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其他相关 > 正文

城市设计的相关历史背景

2015-04-15 17:57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  【打印】【我要纠错】

  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大概是怎么样的呢?在美国学者郎的著作《城市设计——美国经验》中指出,城市设计作为一个概念和方法,是不会永远存在而终有消亡的一天。二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西方国家进入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时期,出现城市面貌混乱等诸多方面问题,城市设计概念随着大规模的结构性的城市建设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关注,在此之前已经存在多时的(Civic Design)等概念被取代。其后多年的实践证明,城市设计针对结构性的城市形态调整相对非常有效。城市是人类意志的产物,如科斯托夫在《城市形态》一书中所说,“城市是人为的而非自发的”。对城市的设计自古有之,古往今来,城市形态的方式不外乎两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作为一种组织化了的意志的投射,设计作为前者居多。作为正式学科,当代城市设计的确立是以哈佛大学20世纪60年代设置专业为标志,其中以凯文·林奇为代表。林奇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规划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中致力于对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研究、实践和教育,论著很多。其中1960年出版的《城市形象》一书,已再版了16次,至今仍是世界上许多学校城市设计课的主要参考书之一。

  林奇认为:严格地讲城市设计应该是市区设计,它介于城市规划与建筑学或园林建筑学之间。市区设计不仅是用地规划、设计控制、公共空间建设,还包括更重要的方面,即活动和特色计划、环境模式创造和促进环境教育和建设参与,因此它又涉及到法律、社会、经济和政治。他认为,市区设计不应仅仅限于建筑师或园林建筑师,应是一种公共教育。从事市区设计工作的人有两种类型:一是过程管理型;二是开发设计型。无论如何,市区设计应是设计类学生的专业课,但学生毕业后不一定都去搞设计。他还指出:市区设计教育应偏重于规划方面,这是市区设计工作的基础。如规划过程、形体环境开发、设施布置以及社会、经济的需要等等,设计师至少应该知道如何设计。本着这一思想,林奇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系与城市规划研究系之间创建了“环境设计中心”,该中心的教师和学生主要来源于这两个系。凯文·林奇第一次把环境心理学引进城市设计,并通过多年细心观察和群众调查,对美国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城3座城市作了分析,将城市景观归纳为道路、边缘、地域、节点和标志5个因素。

  他认为市民就是通过这5大景观因素去辨认城市的风貌特征,因此,城市设计不应再是建筑师或城市规划设计师的主观创作,而应是探索每座城市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及其特色,并加以组织发挥,使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分析这F大因素时,他又引入空间、结构、连续性、可见性、渗透性、主导性等设计特性与之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套崭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而相应地,战后城市设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学科分工日益细密,交叉学科的出现;欧美各国在现代主义思潮指导下的战后大规模建设;传统城市结构的遗弃失落(生活方式的变化受到小汽车普及的巨大影响);城市肌理组织的过度拼贴化;人类深层心理需求的共通性和外在表现的多样性促使城市形态在保留多元化的同时适度整合。进入全球化时代以后,作为产业中心和各种交换(包括物质、信息乃至基因的交换)所在地的城市又出现了许多的发展倾向,文化输出成为城市的重要功能,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城市的知名度往往与其强大的高雅文化、流行时尚的输出能力成正比,甚至有学者提出都市营销的策略。另外,从城市的物质分布形态而言,一方面适应产业专门化的特征,一方面有强大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等交通体系作为保障,出现了所谓一百英里城市和超级城市,人们生活状态的变化引发了城市行为和形态不可避免地发生着重大变动。

责任编辑:tufangss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