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其他相关 > 正文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2011-06-29 10:27    【  【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 基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适应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笔者运用模块式课程结构,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初步构建了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 工作过程 知识 建筑设计技术 课程体系

  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教育部于2006 年11 月提出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 16 号)。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 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是提高包括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在内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为此,笔者提出了“运用模块式课程结构,以工程项目为载体,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

  一、工作过程知识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工作过程知识是指在灵活且不断更新的企业环境下工作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具有整体性、有效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融合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等特点[1].“工作过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括“商业运作过程”、“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等。工作过程知识隐含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包括显性的指导行为的知识(如程序化知识),也包括与之相联系的隐性知识,即那些物化在工作过程、产品和服务中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等最宝贵的工作过程知识[ 2].

  建构这类知识,必须在从事某个工作项目时, 对整个组织内的工作过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这对于引导劳动者达成工作目标、完成工作任务至关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适应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在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时,必须与工作过程相联系。

  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建筑师工作过程

  (一)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开设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 主要面向建筑设计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培养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项目策划、建筑设计和相关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3].其职业指向就是注册建筑师。

  注册建筑师是指依法取得注册建筑师证书并从事房屋建筑设计及相关业务的人员[ 4 ].我国注册建筑师根据其受教育和建筑业务实践经历,分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二级注册建筑师,并对从事业务范围作出相应规定。二级注册建筑师的建筑设计范围只限于承担国家规定的民用建筑工程等级分级标准三级(含三级)以下项目[5] (一般称中小型民用建筑)。申请参加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需要具有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或相近专业大专毕业以上学历,并从事建筑设计或相关工作3 年以上。这无疑使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要以国家颁布的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和限定的建筑设计范围制订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依据, 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完成二级注册建筑师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建构起职业建筑师的工作过程知识,在毕业后经过实践、提高,能顺利通过执业资格考试。

  (二) 建筑师的工作过程分析建筑师工作过程一般包括: 项目策划、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配合施工、参加验收和工程总结。在实际工作中,其工作有时已分化为建筑策划(概念)、建筑设计(方案设计) 和建筑实施(施工图及服务) 三个方向。建筑策划主要是提出设计理念、项目构想;建筑设计是把上述理念和构想进一步规范化、工程化、技术化,使之成为可以通过审批的方案文本; 建筑实施包括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和工程总结。

  建筑师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分工协作的复杂过程。

  建筑师既要负责设计工作,又要及时解决很多不可预见的矛盾和变故。在策划、设计、施工验收、交付使用的过程中,建筑师对外要联系业主和施工方, 对内要协调结构、水、暖、电各工种。将宏观决策转化为微观解决方案,众多具体问题需要判断取舍, 这便要求建筑师具备良好的协调和宏观控制能力。实际上,建筑师总是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结构, 成为管理型或技术型建筑师。管理型建筑师一般善于掌握项目整体运作,从项目洽谈、业主沟通,到设计班子组成、设计计划编制和配合施工等;技术型建筑师则擅长技术环节,从建筑设计构思到与各专业工种衔接等都能做到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可以将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分解为:建筑制图及表现能力, 常用建筑材料应用及一般民用建筑构造设计能力,常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选型及运用能力,居住小区、中小型民用建筑的规划(总图) 及工程设计能力,项目策划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七项。

  三、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

  (一)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在传统学科课程理念的影响下, 我们曾把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为:基础、技术、相关知识、设计、实践和选修等六个部分[6].这些课程或知识, 通常是以一个单独工作项目需要的最低限度基本知识为基础,适用于某项特定的工作任务,没有打破传统双元体制的制约,没有建构起新的基本概念框架---把行业和企业中工作过程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考虑。

  工作过程导向的职教课程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的、和谐的、切实有效和有用的教育[7].因此,在新一轮专业教学改革中,我校依据“运用模块式课程结构,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在基于对职业能力、工程过程知识分析的基础上, 将课程整合成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大块,理论课只分公共课(确定“五课”) 和专业课,设计了新的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二) 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建构新的课程体系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强化实践教学。计划总学时约2800 课时,为避免学生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与工作场所的实践知识之间脱节,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院所属规划设计院等融教学实习、技术服务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产业实体, 形成“ 专业+公司+师生员工”

