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0 15:13 来源于网络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目前对超高层类建筑的节能研究较少,尽管2005年我国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些地区仅仅对照建筑节能标准进行简单的约束性工程设计,但目前对超高层建筑节能的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例如超高层建筑的节能模拟优化设计技术,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约束外节能问题、各环节建筑节能的潜力基础研究等问题。从建筑耗能角度,超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主要区别在于立面高度跨越了气候分区。高度超过100 m以上除太阳辐射可以认为基本不变以外,气温和风速等气象参数均发生很大变化。当地面风速为2 m/s时,100m高度的风速根据指数规律达到3m/s,而400~500米时风速可达到5m/s以上,温度随高度的变化也明显降低,通常每100米高度的温度下降0.6~1.0℃,仅此变化即可导致建筑物移动一个2级气候区。目前国内使用的节能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的能耗模拟软件,均不能反映气象参数沿垂直高度的变化规律,也不能够反映建筑围护结构沿高度方向的表面热交换能力的差别,因此无法准确地计算建筑物的能量消耗,更无从谈及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筑物制冷、空调、配电等一系列设备系统。
其次,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能约束的节能技术还不能够完全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涉及的内/外遮阳、通风等技术规定对超高层建筑难以适用,标准规定的建筑能耗的权衡判断方法也是基于建筑物全楼整体建模的一种评价方法,受目前能耗模拟工具的计算能力所限,超高层建筑中的计算对象(如房间数量)规模远远超出了模拟软件的计算能力,工程设计执行现有的节能标准凸显技术依据不足。
此外,由于现有的超高层建筑主要为新建建筑,不同地区的超高层建筑的实际耗能情况、空调系统、照明、电梯、办公设备等各部分的耗能比例,玻璃幕墙的能耗水平、遮阳系统的实际效果,以及设备层、数据中心层对建筑耗能影响等微观类问题,建筑能源结构、建筑酒店/商场/办公/居住混合功能节能匹配优化等宏观类问题都有待具体分析研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