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2010年岩土工程师复习指导:静压管桩常遇问题及防治处理办法

2010-09-17 09:08 来源:来源于网络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桩身断裂

  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端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逐渐增大或突然增大,这时可能是桩身发生断裂。

  原因:

  (1)桩节的细长比过大,沉桩又遇到了较硬的土层;

  (2)制作桩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时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

  (3)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4)稳桩时不垂直,压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移动桩机机架方法校正,使桩身产生弯曲;

  (5)接桩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弯折;

  (6)制作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够。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未被发现。

  预防措施:

  (1)施工前应将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进行钎探了解;

  (2)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后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得采用移机架的方法来校正;

  (3)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规定时不得使用。

  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现象:桩设计时是以最终贯入度和最终桩长为施工的最终控制。一般情况下,以一种控制标准为主,以另一种控制标准为 参考,有时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

  原因分析:

  (1)勘探点不够或勘探资料粗略,对工程地质情况不明,尤其是持力层的起伏标高不明,致使设计考虑持力层或选择桩有误;

  (2)勘探工作以点代面,对局部硬夹层,软夹层不可能全部了解清楚,尤其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下,还有地下障碍物。压桩施工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施工控制标准(3)桩身断裂,致使桩不能继续压入。

  预防措施:

  (1)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补勘,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压桩顺序;

  (2)防止桩身断裂。

  桩顶位移

  现象:在沉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浮。

  原因:

  (1)桩入土后遇大块坚硬障碍物,把桩端挤向一侧;

  (2)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

  (3)土壤饱和密实,在沉桩时土被挤到极限密度而向上隆起,导致相邻桩被浮起;

  (4)在软土地基施工较密集的群桩时,由于沉桩引起的孔隙水压力把相邻的桩推向一侧或浮起。

  预防措施:

  (1)采取降水或排水措施;

  (2)采取先开挖基坑后压桩的措施。

  接桩处松脱开裂

  现象:沉桩时接桩处出现松脱开裂现象。

  原因:

  (1)连接处表面没有处理干净,留有杂质、雨水、油污等;

  (2)连接件不平,有较大空隙,造成焊接不牢;

  (3)焊接质量不好,焊缝不连续、不饱满或有夹渣;

  (4)两节桩不在同一直线上,接桩处产生曲折,沉桩时接桩处产生集中应力而破坏连接。

  预防措施:

  (1)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位清洁;

  (2)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

  (3)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焊接预埋件应平整服贴,焊接后,认真检查一遍,符合要求后再继续压。

延伸阅读:沉桩 土层 防治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