  专业建设模式。教师能参与业务实践、技术服务, 获得企业工作经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取得工程系列职称或执业资格;还能为教学提供真实的设计课题,提供实习场所,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过程。

  另外,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由学校教师、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课程开发团队,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发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

  2. 课程内容以项目(工作任务) 为载体, 注重职业能力培养。每个项目(工作任务) 都被看作是工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选择必须便于学生的学习, 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有条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比如,将“建筑制图与构造” 的理论教学与“ 构造设计”的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建筑制图一般包括画法几何和建筑制图两部分。传统的制图教学, 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建筑专业工程图及识读其它专业工程图的能力。在绘制建筑专业图时,学生还不懂建筑构造,常常只是为画图而画图。新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学习画法几何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投影原理后,就学习建筑构造,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的同时进行建筑制图实践。通过工程字、美术字、建筑制图的基本练习, 通过建筑实测(楼梯、教室、宿舍等),在具备一般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知识后,运用消防、节能、安全防护(尤其是针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防护要求) 等理论与技术知识,完成一套多层住宅的建筑技术(房屋构造)、常用节点(重点部位的节点内容、构造措施及用料做法) 设计及编制建筑设计技术说明书,即编制合乎要求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3. 以模块式课程结构打破三段式课程结构。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特征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所依据和强调的是学科体系的完整,它可能造成工程理论知识与工作场所实践知识的脱节。因为它假设工作中所应用到的知识都是可以编入教材予以教授的,而问题在于仅依靠那些以理论形式呈现的显性的可讲授知识或一些书面的程序手册,并不足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模块式课程结构严格按照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知识结构,对课程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课程体系做整体规划,先呈现工作任务、理论和操作知识、学习及工作态度,形成则建立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而且可以通过所获得的“结果”,让学生在成就感的驱动下,激发学习兴趣,获得工作过程知识。

  如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建筑设计基础“ 课它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笔者将以往”建筑初步“、”构成设计“等教学内容予以整合,主要通过”认识建筑/人、建筑与环境的认知“、” 体验建筑/人、建筑与空间尺度的认知“、” 形态构成之一/平面构成“、” 形态构成之二/立体构成“、” 形态构成之三/空间构成“、” 解读建筑/建筑名作赏析“、” 初步设计/小品建筑设计“ 等六个工作任务(项目),通过理论讲授、教学参观、课堂作业及课程设计四个教学环节及大量的包括仿宋字、徒手铅笔画、钢笔画等专业表达技能训练和寒暑假的实地参观考察报告、读书报告等课外实践, 采取” 理论+实训“的教学方式,体现”教、学、做合一“ 的现代职教理念。教师在授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既重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讲授, 也重视学生在课程作业中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强调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在真实的工作(学习) 场景中,设置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工作与学习任务,在指导老师带领下,使学生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构建工作过程知识,培养创新精神;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 在发展变化的工作环境中,为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如建筑设计等实践课程教学,由8~10 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用6 ~8 周的时间,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不同类型的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方案设计或施工图设计任务,共同分析设计条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或各自形成不同的设计成果,或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根据项目的规模大小、复杂程度等),形成符合设计招投标或施工交底要求的设计文件, 使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完成工作任务。

  当然,学校创建的工作场景不可能与实际的设计事务所相比,而职业建筑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业务实践。因此,除了安排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外, 在社会实 践课中要求学生至少有一个暑假去设计事务所或校外合作办学基地打工,了解实际工程的运作,在实践中学会与不同部门的人沟通,努力解决自己负责的问题。

  注释:

  [ 1] 赵昕。 工作过程知识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J] .

  职业技术教育,2007, (7):45- 47.

  [2]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 .

  职教论坛,2004, (2):4- 7.

  [ 3]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M] .2005.10.

  [ 4]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4 号,1995.9.

  [ 5] 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67 号,2008.1.

  [6] 朱向军, 陈芳。 建筑教育应十分重视建筑师的职业素质培养---高职院校开办建筑设计专业的一点思考[A] .

  中国建筑学会2003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3.10.

  [7] 徐涵。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 . 职业技术教育,2005, (31):19- 21.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