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其他相关 > 正文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普及后的真假伪劣争议

2015-04-16 11:35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  【打印】【我要纠错】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全进口产品,主要是以加拿大、马来西亚、美国的全进口产品为主,由于价格不菲,在市场上的流通情况不甚理想;二是采用进口核心母料在国内加工生产的产品,国内几家知名品牌如“赛柏斯”“凯顿百森”“鼎晨”“基成达申”等均属此类产品,是目前市场上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主打产品;三是采用国内研制的活性催化剂进行加工生产的产品,本来是件好事,但被恶意利用,甚至于用刚性防水堵漏材料来冒名顶替的,也源于此。

  要鉴别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产品真伪,说难其实也不难,有位专家已经提出了四大鉴别方法:了解生产及销售企业资质;对照国标核对检验报告;现场钻取试件进行抗渗试验;检查产品包装和标志。笔者认为,这四种方法都是切实有效的,我们不妨可以借鉴。

  最重要的是了解生产企业的资质与市场信誉度。所谓资质,指的是生产厂家是否具备生产资格,无论是《生产许可证》也好,还是《产品备案证》也好,都必须是真实有效的;也可以查询生产企业是否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情况,值得提醒的是,个别企业在投标时提供的认证证书,产品与服务范围并不是水泥基防水材料或干粉砂浆产品的生产与服务,而是以防水卷材或液体涂料产品的生产与服务来替代,这样就缺乏了生产专业性与技术性。所谓市场信誉度,我们可以了解产品的工程案例与实际施工效果。问题在于每个生产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工程实例提供给使用单位,我们必须学会甄别。这些案例中有多少是国家或省市级重大工程?它们的实际使用量是多少?生产企业是否能提供这些工程案例的施工效果证明?总之,使用单位应该掌握产品工程案例的真实性,真正了解生产企业的市场信誉度,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去使用该企业的产品。

  其次是审核生产企业提供的《检验报告》。对“委托送样”的检验结果,我们不妨多一点怀疑,少一点轻信,因为检验单位只对送样产品负责,不对实际使用产品负责,个别厂家往往采用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段,用买来的真产品送检,而用假冒产品供货。而“委托抽样”的《检验报告》或在施工现场上随机抽样的检验结果,才能更真实地反映产品本身的质量。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对《检验报告》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如果某些指标,尤其是抗渗指标(特别是二次抗渗压力)和渗透压力比指标远远高于国家标准的话,我们就有依据怀疑产品的真实性,因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抗渗指标系数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的,检测初期的指标并不会很高。

  再其次是突击抽查。使用单位要保证所购产品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不妨在前期进行市场调查时就进行突击访查,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进行突击验查,主要检查生产厂家是否有一定的库存量,可以保证施工现场的需要,是否确实有生产能力,可以保证持续供货。笔者在山东、福建、广东等地的访查过程中,发现个别生产企业的产品库存量只有可怜兮兮的几桶材料,却又声称产品在全国各地的销售情况良好。有市场量而没有生产量,产品的真伪就值得怀疑了。

  最后是把好现场抽检关。作为生产厂家出厂产品的检测,采用抽检形式,这在GB18445-2001第7条“检验规则”中有详细规定,作为施工单位的产品现场抽检,C型涂料可按照国标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明确的三项强制性指标进行检测,其中包括:①7天龄期的抗折强度应≥2.80MPa,②湿基面粘结强度应≥1.0MPa,③28天龄期的抗渗压力≥0.8或1.2MPa.但是,除非使用单位对生产厂家的信誉是完全信赖的,否则,就必须增加“二次抗渗压力”的抽检,这是判断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重要的技术依据,也是排除生产厂家用其它刚性材料来替代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即使要花费的时间再长,也还是有必要做这个指标的抽检。据悉,南京某重点市政项目,在招标采购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时,指定抽检的是粘结强度、抗渗压力、渗透压力比和二次抗渗压力四项指标,使投标单位一下子自动退出了三分之二。可见这些生产企业对抽检二次抗渗压力还是心有余悸的。

责任编辑:tufangss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