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工程技术 > 正文

盾构施工地面辅助设施

2014-07-22 08:41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  【打印】【我要纠错】

  【学员问题】盾构施工地面辅助设施?

  【解答】为了确保盾构正常施工,根据盾构的类型和具体施工方法,配备必要的地面辅助设施:

  (1)做好施工场地的控制网测量,保证施工质量;

  (2)做好三通一平,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平面布置,设计施工围墙、场区道路、管片堆场,铺设水管、电缆、排水设施、布置场地照明等;

  (3)要有一定数量管片堆放场地,场内应设置行车或其它起吊和运输设备,以便进行管片防水处理,并能安全迅速地运到工作面。还可根据工程或施工条件,搭设大型工棚或移动式庶雨棚,还应设置防水材料仓库和烘箱;

  (5)拌浆间:拌制管片壁后注浆的浆体,并配有堆放原材料的仓库;

  (6)配电间:应由两个电源的变电所供盾构施工用电且两路电源能互相迅速切换,以免电源发生故障而造成工程的安全事故;

  (7)充电间:负责井下电机车的蓄电池充电,要配有电瓶箱吊装的设备,充电量要满足井下运输电箱更换所需,对充电间地坪等设施应防硫酸处理;

  (8)空压机房:若采用气压施工,应设置提供必要用气量的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筒,管路系统要安置有符合卫生要求的滤气器、油水分离器等设备。并由两路电源以保证工作面安全;

  (9)水泵房:若采用水力机械掘进,或水力管道运土、进行井点降水措施的施工工程,应设水泵房,泵房应设于水源丰富处;

  (10)地面运输系统:主要通过水平垂直运输设备,将盾构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器具运入工作井的井底车场。还应包括供车辆运输的施工道路,整个系统的组成形式较多;如:垂直运输可采用行车、大吊车、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地面水平运输由铲车、汽车、电瓶车等。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结合所配备的起吊机械、运输设备组成合适的盾构施工地面运输系统较理想的形式。将工作井、管片防水制作场地、拌浆间、充电间等布置连成一线,并合理确定行车的数量,实现水平和垂直运输互为一体的系统;

  (11)盾构出土的配套:盾构法施工掘进是其主要工序之一,所以出土系统设施对盾构施工是至关重要的。

  干出土可采用汽车运输,并配有集土坑来确保土体外运,不影响井下盾构施工。水力机械掘进运土,需要有合适的排放容量的沉淀池。对泥水盾构还应考虑泥浆拌制及泥水分离等设施;

  (12)其它生产设备:一般包括油库、危险品仓库、设备料具间、机械维修间等;

  (13)通讯设备:为了确保盾构施工安全,隧道施工特点为线长,所以各作业点之间通讯必不可少的,目前通讯采用电话,井下使用的电话必须是防潮、防爆的,在气压施工闸墙内外还须有信号联系;

  (14)隧道断面布置

  隧道断面布置主要考虑隧道内的水平运输,水平运输包括车架的行走以及管片、土箱等的运输,隧道内通常采用轨道运输,在断面布置时要确定轨枕的高度、轨道的轨距等主要尺寸,轨道的安装必须规范,压板、夹板必须齐全,防止轨距变化引起车辆出轨。对于水力机械出土的盾构来说,隧道断面布置还必须考虑进出水管的布置及接力泵的安装部位,布置时要考虑管路接头方便,便于搬运和固定,上述装置不得侵入轨道运输的界限。人行通道所用的走道板宽度要大于50cm,与电机车的安全距离大于30cm,净空高度大于1.8m.隧道断面还要布置隧道的照明及其供电、盾构动力电缆、通风管路及接力风机、隧道内清洗及排污的管路等;

  (15)车架转换

  对于工作井空间较小,车架不能一次到位环境,则需要采取车架转换措施,即盾构出洞阶段车架与盾构分离,通过转换油管、电缆等连接车架与盾构,待盾构推进一段距离,隧道内能容纳车架长度时,再拆除转换管路,将车架吊入隧道与盾构相连,达到正常施工的状态;

  (16)井底车场的布置

  待盾构出洞,推进一定距离后,管片与土体的摩擦力能平衡盾构的推进反作用力时,即可拆除后盾支撑和后盾管片,充分利用井内的空间,在井底形成一个井底车场,通过搭建平台,铺设双轨等措施来提高水平运输的能力,加快施工进度。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责任编辑:tracy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上一篇:挖土路基要求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