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1 17:47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功能、建筑立面要求越来越品味,功能越来越复杂,而且户型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的错层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等复杂结构形式,因其对抗震的不利在结构设计中应引起重视。
在笔者做过的工程中,大量出现了上部为住宅、下部为商业、地下则为车库的建筑,因为使用功能的限制,上部住宅要求无柱,下部商业要求无墙,形成较大的开问,因而就不得不采用框支一剪力墙这种对抗震不利的结构形式。笔者的想法是如能采用全剪力墙的应尽量采用全剪力墙结构,如不行,则在布置中可采用少墙、短墙的布置,其作用是为了减小建筑物上、下部件的刚度突变,减少局部构件过大的地震力,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上层侧向刚度,以满足《高规》JGJ3-2002附录E的要求。
防止刚度突变是框支一剪力墙结构设计的重点。笔者认为这种突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转换层上部数层和转换层下部的刚度突变,也就是附录E的要求;二是转换层与转换层下一层的刚度突变。因为转换层有很大的转换梁,一般达到1500-2000mm高,而其下一层为一般梁,仅500~600mm高,如转换构件较多,这种刚度的变化必然较大。另外因为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一层建筑净空较高且其下为人防工程又需覆土0.8~1米,所以造成一层结构层高较高,多为6米,而二层即转换层层高仅为4米,进一步增大了转换层本层刚度,造成刚度的突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针对上述两个原因寻求考虑,一是可以在转换层及其下一层布置的墙上,取其墙厚较大,提高侧向刚度中墙柱的份额,以减少梁的刚度影响;二是可以和建筑专业协调,将设备转换层置于二层。由于三层以上为住宅,其水暖管道布置和下部商业有很大的区别,必然存在一个设备的转换,过去是做一个设备转换层,但其形成的短墙、短柱对结构抗震极为不利,因此可以提高二层结构层高做一个吊顶,以减少转换层本层和其下一层的刚度差。
对于转换层的上一层,因为住宅层高一般为2.9米,而墙较多,在许多的设计中,设计者往往按照一般剪力墙来布置,取墙较密且墙长很长,造成上、下层刚度比难以满足要求,不得不加大下部的墙数量及厚度,但多又因使用功能的限制,墙不能布置在合理的位置E,造成建筑物偏心加大,抗震不利,所以如采用一般的剪力墙的长度会很难满足规范的规定。方法还是要从上部解决,要采用短墙和大开间的布置,减少上部的刚度,同时可提高下部的墙厚,而减小上部的墙厚,因上部墙的数量较多,减小墙厚作用比较明显。从笔者设计的工程计算结果看下部墙厚400mm即可,另外在转换层剪力墙顶加一圈墙梁,加强上、下层墙筋的锚固。
通过以上分析,可使整体结构刚度基本均匀,在概念设计方面给与保证,再满足计算和构造上的要求,就可使结构安全得到基本的保证。同时,上部较柔的结构也利于地震力的消耗,降低了结构的造价。
还应注意的是框支一剪力墙结构是一种抗震不利型式,其结构抗震性能差,造价高,应尽量避免采用。但它能满足现代建筑不同功能组合的需要,有时结构设计又不可避免此种结构形式,对此应采取措施积极改善其抗震性能,尽可能减少材料消耗,以降低工程造价。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