风化、防霉、耐酸碱等性能。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7-20. M1500防水剂主要技术指标

  2)适用范围:

  可在迎水或背水的潮湿(带水)层面上喷(刷),冷作业,施工方便,适用于新、老混凝土结构表面渗水的治理。

  3)施工要点

  ①先将基层清理除去杂物及污垢,用水冲洗干净,然后拭去浮水使基层面呈饱和状态。

  ②喷(刷)第一遍M1500,用量约130~140g/㎡.

  ③待第一遍防水剂深入基层内部,表面无明显湿润状态时,再喷(刷)第二遍M1500防水剂,用量约110~120g/㎡.若提高密封防水质量,还可增加喷(刷)用量。

  ④第二遍喷(刷)后约2~3h(夏季炎热约数十分钟)即喷洒清水养护,24h后如有白色沉淀物于表面,可用少量水清除,然后保持湿润养护48h.

  (5)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这种材料是以普通水泥、二氧化硅砂以及各种活性化学成分组成。其按适当比例与水混合后喷涂到混凝土基层表面,则可渗透到混凝土内部反应生成不溶性纤维状结晶体,填充堵塞混凝土内部空隙及毛细管通道,从而增大混凝土密实度起到防水效果。

  1)特性:具有双重防水功能,不仅表面涂层可防水,且渗入混凝土内部反应生成的结晶体致密混凝土组织结构成为一体,可达到堵水效果;抗腐蚀性强,可防钢筋氧化以及混凝土的风化、碳化;可愈合0.4mm的毛细裂缝;无毒,可用于贮水和食品工程结构;冷作业,施工方便。

  2)施工要点:

  ①先用钢丝刷、打磨机等机具清除混凝土基面的浮浆、泛碱、油污、尘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使基层表面呈湿润的粗麻面。

  ②找出混凝土结构的裂隙、蜂窝、孔洞等缺陷,并将其剔凿至坚实的层面,用水冲净。

  ③配渗透结晶型浆液(以下简称“浆液”):

  按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粉):水=1:0.6(重量比),将粉先置于干净桶内,再徐徐加水,用搅拌器搅拌3min,即可使用。配置用量按0.8~1kg/㎡计,每次配成浆液于8h内用完。

  ④用浆液将剔凿处喷涂一次,洒水养护3d,以1:2水泥砂浆抹平。

  ⑤基层处理后,用水湿润基面。

  ⑥在基层无明水时,用喷浆机喷涂浆液,要厚薄均匀,避免露底和漏喷。

  ⑦涂层固化即洒水养护不少于3d. 17-1-7-2 裂缝漏水尽管并非所有裂缝都会出现渗漏,但是裂缝危害很大(小于0.1mm或可以“自愈”的裂缝除外)。由于有害介质的侵蚀以及混凝土“碳化”,可使钢筋锈蚀、裂缝扩展,容易与混凝土内部毛细孔连通,形成渗漏水通路,所以对于有害裂缝的修补与裂缝漏水的修堵同样重要。

  1.干缩裂缝多发生在结构表面,呈现微细的、不规则的交错裂缝,形成原因主要是施工中不注意,比如:混凝土原材料选用不当,骨料不洁净、含泥量大;配合比不恰当,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过大;振捣不密实或振捣过度,使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多;终凝前对结构表面未予抹压;养护不及时,混凝土早期失水,或未覆盖保潮,使结构表面水分蒸发过快,混凝土体积收缩,在相邻部分或钢筋的限制下产生裂缝。只要加强管理,严格按规定施工,可以减少这种裂缝的产生。

  2.温度裂缝呈现表面宽、向内部逐渐变窄的不规则裂缝,个别情况也可能呈现相反形状或中间宽两端窄的裂缝。这种裂缝可能深及结构内部,甚至贯通整个截面,造成裂缝漏水。这种裂缝的形成是混凝土在散热过程中引起的冷缩在相邻部分的限制下产生背向变形所致。为减少温度裂缝,施工应注意季节气候影响,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避免寒冷侵袭而使表层混凝土温度骤降,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夏季可采取措施降低骨料温度(如喷水冷却或遮阳防晒等),或用深井凉水拌合混凝土等,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还应注意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的温差不要大于15℃。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使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掺入粉细料代替一部分水泥,以减小水泥水化热。还可以掺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或在不影响设计效果的前提下投入不超过混凝土体积四分之一的毛石,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热量。也可以在结构中预留孔道,用通入冷水或冷气的方法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泥水化热。

