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9 10:35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广应用高强钢筋方面的成功联动后,两部委再度联手,决定在建筑工程中开展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这是两部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指导意见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实际行动。
发挥“三提升,一加强”作用
3月4日,在两部委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上了解到,高性能混凝土作为我国的重要绿色建材,首次有了清晰的发展轮廓,其推广应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混凝土应用水平,推动建筑节材。提升混凝土耐久性,延长结构寿命。提升混凝土生产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加强全过程控制,从源头保证原材料质量,最终提高工程和产品质量。
业内人士还认为,做好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还可推动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推广精细化施工和先进施工工艺,对提升整个建筑业的发展质量和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2字”方针作为基本框架
除此之外,两部委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原则也已确定:一是“政府引导,市场推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市场环境,激发生产和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内生动力。二是“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全面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重点推动在省会城市新建建筑,特别是绿色建筑、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等工程中应用。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建筑特点,确定本地区相应的技术路线图,并配套相关政策措施。四是“试点示范,标准先行”。组织开展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和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制修订高性能混凝土相关标准,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发挥示范效应。专家认为,这“32字”方针,形成了下一步我国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框架。
为顺利推进这项工作,两部委还明确了主要任务。第一是加强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基础研究。搭建集混凝土及关键原材料研制生产、工程设计实验、标准规范修订、工程建设等单位一体的研发平台,重点研究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控制、配合比优化设计、生产及施工质量控制、耐久性指标体系、工程设计应用以及抗震、耐火、抗裂等性能。
第二是制修订高性能混凝土相关标准。编制高性能混凝土评价标准,适时修订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相关规范,明确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要求,提升竖向构件强度。制修订混凝土关键原材料水泥、砂石、掺合料等产品相关标准。建立并完善工程标准与产品标准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第三是推动混凝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混凝土生产行业准入门槛,建立搅拌站绿色生产评估制度,强化与资源管理、联合重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等工作的联动,规范行业管理。引导并支持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创新经营业态和商业模式,大力整合竞争乏力的搅拌站,提高生产集中度。
第四是推广混凝土生产和应用先进技术。推广配合比设计优化技术,加大消纳产业固废力度,提升混凝土性能,实现水泥减量化。提升砂石、混凝土生产装备智能化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提高掺合材、外加剂成分检测与质量分级控制能力,保障混凝土质量。发展贴近工程建设市场需要的移动式混凝土生产成套装备。采用精细化施工技术,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工程质量。
第五是加强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完善混凝土及关键原材料生产、储运、现场施工应用质量监督机制,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质量保证体系,对混凝土及其关键原材料生产、储运、浇筑、养护全过程进行监管,实现生产质量监管全程无缝链接。优化发展环境,创造良好氛围两部委还认为,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应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联合建立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协调组,统筹混凝土及其关键原材料的生产和应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解决推广应用中的重大共性问题。
同时要加大政策扶持。在住房城形成混凝土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