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专业资料 > 施工组织 > 水利水电 > 正文
2011-03-10 13:25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1.7砂浆锚杆施工
锚杆为全粘结非预应力锚杆,锚杆采用HRB335级2Φ32螺纹钢筋,锚杆倾角均为5°,锚杆孔径150mm,孔内采用M30砂浆固结,锚杆间距为2m(垂直距)×2m(水平距)。
砂浆锚杆工程量较大,且在坡面上施工难度大,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工期及施工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工程。详见“5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1.8预应力锚索施工
预应力锚索采用500KN级,4束Φ15.24mm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锚孔采用矩形分布,锚孔倾角为5°。
预应力锚索工程量较大,且在坡面上施工难度大,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工期及施工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工程。详见“5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1.9被动网防护
在坡脚小路及斜坡设置被动防护网,采用RX-075型和RXI-100型两种被动防护网。
被动网防护工程量较大,且在坡面上施工难度大,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工期及施工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工程。详见“5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1.10主动网防护
表面较破碎危岩带,采用GPS2型柔性防护网防护整个坡面,防护网应与锚杆、锚索之间用锚墩连接牢固。
主动网防护工程量较大,且在坡面上施工难度大,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工期及施工质量,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工程。详见“5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1.11棚洞施工
4#危岩带坡脚处水泥路为进园唯一道路,为防治落石危害,修建棚洞。
1.11.1施工测量
1、棚洞地面线高程为1860-1861m,棚洞顶高程线为1864.80-1865.80m,框架柱高4m,棚洞宽4m.
2、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1)熟悉、校核施工图轴线尺寸、结构尺寸和各部位的标高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对照总图,现场勘察、校测建筑用地红线桩点、坐标、高程及相邻建筑物关系。
(3)测量仪器准备:光学经纬仪(DJ2)一台带弯管目镜;自动安平水准仪(DS1)一台;50 m钢卷尺3个。以上测量仪器均应在施工前检定合格,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
(4)测量人员配备:测量工2~3人,验线员1人,上述人员均持有市建委颁发的上岗证书。
3、棚洞定位放线:
(1)依据本工程定位和高程点,建立本工程轴线控制网和相对高程控制网。
(2)轴线控制桩点按流水段的划分设置。
轴线控制桩的埋设方法应符合要求,钢板上十字凹槽表示轴线与相关尺寸交叉点。为防止控制桩遭受意外破坏,要进行保护并做好标志。
(3)经纬仪观测采用正倒镜取中定点,水准仪测量采用往返闭合测量方法,误差小于等于1.5 mm.距离丈量采用同一把钢尺往返丈量一次,拉力为50 N丈量结果当中应加入尺寸、温度、拉力、倾斜等改正数。
(4)轴线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根据规定本工程布网精度为二级,其中测角中误差±12 ,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
(5)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建立后,验线员进行复核合格后报工程监理查验。
4、基础施工测量:
(1)进场后,要立即将相对标高返至基坑的侧壁上,采用悬挂钢尺法进行传递,在基坑侧壁钉设标高控制桩,间距3~5 m,并以此做为清底、垫层、筏板等施工的控制依据,其高程传递允许误差为±10 mm.
(2)垫层施工前,以坑底轴线控制桩为依据两侧挂小线,用线坐标将各轴线点吊至坑底,全长复核后,放出垫层外边线及消防水池、集水坑边坡线。
(3)垫层上测量:
垫层上测量放线前,首先对轴线控制网进行校测,然后架经纬仪(DJ2)于坑边轴线桩上,依次用正、倒镜方法向下投测轴线点投测允许误差3 mm.
投测后,架经纬仪于垫层上,盘左、盘右转角校核角度,大钢尺往返丈量闭合尺寸。
弹出所有墙、柱边线、洞口线、集水坑位置线等,并将各轴线点返至底板防水护墙上,重点部位用红“▲”做上标记。
(4)顶板测量放线方法同上述第3条,但增加了柱边、墙边控制线,以确保框架柱、墙等位置准确。
5、主体施工测量:
(1)对建筑物的控制网进行全面校验,合格后再进行一层定位放线。
(2)一层定位放线:
利用棚洞四周及中间轴线控制桩,架设经纬仪向一层地面投测轴线,用钢尺复核建筑物轴线尺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10 mm),中间轴线整尺分出。
依轴线放出柱边线、墙边线及控制线。
(3)顶板测量:
1)顶板竖向投测:
一层柱拆模后将各轴线弹在柱身上,向上投测,起始点始终以一层轴线为后视,柱身轴线弹至顶层。
2)顶板高程传递:以一层柱身+50 cm线向上排尺,得出顶板标高。高程竖向传递允许误差每层为±3 mm.