  对于大型基础,可采用“后浇缝”施工,或采用分段分层法施工,以利散热,并减少温差收缩裂缝。

  3.施工缝漏水主要是由于不按规范规定留置和施工所致。

  4.裂缝及裂缝漏水的处理

  (1)裂缝漏水的修堵详见17-5“渗漏水的治理”中的有关内容。

  (2)对于未渗漏的裂缝,可参照施工缝处理方法,沿缝长凿成八字形凹槽,槽的尺寸可按裂缝大小及宽度而定,一般情况槽宽2~5cm、槽深1~3cm,用钢丝刷刷除槽内混凝土碎屑及浮灰,剔掉与混凝土粘结不牢的石子,然后用水将槽冲刷干净,以素水泥浆打底,再抹1:2.5水泥砂浆压实抹平(见图17-19),最后随大面积一并做防水层。

  预埋件部位渗漏水预埋件周围渗漏水也是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是:预埋件安装前未将锈皮或油渍清除干净,影响与混凝土的粘结,形成缝隙而致漏水;预埋件周围的混凝土未浇捣密实,形成蜂窝、孔洞,同混凝土毛细孔连通,引起漏水。尤其在预埋件稠密处,更易发生此类问题。

  预埋件固定不牢,在受外力碰撞或振动时产生松动,与混凝土之间形成缝隙。为此,对于预埋件稠密处,应改用相同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将预埋件周围浇捣密实,要注意同相邻混凝土筑成整体、不留施工缝;对承受振动的预埋件,应先埋设在混凝土预制块中,预制块周围抹好防水抹面,然后按设计位置将混凝土预制块稳牢,再在周围浇筑结构整体混凝土。

  用预制块稳固铁件对于预埋件周围出现的孔洞或裂缝漏水,可按相应的堵漏做法修堵。

  因受振动而致预埋件周边渗漏水,可将预埋件拆出,除去粘连的混凝土及浮灰,并将其表面锈污清除干净,再将预埋件浇筑在混凝土预制块中,预制块周围抹好防水抹面。在从结构中拆出的预埋件部位,凿成比预制块稍大的凹槽,将槽周及槽底清理干净后满涂快凝砂浆,然后将混凝土预制块填入凹槽,并用快凝砂浆将预制块周围缝隙充分填实。待快凝砂浆硬化并具有一定强度后,即沿四周缝隙用快凝水泥胶浆严密堵塞,再用素灰嵌填密实,最后以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封严。

  管道穿墙部位渗漏水由于管道外皮不洁净,油污、锈迹未除净,致使与混凝土粘结不良,出现缝隙漏水;施工时,管道周围混凝土浇捣不密实,形成蜂窝、孔洞,特别是大直径管道底部更不易捣实,对此可在管道底部开设浇筑振捣孔,待其底部混凝土浇捣密实后,再将孔封严;由于施工方法欠妥,穿墙管不适应外力或温度变形,也会产生裂隙漏水的问题。应在穿墙管道设置止水环(环数及直径按设计规定),以延长渗水通路,增强阻水效能,并兼有锚固管道的作用。为适应一定变形,可采用预埋套管法,即先预埋较穿墙管径大l00mm的套管(亦可加焊止水环),穿墙管穿过套管按设计位置固定,然后将穿墙管与套管之间的缝隙用石棉水泥嵌填密实。此法施工便利,且有一定调节度,可适应一定的变形。穿过内墙的热力管道可依此法施工。

   热力管道穿过内墙的做法对于热力管道穿过外墙,可采用橡胶止水套管法。即先将带法兰的套管预埋在结构中(套管上加焊止水环),在套管无法兰的一端沿管周剔槽,用素灰嵌填。安装管道时,将穿墙管穿过套管,按设计位置固定好,把橡胶止水套套入穿墙管并装在套管法兰上,用螺栓固紧,再用铁卡将橡胶止水管套箍紧固定在穿墙管道外皮,然后从无法兰的一端用石棉水泥将套管与穿墙管之间的缝隙填嵌密实,最后用刚性防水层将管周封严,此法可适应因温度引起的管道胀缩变形。

  热管道穿透外墙的处理管道周边已经出现渗漏水的处理方法:

  1.普通管道穿墙部位裂缝漏水可参照“裂隙漏水”堵塞方法修堵。

  2.热力管道穿过内墙部位的渗漏水可采用“埋设预制混凝土半圆套管法”堵塞。即先将管孔周围扩大凿通,把洞口周围清洗干净,保持湿润,再将已抹好防水层的两个预制混凝土半圆套管放入墙孔对成圆形,并在其接缝处填满快凝砂浆压紧,然后用快凝砂浆上下左右对称地将混凝土套管与洞壁之间的缝隙填嵌密实,填至接近洞口时改用快凝胶浆密实封填,最后再以填充料(如石棉水泥)将预制混凝土套管与穿墙热力管之间的缝隙填嵌密实。可先堵实一端,再从另一端加入填充料,填嵌打口封实。

  3.热力管道穿过外墙部位渗漏水,可以先将地下水位降至管道标高以下,再用橡胶止水套管法进行修堵。

责任编辑:zoe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