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其他相关 > 正文

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低碳经济

2010-09-21 10:39  来源于网络  【  【打印】【我要纠错】

  提高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增强节能降耗的自觉性。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方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作为建筑企业,应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中国政府在2009年年底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郑重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40%~45%。当低碳减排正式成为国家责任之时,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支柱的中国建筑产业,必须正视产业的现状。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实际上来自于建筑物的能耗。目前,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占全社会比重偏大,在我国新建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同时,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可能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提出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可见建筑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又形势严峻,任重道远。各个建筑企业应该看到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尤其应该看到“高碳经济”虽然具有外部性,但对企业成本和效益具有直接的不利影响,节能降耗本身也是企业降本增效、增强竞争力的需要。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增强节能降耗的自觉性,形成企业内部节能降耗的良好风尚。

  迎接低碳经济的挑战,增强节能降耗的紧迫性。正因低碳经济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共同关注。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全社会对绿色建筑、低碳城市的推崇下,不论是政府还是消费者,对低碳经济的认识正在不断提高,低碳经济的要求将会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每个建筑企业要有紧迫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以低碳生产和低碳产品满足客户、政府和社会的要求。

  一是要加强对低碳经济的组织领导,在一把手负总责的前提下,明确“谁生产,谁负责”、“谁管生产,谁负责”,并组织动员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建设。

  二是严格按照节能环保的要求,狠抓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施工、节能降耗。要设立节能降耗的目标,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加强考核和奖罚,把节能降耗的目标责任落到实处。

  三是要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沟通,积极引导业主和设计推进低碳建筑的开发与生产。

  四是对于一些业主只顾自身利益,提出有害低碳建筑生产要求的,应该采取方式予以抵制。

  抢抓低碳经济的机遇,增强节能降耗的创新性。低碳经济对建筑企业虽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谁适应了它的要求,抓住了机遇,谁就赢得了发展的先机。因此,建筑企业一是要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未来竞争,谋求基业常青的重要战略任务,加强战略规划,指导自身实践。二是要通过优化设计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与应用,以科技进步提升建筑产品本身节能降耗的水平。三是要按照发展绿色产业的要求,加快整合与建筑企业相关的产业链条,大力推进工厂化加工、现场装配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获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四是加强对具体项目节能降耗的策划,找准差距,抓住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降耗活动。

延伸阅读:经济 建筑施工 企业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