1.11.2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1、基础工艺流程:
清理→混凝土垫层→钢筋绑扎→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支模板→清理→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
2、基础以上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一层柱预留钢筋调整复位 → 放线 → 柱钢筋绑扎、接头 → 验筋 →预埋件预留→ 钢筋内杂物清理 → 合模 → 隐检 → 验收 → 柱砼浇筑 → 拆模 → 柱砼修整→ 组合钢模支墙 → 验模 → 浇筑墙体混凝土 → 拆墙体模板→ 顶板支模 → 验收清理 → 板底钢筋绑扎 →预埋件预留 → 绑扎板负弯筋 → 清理、隐检 → 顶板砼浇筑 → 养护→护栏钢筋绑扎→护栏砼浇筑→养护。
1.11.3钢筋工程
1、原材料:
(1)钢筋的采购和进场检验应严格按有关程序的要求执行。
(2)钢筋进场应备有出厂质量证明,物资人员应对其外观、材质证明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
(3)使用前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及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4)用于框架梁、柱、板的纵向受力筋要核算其屈强比,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2、钢筋加工配料:
(1)钢筋在场外集中加工配料,运至施工现场后绑扎成型。
(2)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油渍、铁锈、漆污等杂物清除干净。
(3)Ⅰ级钢筋末端需做180°弯钩。
(4)箍筋弯钩角度为135°,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型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其不同部位、不同种类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结构部位 | 钢筋分级 | 锚固长度 | 搭接长度 |
一般梁板 | Ⅰ级光圆钢筋 | 30d | 35d |
Ⅱ级螺纹钢筋 | 35d | 40d | |
全部钢筋混凝土墙、柱及与墙柱相连的主梁 | Ⅱ级螺纹钢筋 | 40d | 45d |
(6)钢筋配料前认真核算柱纵向钢筋配筋率,当超过3%时,箍筋应用焊接封闭环式。
(7)钢筋加工应严格按钢筋料表进行加工,其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8)加工完的钢筋半成品堆放在指定的范围内,并按单位《程序文件》规定进行明码挂牌标识,防止使用时发生混乱。
3、钢筋连接:
(1)钢筋连接分竖向和水平向钢筋接头。对 ф22的水平筋采用锥螺纹连接接头; ф22的竖向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ф22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2)用于焊接型钢、钢板和HPB235钢筋时,采用[43型焊条;用于焊接HRB335钢筋时,采用[50型焊条。
4、钢筋接头位置:
(1)框架梁上筋在跨中L/3范围内连接,下筋在支座处或弯矩较小处连接,且应避开梁端箍筋加密区。
(2)框架柱钢筋接头断面应按要求错开,其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35 d,且不小于500 mm.
(3)板面负筋在跨中搭接,板底钢筋在支座处搭接,搭接长度为36 d,相邻接头截面间的最小距离 45 d,且应大于500 mm.
5、接头比例:
(1)框架梁中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机械连接接头不得超过50 %,绑扎搭接接头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绑扎搭接接头不得超过50 %.
(2)框架柱、钢筋混凝土墙中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面积的50 %.
(3)同一截面板筋搭接接头数量不得超过钢筋总数量的50%。
6、钢筋焊接:
(1)框架柱的纵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基础的纵筋采用焊接接头,梁的纵筋采用焊接接头,当梁钢筋直径≥22mm时,应采用焊接接头。
(2)钢筋焊接工艺、质量验收标准、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3)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7、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前应先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长度是否正确,并按预先确定的绑扎顺序将钢筋运至指定地点。
(2)钢筋保护层:基础底板为35 mm厚,采用50×50×35的混凝土垫块;顶板为15 mm厚;梁、柱分别为25 mm、30 mm厚,均采用混凝土垫块。
(3)基础钢筋绑扎:
垫层浇灌完成后,混凝土达到1.2MPa后,表面弹线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不允许漏扣,柱插筋弯钩部分必须与底板筋成45°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距底板5cm处绑扎第一个箍筋,距基础顶5cm处绑扎最后一道箍筋,作为标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走样,两道定位筋在基础混凝±浇完后,必须进行更换。
钢筋绑扎好后底面及侧面搁置保护层塑料垫块,厚度为设计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不得大于100mm(视设计钢筋直径确定),以防出现露筋的质量通病。
注意对钢筋的成品保护,不得任意碰撞钢筋,造成钢筋移位。
(4)梁、柱钢筋:
1)在基础底板进行柱插筋施工时,要严格核对图纸,确保钢筋型号及位置准确无误,所有插筋下端平直弯钩均应伸至底板底筋处绑扎牢固。
2)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及伸过轴线的长度要符合要求。主次梁相交处,次梁纵筋应置于主梁受力纵筋之上。
3)为防止柱插筋及甩出上层的搭接筋在浇筑砼过程中位移,柱立筋下端附加Ф12水平筋与底板上层筋绑扎连接,上端用Ф14临时定位箍固定。
4)梁、柱箍筋要按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对加密区、搭接长度范围内进行局部加密绑扎。
5)框架柱修整合模以后,浇灌框架柱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5)顶板钢筋:
1)工艺流程: 核验模板标高 → 弹钢筋位置线 → 绑扎底层钢筋 → 安放垫块 → 敷设专业管线 → 安放马蹄铁 → 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 → 绑扎上层负弯筋钢筋 → 申报隐检 → 隐检验收 → 转入下道工序。
2)顶板钢筋绑扎技术要点:
① 顶板负弯筋直径较小,加设铁马蹬间距为600 mm,梅花型布置,确保上层钢筋不产生挠度。
② 板筋遇洞口时,当D<300 mm时钢筋绕过洞口不截断;当D=300-600 mm时,钢筋遇洞口处截断,每边配置2Ф12的加强筋;当D=600-1000 mm时,钢筋遇洞口处截断,每边配置2Ф16的加强筋。
③ 绑扎完顶板钢筋后,及时搭设人行马道,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时直接踩踏钢筋上,使钢筋产生位移及变形。
④ 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7)钢筋绑扎完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进行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护栏钢筋
(1)钢筋在施工现场钢筋加工场加工后运到顶板上进行绑扎。
(2)钢筋的种类、型号及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的百分率等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
(3)对梁板上的预留筋进行整理,然后按照设计图纸和测量放线位置进行钢筋绑扎。绑扎时先绑扎立筋,立筋位置调好后再绑扎横向钢筋,若护栏设有预埋钢板,预埋钢板应在钢筋绑扎完毕后安装,钢板的位置高程应认真检查,确认无误后宜点焊在护栏钢筋上。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