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5 15:46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学员问题】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评定?
【解答】1.设计参数选择
1)不同试配强度的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表3选用。
表3 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
注:①表中横线以上为采用32.5级水泥用量值;横线以下为采用
42.5级水泥时的水泥用量值;
②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轻粗骨料,上限值适用于
碎石型轻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③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2)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灰比应以净水灰比表示,配制全轻混凝土时,
可采用总水灰比表示,但应加以说明。
注:净水灰比:净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之比
净用水量:不包括轻骨料1h吸水量的混凝土拌和用水量
总水灰比:总用水量与水泥用量之比
总用水量:包括轻骨料1h吸水量的混凝土拌和用水量
3)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限值见表4
表4 轻骨料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注:①严寒地区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低于-15℃者,寒冷地区指
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处于-5℃~-15℃者。
②水泥用量不包括掺合料;
③寒冷和严寒地区用的轻骨料混凝土应掺入引气剂,其含气量宜
为5%~8%.
4)轻骨料混凝土的净用水量可根据稠度(坍落度或维勃稠度)和施工要求选用,见表5.
表5 轻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
注:①表中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轻粗骨料,对于碎石型轻粗骨料,
需比表中值增加10kg左右的用水量;
②掺加外加剂时,按其减水率适当减少用水量,并按施工稠度要
求进行调整;
③表中值适用于砂轻混凝土;若采用轻砂时,需取轻砂1h吸水率
为附加水量;若无轻砂吸水率数据时,也可适当增加用水量,最后按施工稠度要求进行调整。
5)轻骨料混凝土的砂率以体积砂率表示,即细骨料体积与粗细骨料体积之比,体积可用密实体积或松散体积表示。其对应的砂率为密实体积砂率或松散体积砂率。砂率可按表6选用。
表6 轻骨料混凝土的砂率
注:①当混合使用普通砂和轻砂作细骨料时,宜取中间值,并按普通砂
和轻砂的混合比例进行插入计算;
②采用圆球型轻粗骨料时,宜取表中值下限,采用碎石型时,则取
上限。
6)当采用松散体积法设计配合比时,粗细骨料松散状态的总体积可按表7选用。
表7 粗细骨料总体积
2.配合比的计算与调整
配合比设计可采用松散体积法与绝对体积法
1)松散体积法是以给定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细骨料松散总体积为基础进行计算,然后按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依据进行校核,最后通过试验调整得出配合比。
2)绝对体积法是按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绝对体积为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积之和进行计算,然后通过试拌、调整得出配合比。
3)配合比的调整
计算得出的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配予以调整。
①以计算的混凝土配合比为基础,再选取与之相差±10%的相邻两个水泥用量,用水量不变,砂率相应适当增减,分别按三个配合比拌制混凝土拌合物。测定拌合物的稠度,调整用水量,以达到要求的稠度为止。
②按校正后的三个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配,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和振实湿表观密度,制作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块,每种配合比至少制做一组。
③标准养护28d后,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干表观密度,并以能达到混凝土配制强度和干表观密度同时水泥用量最小的配合比作为选定的配合比。
4)确定配合比
对选定配合比进行质量校正。以轻骨料混凝土的计算湿表观密度与拌合物的实测振实湿表观密度相比,得出校正系数。
将选定配合比中的各项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即得出最终的配合比。
3.现场施工质量检验
(1)对拌合物的检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①检查拌合物各组成材料的重量是否与配合比相符,同一配合比
每台班至少1次;
②检验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以及密度,每台班每一配合比至少一次。
(2)混凝土强度的检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①每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1次;
②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1次。
(3)混凝土干表观密度的检验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①连续生产的预制厂及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对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每月不少于4次;
②单项工程,每100m3混凝土至少1次,不足100m3者亦按100m3计算。混凝土干表观密度检验结果的平均值不应超过配合比设计值的±3%.
4.抗压强度评定方法同普通混凝土评定方法。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