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1 10:26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一、我国绿色生态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1.缺乏对绿色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绿色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绿色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绿色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绿色生态建筑等等。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绿色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绿色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建筑能源的利用率低
我国是工程强国,但也必须是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为此工程建设必须有良好的环境与生态效应,而破坏环境和生态的工程不仅损害人类的生存条件,而且工程自身的功能也会丧失。一些地区为了片面追求产值,不顾环境和生态效应上项目,将发达国家淘汰的产业大量引入,只向工程要GDP,结果造成局部甚至整体的生态环境还在继续恶化。这样的工程所形成的产业,是高消耗和低产出的粗放型生产,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由此使我国单位GDP的能耗和原材料消耗,都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例如我国单位GDP的能耗为日本的5倍、美国的2.6倍、德国的3.6倍、印度的1倍;每1万美元GDP的原材料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是2~4倍,水泥是2~11倍,化肥是2~13倍,工程建造和使用所形成的是“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因此,缺乏生态环境观念,由低技术、高污染的大量工程所构造的“工程大国”是不可能持久维持的。
从能源资源条件看,我国煤炭和水力资源比较丰富,但煤炭的经济可采储量和可开发的水电量按人均水平,均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至于石油和天然气就更少了。如果我们继续不断挥霍自然资源,竭泽而渔,势必贻患子孙。为了后代可持续利用国家的能源储藏,现在必须节约能源。随着城镇建筑的迅速发展,采暖和空调建筑、生活和生产用能日益增加,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急剧增长,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大气污染以煤烟为主,以尘和酸雨的危害最大,建筑采暖和炊事用能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两个主要因素。几个大气污染指标,如总悬浮颗粒、降尘、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北方城市高于南方城市,采暖期重于非采暖期。一些城市如重庆、兰州,沈阳、北京等地,空气污染情况严重。
上述污染物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对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已占世界第二位,建筑用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全国用能排放量的1/4,随着建筑物的大量建造,情况可能还会进一步恶化,前景确实令人担忧。
3.人文水平不理想
工程是人建造的,也是为人而建造的,需要有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贯穿其中,即方便于人,服务于人,真正实现工程的人文价值。因此,不能只把工程当成物来看待,而是要当成人的一种存在与活动场所来看待,看成是人的一种广延形式。过去只盖大量的简易筒子楼,现在住房不断提高居住条件的舒适宽敞,甚至还力求人居环境的优美宜人。但从普遍性上,距理想目标仍有一段距离,例如城市过于拥挤,城市的有些设施还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所以地铁进不了火车站,或立交桥过于复杂,标识不清,造成拥堵或迷路。另外,无障碍通道和照顾残疾人的设施只是个别地方存在,不像发达国家成为普遍的设施,这恐怕是由于经济实力的制约造成工程的缺陷。
二、整改方法探究
1.绿色化人文设计
设计的目标是“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换言之,就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让需要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并运用科学技术创造适于人生活的环境,使环境—人—社会相互协调。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未来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设计人性化的原则,塑造有价值的人性居住空间。
(1)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益于人的生理要求。居住区应有较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远离工厂、铁路等产生有毒气体和噪音地段。外部环境绿化应品种多样化、多层次化,形成可使多种生物共生的环境。
(2)外部空间环境应满足人的活动要求。私密性与邻里关系是人对居住的双重标准。在公共空间中应设计适宜的邻里交往空间,安全而自由,并设有服务配套设施,使老人孩童残疾人都各得其所。富有人情味的住区景观能增加居民的依恋性与归属感。
(3)合理的内部空间划分满足人的个性要求。住宅的空间设计要注重动静分区和食寝分区。卫生间和厨房有足够面积,具备自然采光及通风,有稍大的贮藏空间,合适的厅、室比例等。居住空间环境标准的提高并不是简单地扩大面积,而是注意功能要求和质量的提高。
(4)“e性空间”概念服务人的信息要求。信息与网络化已普及,互联网的利用将作为使用功能因素与住宅设计发生关系,现代社会生活要求住宅建筑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网络应成为现代化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配置之一,并将成为居住质量的必要保证。
(5)舒适的视觉环境。重视人的精神要求。
2.建筑材料的选择
在建筑材料方面,绿色建筑呼吁采用绿色建材,这种“绿色”体现在对人体健康无害、对环境有益。如慎重利用热带森林木材,使用对人体无害、可循环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材料。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人类在追求居室内部环境舒适性的时候,采用了很多新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这些材料虽然从视觉上满足了人们美化居室的要求,但却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如花岗石衰变会产生氡气,人在高浓度的氡气环境中有致癌的危险;木材类复合板的生产多用脲醛树脂、酚醛树脂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致癌物质游离甲醛;涂料所用成膜助剂主要是毒性较大的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和苯甲醇等,油性涂料中的氯化物溶液或芳香类碳氢化合物以及塑料制品中使用的铅类热稳定剂等对人体都有很大的危害性。在建筑建设和装修中应尽量避免使用上述材料,而使用不含或含有这些物质较少的绿色建筑材料。
3.能源的有效利用
绿色生态建筑应有效地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这是绿色建筑“绿色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如利用地热资源、太阳能、自然通风、自然光、水利和植物等,尽量少使用空调,这样既减少了能源消耗,又减少了因氟立昂的排放和产生的热量对大气的污染。在能源方面,应循环使用建筑材料、废物再生利用、水循环利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控制系统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废料和家庭废料。
4.绿色生态建筑标准的制定
我国每年的建筑量居世界第一位,绿色生态建筑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对绿色生态建筑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国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标准及其技术评估体系,使绿色生态建筑产业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