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文苑漫步 > 正文

园林“人文氛围”营造

2015-01-27 16:23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  【打印】【我要纠错】

  由绍兴“沈园”的文化积淀谈起

  一提到园林的“人文氛围”,不少人会想到绍兴的“沈园”。因为沈园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南宋词人陆游的那篇《钗头凤》,及百年来人们根据陆游原作改编的戏剧,使沈园声名远播,百年流芳

  游客所注目的多是沈园的文化沉淀和历史背景,陆游的《钗头凤》,词曲优美,凄切婉转,文字简炼、感人至深。历代以来,越剧、话剧《钗头凤》则更是在原词的基础上,大加渲染,剧情曲折凄离,情意绵绵。数百年来,曾令众多男女为之动容。

  相传,陆游年青时与表妹唐琬相爱成婚,郎才女貌。不料,陆母不喜唐氏,强令唐琬改嫁。数年后,陆游偶游沈园,不期与唐琬相遇。此时,二人都有他属。唐琬置酒相待,陆游旧情复燃,百感交集。在壁上题写了《钗头凤》词:“春如归,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等句。

  四十年后,陆游又重游沈园,故园依旧,人面全非。不由感慨万分,又写下了题为《沈园》的诗词:“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惊鸿照眼来。春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猗吊遗踪一泫然”,这是一段催人泪下的“儿女情长”故事。

  陆游作为一代文豪,一生坎坷,饱经风霜,忧国忧民,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词。但是在个人情感上,竟然也会和普通人一样有着抱恨终生的遗憾

  寻常的花卉树木、寻常的楼台庭院,也因之添彩生情。无言的园林,因陆游诗文、戏剧的流传而成为“千古名园”,成为众多游客注目的旅游沸点。这就不能不令人思索了,在我们造园过程中,资金的投入,亭台楼榭、花草树木的设计,及建造和栽培固然重要,但是文化内涵、历史沉淀的挖掘也是重要组成部分。

  寻找“文化底蕴”

  一个园林建筑,一座楼台,或者仅仅一条长廊的设计或修建,需要耗费人们大量的心血和资金投入。我们建造的许多事台楼阁,外观秀雅,融江南园林和北方宫廷风格于一体。不少园林建筑,中西结合,甚至搬来了欧洲、印度、俄罗斯或中东的造园风格,创意别出心裁,不可不说是“精品”之作。但是名气不大,游人廖廖,很难形成一方的旅游气候,达到预期的人气和经济效益。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缺少人文沉淀的挖掘,缺乏有创意的文化背景

  但是“文化背景”是可以“创造”的,是可以“臆想”的,也是可以“寻找”的。比方说,杭州的雷峰塔,游人一到那里就不由想起白娘子的故事;飞来峰,人们马上会记得济公的传说。但是雷峰塔下是否真有白娘子?或者“飞来峰”是否真从印度“飞”来?无人追究。

  不言而喻,那是子虚乌有的事,是前人臆想出来的。但是这些曲折离奇的故事或传说,就是那么具有吸引力,就是能够炒起一方的旺盛旅游人气,就是能成为当地财源滚滚的“源泉”,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了

  我们通常所说,江南园林的“四大名亭”,或者“八大名楼”等等,不少游人不远千里慕名来游。

  一篇优秀的文章,一个优美的故事,一段感人的传说,能让一座楼台、一个亭子、一所庭院,名扬四海,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海市蜃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进而带动一方经济。因此,我们在造园过程中,绝对不能轻视园林“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挖掘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每一块土地都有厚实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地区都有特殊的人文历史,就看我们怎样去利用和创造了。

责任编辑:南瓜妹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